草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草鸮 东方草鸮体长34至42公分,是台湾特有亚种。主要栖息在草生地的环境,但由于生存环境跟人为环境有极大的重叠,栖地可能常受到人为扰动,使得草鸮可能是目前台湾数量最少的猫头鹰。希腊文中“tyto”指“鸮”,“pithec”指“猿猴”,“ops”指“脸”,亚种名“pithecops”意为“猴面的”,所以东方草鸮又称为“猴面鹰”。[1][2]
外观特征
脸部扁平,脸盘灰白色,边缘有细黑纹连成的深色轮廓,形上宽下窄,似心型或[苹果]]剖面,眼晴的比例稍小。头顶、背面、翼上面大致为暗褐色,有不均匀的深浅变化,似树皮迷彩,其上密布细小白斑。尾上覆羽白色,飞羽有黑色横纹。腹面浅色,喉及胸部羽色略深,呈淡黄褐色,腹部、胫羽及翼下为米白色。腹面及翼下覆羽有许多深褐色系圆斑。尾羽浅褐色,有数道黑色窄横带。嘴喙稍长,米白色。头上无角羽,跗跖较长喙,跗跖上段被羽,下段裸足有刚毛,未成鸟的脸部及腹面羽色较深,为棕褐色。全身或部分具有短而柔软的羽毛,爪尖呈长钩状。[3]
其鸣叫声与蟋蟀鸣声极为类似,很容易被人忽略。[1]
分布
局限分布在浅山草生地、丘陵环境。广泛分布在澳洲、中国、印度、印尼、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越南、泰国、台湾等地。
习性
距离人类活动区域以及建筑物,平均约182公尺。它也是台湾有纪录的猫头鹰中,唯一会在地面筑巢繁殖的留鸟。白天通常隐藏在高草丛的地面休息,会用脚踩踏出一个类似洞穴的空间、躲藏其中,入夜之后才会出来觅食田野中捕食小型动物。[2][3]
濒临绝种
台湾平原地区草生地受人为开发影响,又因其在草地上筑巢,生存空间与人类重复,使得草鸮被野生动物保育法公告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粗估目前在台湾栖息的数目可能仅有300至500只[4][5]
参考来源
- ↑ 1.0 1.1 草鸮. 台湾猛禽研究会. 2014-09-16 (中文).
- ↑ 2.0 2.1 【浅山动物】东方草鸮 星空下的草原猎人.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2018-12-25 (中文).
- ↑ 3.0 3.1 草鸮. 台北市立动物园保育网 (中文).
- ↑ 林务局卫星追踪 揭开东方草鸮神秘行踪. 青年日报. 2017-12-26 (中文).
- ↑ 李安推荐影城预定地 在东方草鸮家. 台湾动物新闻网. 2016-10-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