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龍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龍士(1889-1990),江蘇省徐州府蕭縣人,原名品一,字翰雲,齋名墨趣齋、堂號百壽堂,早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南京藝術學院),是中國現當代傑出的書畫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蕭龍士與一代大家李可染李苦禪許麟廬情逾手足,書畫風格上承揚州八怪、吳昌碩齊白石,下啟江淮大寫意畫派。擅畫竹、梅、菊、松、蘭草、荷花、牡丹、雁來紅等題材,融南吳北齊畫風於一體,技藝精湛,畫風儒雅酣暢,質樸淳厚。

1924年(民國十三年),潘天壽初見蕭龍士作品,極為讚譽,稱為"江北第一畫家"。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蕭龍士與劉惠民、許彥達、范慈仁、劉光輝結為桃園五友。1950年,蕭龍士第三次去北京,正式拜齊白石為師。大師親刻"龍士"印章贈作紀念。1951年5月,參加了全國舉辦的《抗美援朝義賣畫展》,蕭龍士作品被選三十幅。

先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分會名譽主席、安徽省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民盟盟員、省文史館館員、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常委。著有畫集《蕭龍士畫集》《蕭龍士蕙蘭冊》《蕭龍士百壽畫集》《蕭龍士百壽紀念集》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蕭龍士

外文名稱 Xiao long shi

別名 蕭品一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徐州府蕭縣

出生日期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逝世日期 1990年10月17日

職業 書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

畢業院校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南京藝術學院)

主要成就 安徽省第一屆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安徽省美協副主席、名譽主席

代表作品 《蘭香四射》,《香遠益清》,《經霜益艷》等

人物生平

啟蒙教育

1889年5月16日(清光緒十五年),蕭龍士出生於江蘇徐州府蕭縣蕭場村,原名蕭品一。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入村塾啟蒙。課餘,常用紙蒙在課本上描繪插圖,也愛畫野花、飛鳥。祖父見愛,借來畫譜,供其臨摹。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讀書奮發,自書春聯:"雲過琴書潤,春來翰墨香。"遂自號翰雲。

1904年(光緒三十年),考入蕭縣縣城高等小學堂讀書。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考入蕭縣師範講習所。

1908年2月(光緒三十四年),在蕭縣師範講習所畢業。3月,回籍在劉套籌辦小學。

1910年(光緒三十六年),被聘為蕭縣師範講習所教師。

1913年(民國二年)春,考入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徐州)講習科。

1918年(民國七年),調任蕭縣教育局教育委員。

1921年(民國十年)年,在徐州苗聚伍家和李可染相識,互相觀摹作品,頗為投機,此後常有往來。

早期習畫

1923年(民國十二年),經李可染介紹,入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學校,插班二年級。

1924年(民國十三年),潘天壽初見他作品,極為讚譽,稱為"江北第一畫家"。業師諸聞韻常約他登吳昌碩府上求教。

1925年(民國十四年),在美專畢業,劉海粟校長致詞,蔡元培到會祝賀。業師許醉侯和吳昌碩在他的畫作上題詞。

任教生涯

1926年(民國十五年),在徐州參加歐亞藝術研究會,並在浙江會館與趙松子、王繼述聯合舉辦畫展。與王繼述、閻泳百、王子云、李可染等共創徐州美術學校。蕭品一易名為蕭龍士。

1927年(民國十六年),在徐州快哉亭舉辦個人畫展。展畫百件,歷時三日。

1929年(民國十八年),蕭龍士以得意佳作一百又六件,在雲龍山放鶴亭義展義賣,三日售完,得款全部捐獻,賑濟徐州災民。

1930年(民國十九年),在上海晤杭州國立藝專校長林風眠,林校長譽蕭龍士之畫為"藝界之光"。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蕭龍士《蘭草》一幅,被送參加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展出,並刊入畫冊。先後在徐州藝術專科學校,銅山中學教美術。

1935(民國二十四年)年,蕭龍士與劉惠民、許彥達、范慈仁、劉光輝結為桃園五友。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4月,參加《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赴南京參加美展開幕式,拜見了于右任、葉恭綽、黃賓虹、沈尹默等名家。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蘇豫皖邊成立國立二十一中,蕭龍士應聘為美術教師。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先後任蕭縣流動中學和永城縣中學美術教師。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在徐州與鄭培心、李可染,佟蘇丹、王祥甫、王寄舟等組織中原藝社。參加藝社活動的還有胡敘之、張之仁、卓啟俊等人。在南京舉辦畫展,著名畫家陳之佛、張書旗、傅抱石聯名評介。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蕭龍士在鎮江慈幼院舉辦畫展,以義賣資助慈幼院。家鄉連年水旱災害,蕭龍士將黃河故道大堤以南土地二百餘畝,全部獻出濟貧。

拜師交友

1949年春,蕭龍士攜畫友劉惠民,甥鄭正去北京,經李可染引見,拜謁齊白石大師。

1950年,蕭龍士第三次去北京,正式拜齊白石為師。大師親刻"龍士"印章贈作紀念。

1951年5月,參加了全國舉辦的《抗美援朝義賣畫展》,蕭龍士作品被選三十幅。

1952年12月,當選為安徽省第一屆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1955年,蕭龍士被聘為安徽省文史館館員。

1963年春節,在合肥與梅華、孔小瑜、申茂之、童雪鴻聯合舉辦五老畫展。12月,當選為安徽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5年,作品《蘭八哥》選送第四屆全國美術展覽展出。被推選為《安徽省書法篆刻研究會》理事會副會長。

晚年時期

1978年5月,學生60餘人,在合肥逍遙津公園為蕭龍士祝賀九十大 蕭龍士與李可染、陳雲程在上海 蕭龍士與李可染、陳雲程在上海 壽,並展出蕭龍士得意之作四十餘件。劉海粟、關山月、秦愕生、王肇民、王子云、李可染、李苦禪、許麟廬發來祝賀作品。徐州報發表記者董堯的文章《九十高齡當奮發》。

1979年,蕭龍士分別被選為安徽省四屆人大代表和政協常委。10月,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代表大會。

1981年春,蕭龍士在合肥舉辦畫展,經孫長林介紹,結識山東省美協主席於希寧、山水畫家黑伯龍。蕭龍士與外甥鄭正聯合在濟南舉辦畫展。10月5日,劉海粟八上黃山之後來到合肥,蕭龍士執禮恭謹,令陪行人員肅然起敬。

1983年5月16日,為慶祝蕭龍士95大壽,從藝80周年,中國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員會、美協安徽分會,安徽省書畫院、安徽省文史館、合肥市工人文化宮等五單位在合肥市舉行蕭龍士從藝80年茶話會。8月30日,《徐州日報》以題為《年高藝精,香遠益清》載文,簡介蕭龍士藝術生涯。

1984年7月20日,北京成立齊白石藝術開發交流中心。蕭龍士被推選為藝術指導委員會副主席。被聘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顧問。

1985年,和三位離休老同志黎光祖、蔣德功、張學祥一道組建松風竹雨社。

1986年4月,安徽省政協成立慶祝"蕭龍士百歲壽辰籌備組織"。

1987年元月,蕭縣教育局向蕭龍士頒發"教育獎學金基金會理事長"證書。

1990年10月17日,於合肥逝世,享年100歲。[1]

繪畫風格

特點

蕭龍士擅畫竹、梅、菊、松、蘭草、荷花、

作品

牡丹、雁來紅等題材,以蘭、荷過人,兼攻山水人物。畫風融南吳北齊畫風於一體,技藝精湛,畫風儒雅酣暢,質樸淳厚,沉雄老辣;嘗題"握筆應書民心愿,凝神當思國前程"的書作以表達其情懷。

蕭龍士荷花小品,筆墨至上、形神兼備,枯濕濃淡、蒼韻鮮活,筆簡意賅、趣味無窮。蘭花點線交融、穿插有致、濃淡相宜。以書畫及題款來抒發自己與人無爭、與世無求,不慕榮利的崇高情懷。

在荷花圖上題道:"出生於污泥,豈有不染塵,葉新花更紅,貴在常潔身。"在蘭畫上寫道:"深山一小草,淡泊而妖嬈,能增山色美,不似牡丹嬌。"這些都是他完美內心世界的獨白和高尚情操的形象化。[9]

主張

蕭龍士一生致力於大寫意花鳥,作畫用墨尤為厚重,主張無論字和畫,都要厚重,只有厚重的功力才有厚重的筆墨。字畫沒有分量就沒有看頭,作畫主張形是外在的,神是內含的,形和神是對立的,更是統一的。一件繪畫作品,形是神的基礎,有其形,才能傳其神;神是形的主宰,有其神,形才獲得了生命。故有形有神,形神兼備,才稱得上一件好的藝術品。畫荷葉主張當以潑墨、破墨、積墨三法為之,方可力透紙背、香遠益清。

提出用筆用墨"十不":"重而不濁,淡而不薄,簡而不略,草而不率,輕而不浮,艷而不俗,媚而不妖,黑而不惡,粗而不霸,細而不弱"。

"畫家愛山情滿于山,愛水情滿於水,愛蘭情滿於蘭,愛荷情滿於荷,他愛的東西充滿真情,他畫出來的東西才能感人。如果他自己都無動於衷,他的作品如何能打動別人呢?"[2]

主要成就

書畫藝術

蕭龍士是集花鳥、人物、山水畫於一身的多能畫家,是詩歌、書法與繪畫理論諸方面都有深厚功力的藝術家。是中國現當代傑出的書畫藝術家,被後人尊稱為"安徽八老"。其大寫意繪畫藝術是對吳昌碩、齊白石大寫意的繼承與發展,為大寫意繪畫史增添了承前啟後濃墨重彩的一筆,並在此基礎上開啟和創辦了在中國畫壇上具有一點的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江淮大寫意畫派"。並挾新安畫派在中國畫史上有巨大影響。《安徽畫報》、《江蘇畫刊》、香港《文匯報》等報紙畫刊均辟專欄介紹其藝術事跡。[3]

美術教育

蕭龍士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期間多致力於美術教育事業,當過小學校長、美術教師。是當代傑出的美術教育家,培育了數以千計的弟子、門生,他教學生學畫,首先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標準。他本人身體力行,一生不為名利,談博利祿。在其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生命歷程中,傾注了畢生心力為人、為師、為藝,為後人留下累累藝術碩果,贏得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遍及全國各地有的已是卓然成名,如鄭震、劉惠民、郭公達、丁培生、王少石、鄭正、薛志耘、歐陽龍等。他們從蕭龍士手中接過傳統而富有創造性的畫筆,自己攀登藝術的高峰,繼承和發展"江淮大寫意畫"的繪畫藝術。

個人作品

蕭龍士其一生的畫作達3萬多幅,代表作品有《蘭草》、《春蘭》、《蘭八哥》、《乞丐圖》、《蘭竹圖》、《有根何處不發芽》、《墨荷圖》、《蘭香四射》、《皆大喜歡圖》、《白梅》、《蘭石芭蕉圖》、《春梅圖》、《雄雞唱曉圖》、《香遠益清》、《經霜益艷》、《碧天垂影》、《牧童圖》、《伯牙學琴圖》等 。[4]

畫集

代表畫集有《蕭龍士畫集》、《蕭龍士蕙蘭冊》、《蕭龍士百壽畫集》、《蕭龍士百壽紀念集》等行世 。

軼事典故

白石贊畫

1949年,蕭龍士當時在畫壇日漸成名,但強烈的求知慾又驅使他邁出新的步伐。已是花甲之年的蕭龍士,背起行李千里迢迢來北京拜見齊白石,在齊翁弟子李可染的介紹下,帶去幾幅作品請白石老人指教,白石老人看後連連稱道,並當場揮毫,在他的一幅《荷花》上題道:"此蕭龍士先生所做,未見其人,也未見其畫,國有此人而不知,深以為恥,想先生不曾遠遊也。"翌年冬天,齊白石正式收他為弟子。[4]

義展捐款

抗戰期間,蕭龍士以畫筆為武器,宣傳民眾,動員抗日,先後在徐州、南京、鎮江等地,舉辦書畫義展,將收入捐給抗日救亡工作。1951年,何香凝等著名人士發起"抗美援朝",籲請藝術家拍畫義賣,正在北京學習的蕭龍士毫不猶豫地拿出身邊所有的包括齊白石給他題款的珍品獻給義展。

解放初,剛剛經歷淮海戰役的蕭縣人民又遇上大水災,蕭龍士先生又盡出多年的收藏在徐州進行義展,將其收入全部捐獻給政府救濟受災人民。[4]

人物評價

劉海粟:比其人其畫,為花中蘭蕙,有古君子之風,令人肅然起敬。[12]

潘天壽:論年齡龍士為我兄長,論意志,我不如龍士,慚愧!江北第一畫家。[5]

林風眠:蕭龍士之畫,為"藝界之光"。[8]

齊白石:龍士畫荷,吾不如也。[6]

馮其庸:蕭龍士先生的畫,其用筆之蒼潤。構圖之超奇,即使置之於"八怪"之中,亦不多讓。吾曰:蕭老,畫師也,人師也。[8]

劉海粟:龍士之畫,鐵線紛披、遒舉更勝昔年,墨韻四溢,張吾素壁,覺其須髯飛動,香風四盪於几案間。[8]

晚清民國時期藝術大師吳昌碩:人為多愁少年老,花本無愁老少年,翰雲學弟畫甚工,將有大成定無疑。[9]

安徽美術家協會主席賴少其:蕭龍士先生善畫幽蘭,其蘭翩翩有君子之風,千姿百態,嫵媚多嬌,使人肅然起敬,我們敬重蕭龍士先生,不僅因為他年高藝精,還因為他品德高尚,為人謙虛自約,處事豁達大度,待人和藹可親,人們常說,畫品則如人品,誠然![8]

許麟廬:雄渾瀟灑,有花香欲活之態。[7]

黎光祖:蕭龍士先生乃聲名遠播、德藝壽三高之大師也,先生之德如日月經天,為人所共仰。[8]

李苦禪:龍士哥畫蘭,老辣紛披,可稱全國第一,當代無人可比![8]

陳之佛、傅抱石、張書旗聯名評價:先生精研六法,平素潛心苦志,悉心研摩,故下筆落墨,輒饒奇趣。蘭石灑脫有致,尤以墨荷數幀,神姿颯爽,筆力偉健,大有八大風格。[9]

人物紀念

1989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為蕭龍士拍攝紀錄片《畫壇壽星》。[10]

藝術館

在蕭縣、徐州、宿州分別建有蕭龍士藝術陳列館、 蕭龍士藝術館。1998年9月,蕭龍士藝術館建成。坐落於徐州市富國街中心地段蕭老舊居原址之上,由張雲生、張紹俊、歐陽龍等同志倡導、徐州市人民政府委託鼓樓區人民政府籌建,以展示蕭龍士在書畫藝術上的輝煌成就,在人格方面的崇高品德。

該館分設展廳和接待室兩部分,採取分體活動隔離結構,以儘量滿足展示需要,格局典雅。由著名畫家許麟廬蕭龍士所書的"蕭龍士藝術館"門匾,增添了幾分古樸莊重。蕭龍士後輩遵從蕭龍士愛國愛鄉的遺願,捐贈蕭龍士書畫佳作65件,劉海粟、許麟廬等師友作品28件,及蕭龍士生前所用的部分實物同時在館內陳列。[11]

畫集

2012年7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蕭龍士》(大紅袍)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蕭龍士》畫集搜集作品八百餘幅,從中篩選180幅出版。作品以花鳥為主,雜以山水、人物和書法,集中展現了蕭龍士從風華初現到耄耋終老,長達90年的藝術生涯,系統介紹了他的丹青追求和藝術成就。8月16日,在合肥舉行了首發式。[12]

蕭龍士墓

蕭龍士墓在安徽合肥大蜀山風景區,大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