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游蛇
虎斑游蛇虎斑頸槽蛇(虎斑游蛇),游蛇科,頸槽蛇屬。俗稱為野雞脖子等。由於虎斑頸槽蛇的特殊習性,常出沒於農村糞圏廁所,也被人們認為是蛇類中比較不衛生的一種。
中文學名 |
虎斑頸槽蛇 |
綱 |
爬行綱 Reptilia |
拉丁學名 |
Rhabdophis tigrinus |
目 |
有鱗目 Squamata |
別 稱 |
虎斑游蛇、野雞項、雉雞脖、竹竿青、雞冠蛇,野雞脖子 |
亞 目 |
蛇亞目 Serpentes |
二名法 |
Rhabdophis tigrinus(Boie,1826) |
屬 |
頸槽蛇屬 |
界 |
動物界 |
種 |
虎斑頸槽蛇 R. tigrinus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分布區域 |
日本,朝鮮,俄羅斯,中國大陸,台灣島 |
目錄
外形特徵
體長約0.8米左右。體重一般為200~400克。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為淡黃綠色。下唇和頸側為白色。
體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體前段兩側有粗大的黑色與桔紅色斑塊相間排列,枕部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八」形斑。虎斑頸槽蛇是我國學術界廣泛爭議的一種蛇類,由於性格溫順,很多學者都認為它是無毒性的蛇類。其實它是毒蛇(過敏體質有中毒死亡先例,在日本被歸為毒蛇)但性格溫順。
全長80cm左右。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軀幹前兩側有粗大的黑色斑塊,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淡黃綠色。頸背正中有一明顯淺槽。眶前鱗2,眶後鱗3.4,顳鱗1(2)+2(1),上唇鱗多為2~2~3式,背鱗19~19~17(15)行,全部具棱或最外行平滑,腹鱗146~160,肛鱗2分,尾下鱗51~74對。 [1]
生長繁殖
生活習性
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魚為食,也吃昆蟲、鳥類、鼠類。
廣泛分布全國各地,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重慶、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均有分布。北京各區縣均有分布。
毒性
虎斑頸槽蛇的毒液量很低,平均毒量11.8mg,毒液成分主要是金屬蛋白酶類凝血酶等。但靜脈毒性很強,靜脈LD50高達0.265mg/kg,超過絕大多數蝰科毒,08年我國已把它列為毒蛇。
由於是後溝毒牙,導致注毒困難,實際注入毒液時其毒液輸送系統還會有浪費的,所以大多數人被虎斑咬傷症狀較輕。[2]
虎斑頸槽蛇在日本有幾起咬傷致死病例。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全國各地,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重慶、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均有分布。北京各區縣均有分布。
毒性
虎斑頸槽蛇的毒液量很低,平均毒量11.8mg,毒液成分主要是金屬蛋白酶類凝血酶等。但靜脈毒性很強,靜脈LD50高達0.265mg/kg,超過絕大多數蝰科毒,08年我國已把它列為毒蛇。
由於是後溝毒牙,導致注毒困難,實際注入毒液時其毒液輸送系統還會有浪費的,所以大多數人被虎斑咬傷症狀較輕。
虎斑頸槽蛇在日本有幾起咬傷致死病例。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3]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4]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5]
鑑別特徵
體形中等,全長800毫米左右。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軀幹前兩側有粗大的黑色斑塊。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淡黃綠色。頸背正中有一明顯淺槽,沿頂鱗後脊兩側有12對頸腺。
視頻
;
參考文獻
- ↑ [方家選,楊志欣,梁新武 主編.南陽中草藥名典:三秦出版社,2004:第824頁]
- ↑ | .國家林業局 ,引用日期2016-06-15
- ↑ | .國家林業局 ,引用日期2016-06-15
- ↑ | .豆丁網,引用日期2016-06-15
- ↑ | .豆丁網,引用日期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