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螟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螟虫
来自佰佰的图片
螟虫

中文名称 :螟虫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螟蛾科

螟虫,是稻的害虫,属鳞翅目。螟虫就是磷翅目有喙亚目 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中国的常见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水稻的历史性大害虫。

概述

昆虫,种类很多,主要侵害水稻,也侵害高粱、玉米、甘蔗等。是中国南方主要害虫之一。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史记·龟策列传》:"螟虫岁生,五谷不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黄帝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宋苏轼《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疠,驱攘螟虫。"[1]

地域分布

在中国,三化螟主要分布在北纬37°~38°以南各稻区;二化螟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三化螟单食性,只为害水稻;其他4种还为害茭白、甘蔗、高粱、玉米、粟和小麦;大螟还取食芭蕉椰子。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均1年发生2~7代;各螟虫的发生代数有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种群分布

大螟 分布于辽宁以南;台湾稻螟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褐边螟 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和福建部分地区。褐边螟 在华中稻区1年4代。台湾稻螟 在广州附近1年4~5代。

生活习性

和水稻螟虫的生活习性有些是相似的,如螟蛾都是白天隐伏在禾丛间或草丛间,夜出活动;并有趋光性和趋向嫩绿稻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水稻生育期不一致的情况下,则以处于分蘖和孕育期的产卵较多;刚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叫蚁螟,都钻食稻心;幼虫老熟后,多躲在稻株下部化蛹。

生态特征

辨认显著特征:成虫2对翅,翅脉简单,身体、翅和附肢均布满鳞片。共有88科,20余万种。为鳞翅目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记载约1万种,中国已知l000余种,许多种类为农业上的重要害虫。成虫小形至中等大小,身体细长,脆弱,腹部末端尖削。有单眼,触角细长,下唇须伸出很长,如同鸟喙。足通常细长。前翅呈长三角形,R3与R4有时还有Rs在基部共柄,第l臀脉消失。后翅Sc十Rl有一段在中室外与Rs愈合或接近;Ml与M2基部远离,各出自中室上角和下角。 幼虫体细长,前胸气门前片有2根毛,趾钩单序或三序,缺环式,少数水栖幼虫趾钩为单序环式。重要种类如玉米螟[Ostrimiafurnacalis(Cuenee)]、稻纵卷叶螟、桃蛀螟、豇豆野螟等。[2]

常见种类

稻螟虫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种类较多。中国主要有螟蛾科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台湾稻螟(Chiloauricilius)和夜蛾科的大螟(螟夜蛾)(Sesamiainferens)等。幼虫可蛀入水稻茎杆中咬食、切断养分、水分的运输,形成枯心苗、枯孕穗或白穗。幼虫多在稻茬中越冬。 水稻螟虫俗名钻心虫,在南方各省发生普遍,危害大的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化螟原危害晚稻造成白穗和钻心严重,80年代以来已明显减弱;二化螟原主要危害早稻造成枯鞘,枯心严重;大螟原危害一季晚稻造成枯心较重。大面积种植杂交稻后,二化螟,大化螟发生量现有上升和加重危害的趋势。

甘蔗螟虫

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苗期由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15%,低者2%-5%,高者可达20%-40%,减少甘蔗单位面积的有效茎。甘蔗拔节后,幼虫钻蛀蔗节,造成螟蛀节,一般为5%-10%,高者达20%-30%。甘蔗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0.067ha损失约0.25-0.5t。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和白螟等五种。

草地螟

学名LoxostegesticticalisLinnaeus鳞翅目,螟娥科。别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网锥额蚜螟。分布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甘肃、青海、河北、山西、陕西、江苏等省。寄主甜菜、大豆、向日葵、亚麻、高粱、豌豆、扁豆、瓜类、甘蓝、马铃薯茴香胡萝卜、葱、洋葱、玉米等。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也为害花和幼英。草地螟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此螟第3个为害周期已到来,现已进入大发生期,1996年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之后,1997年再度暴发成灾。第一代发生面积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区受害比较重。据中国农技中心和各省站及有关区域站监测,一代成虫在内蒙古、山西及河北等地已进入盛发阶段,一些地方必将发生第二代幼虫。

发生时期

一代螟虫仍以二代螟虫发生期比提早5-12天,属特早发年,发生量将达甲偏重至大发生,对早稻威胁严重,但地区间差异较大。主要依据如下:

  • ⒈冬后虫口密度基数偏高
  • ⒉发生期提早
  • ⒊田间受虫量大

一代螟虫发生期早,发生量大、蛾蜂多,大螟上升,虫情苗情相吻合,5月份天气对螟虫无明显不利影响,因此水稻一代螟虫存在严重发生态势。

发生条件

  • 1.气候,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自然条件,除直接影响稻螟的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外,同时影响水稻发育及天敌的活动等,从而对稻螟产生间接影响。特别明显的是春季温度回升快,稻螟发生期提前;越冬幼虫临近化蛹期间雨水多的年份,自然死亡率较高。
  • 2.栽培条件水稻的分蘖期,孕穗到抽穗期,特别是孕穗末到抽穗初期,是水稻最易遭受螟害的危险生育期。凡是螟卵盛卵期与水稻危险生育期相吻合,螟虫发生危害就严重;反之则相反。凡栽培制度复杂,混栽程度高,品种迟早不一,稻螟食料丰富,有利于其生育及繁殖,发生量较大,危害重。
  • 3.天敌稻螟的天敌很多,卵期有赤眼蜂黑卵蜂,啮小蜂的寄生;幼虫的天敌属寄生性的有小茧蜂,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等;有的也捕食成虫,对螟虫有很大的抑制作用。[3]

相关视频

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