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蟾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蟾酥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經加工乾燥而成。多在夏、秋二季捕捉,捕得蟾蜍後,將體表洗淨、晾乾,擠取耳後腺及皮膚腺的白色漿液,盛于瓷器內,(忌與鐵器接觸,否則易變黑色)并立即用銅篩濾淨泥土及雜質,塗于玻璃板、竹籌上或刮入園形的模型中,曬乾貯存。用時以碎塊置酒或鮮牛奶中溶化,然後風乾或曬乾,研細,入丸、散。

动物形态

体长约10厘米,粗壮,头宽大于长,吻圆,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前肢长而粗壮,后肢短,左右跟部不相遇。皮肤极粗糙,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体背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腹面庞大肤色随季节变化,且雌雄不同,前者色淡,后者黑绿色(生殖季节)。腹面有棕色细花纹。无声囊。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紫黑色或黄褐色,表面多光滑,断面角质状,有胶质光泽,气微腥,味麻辣,粉末易使人作嚏。新断面遇水易泛出白色乳浊液。其中,呈薄片状者为“片酥”,呈圆饼状者为“饼酥”,呈橡棋子状者为“棋子酥”。[1]

產地

穴居于泥土中或栖息于石下及草丛中,中國大陸大部分的地區都有分佈,主產於河北山東四川湖南江蘇浙江等地。

性味

辛,温;有毒。[2]

歸經

经。[3]

功效

解毒消腫止痛,闢穢濁。

臨床應用

1.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症。 蟾酥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用於癰疽瘡腫、咽喉腫痛,常配合腐香牛黃等制成丸劑內服。

2.用於暑天飲食不潔、吐瀉腹痛等症。蟾酥功能闢穢濁,故對暑天感受穢惡導致的吐瀉腹痛,常與茅朮雄黃麝香等制成丸劑應用。[4]

參考文獻

  1. 蟾酥,中藥查詢
  2. 蟾酥,中醫百科
  3. 蟾酥,中醫世家
  4. 蟾酥,中醫醫典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