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皮膚腺
圖片來自搜狐網

皮膚腺(pifuxian)由上皮細胞形成的腺體。種類很多,功能也各有不同。如高等動物的汗腺、皮脂腺、臭腺和低等動物的蛻皮腺、殼腺等均屬皮膚腺。[1]

皮膚腺 dermal gland,cutaneous gland 指開口於表皮的腺體而言。脊椎動物中魚類、兩棲類、哺乳類相當發達,爬行類、鳥類缺乏。魚類有單細胞性和多細胞性粘液腺,分泌粘液。一部分有與鰭棘有關的毒腺,深海魚的發光腺有的也屬於皮膚腺,兩棲類以上的皮膚腺為多細胞腺,而兩棲類有粘液腺和顆粒腺,前者較小,分布於全體表,後者也稱毒腺,形大,位於局部。爬行類蜥蜴的後肢有稱股孔的腺狀結構,在鳥類有尾脂腺。哺乳類除汗腺、大汗腺、皮脂腺外,有汗腺變形物的乳腺,尤其是雌性相當發達。無脊椎動物也有脫皮腺和其它種種皮膚腺。

目錄

解釋

為單分支泡狀腺或復泡狀腺,起源於毛囊的外根鞘,陷入真皮內,位於毛囊和豎毛肌之間,外有結締組織包裹,由分泌部和導管部組成。分泌部膨大成泡狀,外圍的腺細胞小呈矮立方狀,胞核圓或橢圓形,細胞界限分明。近中央部的腺細胞呈不規則多邊形或近似圓形,胞核變小並退化,細胞界限不清,胞質中充滿脂滴,最後細胞解體變成皮脂排出。外圍的腺細胞有增殖能力,可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以補充因分泌而喪失的細胞。導管很短,管徑狹小,襯以復層扁平上皮,在有毛的皮膚,導管直接通入毛囊頸部,在無毛的皮膚,則直接開口於皮膚表面。馬的皮脂腺發達。[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