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状元 |
---|
明代王琼之进士服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中文名称 |
正体 进士 |
简体 进士 |
注音符号 ㄐㄧㄣˋ ㄕˋ |
日文名称 |
日文汉字 进士 |
假名 しんし |
罗马字 Shinshi |
韩文名称 |
韩文 진사 |
韩文汉字 进士 |
文观部式 jin sa |
马赖式 jin sa |
越南文名称 |
国语字 Hoàng giáp ‧ Tiến sĩ |
汉喃文 黄甲 ‧ 进士 |
满语名称 |
满文 ᡩᠣᠰᡳᡴᠠᠰᡳ |
穆麟德转写 dosikasi |
进士原是科举的科目之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到了元朝以后,惟存进士一科,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历史沿革
科举起于隋代
隋、唐时,进士科和明经科都算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武后为了与唐朝宗室、善考明经的士族抗衡,特别重视进士科的地位,以选拔贤才。唐武宗下诏,凡进士及第者称为“衣冠户”,其家享受轻税免役之权,成为一种殊荣[1]。宋真宗时,尚有衣冠户之名[2],后来由“官户”所取代。[3]
唐朝科举,进士科最难,明经科较易,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4]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因为明经科较易,而五十岁登困难的进士第,已经很年轻了。一般进士百人中取一二人,明经十人中取一二人[5]。韩愈称进士考试,到最后录取时,“有终身不得与者焉”,一旦得第时,“班白之老半焉”[6]。依据清徐松《登科记考》记载,孟郊于贞元十二年(西元796年)登进士第,时四十六岁。从他的〈登科后〉一诗来看,登科的喜事几乎把几十年为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 [7]
考取进士非易
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8],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9]。
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10]。因此凡是应进士举的人,常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希望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名誉,甚至推荐给主考官,这就是“温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知己”。在唐朝,进士及第后,要到吏部进行关试,才能得到官职。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有一名考生张元因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宋仅留进士一科取士
宋朝的科举制度,一开始,也分为进士、明经、诸科等。直到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改革,废明经、诸科,只用进士一科取士。
元朝正式仅存进士一科。明朝、清朝继承,亦只有进士一科取士。自此,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三甲(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民间对各类名次的进士习惯皆以“状元郎”称呼之。
日本
日本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唐代制度,由式部省实行的次于秀才、明经的第三等官吏考试制度,亦称进士试。 因为比秀才叙位低,问题又难,所以考进士的人并不多。平安时代贞观年间废除进士制度,后遂成为汉文考试选拔纪传道学生文章生的别称。
参考文献
- ↑ 《文苑英华》卷429《会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文》
-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5天禧四年(1020年)正月辛未
- ↑ 《宋史》卷377《王庠传》
- ↑ 《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进士科“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 ↑ 《通典》卷15《选举三》:“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 ↑ 《全唐文》卷555,《赠张童子序》
- ↑ 李建昆、邱燮友 等 著:〈序 Template:Wayback〉,《孟郊诗集校注》上下册。国立编译馆中华学术著作委员会 主编,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1997年10月。
- ↑ 傅璿琮《唐代科举与文学.序》中指出:“唐代进士科所取的人数,前后期有所不同,但大致在三十人左右。”
- ↑ 《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条
- ↑ 《唐摭言》卷八,“通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