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郝誉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郝誉翔 照片来自  小日子

郝誉翔   (生日:1969年10月21日-),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与台湾文化研究所教授,曾任国立中正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副教授与教授,为台湾小说家。

郝誉翔的外祖父母来自于澎湖,父亲来自于山东,他们一是在30年代中叶,一是在1949年,先后去到台湾高雄,严格说来,他们都是这座小岛上的新移民,但他们并未就此在一个定点上安居过。郝誉翔的成长岁月就在岛上由南到北,在一座座公寓的水泥盒子中穿梭度过。 出生不到几个月,父母亲就离异,而同母异父的姊姊们,不是逃家,就是寄住在别处,家中的的成员甚至不曾真正吃过一次团圆的年夜饭。郝誉翔在新书《温泉洗去我们的忧伤》(九歌)追忆过去,她痛恨教科书上一再复制出来的刻板印象: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报,母亲在厨房忙煮饭,爷爷在阳台上浇花的假象。当她年纪渐长也逐渐发觉,这破碎的家庭关系,带给她生命沉重的负担。 2005年父亲自杀骤然留下突兀的句点,于是那个一直蹲在公寓角落等待父爱六岁的小女孩携著36岁的作者一同入景(Mise-en-scene),搭上平快车从高雄到台北,然后大陆、越南来一趟大旅行,从出生到四十岁,追忆父系的逝水年华,母系的迁徙流离,交混出纠缠、错综的迷宫,同时挖索六岁女孩无止尽等待的图像。[1]

著有小说集《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初恋安妮》、《逆旅》、《洗》;散文集《衣柜里的秘密旅行》;电影剧本《松鼠自杀事件》;学术论著《情欲世纪末──当代台湾女性小说论》、《傩:中国仪式剧场之研究》、《目连戏中庶民文化之研究》;编有《当代台湾文学教程:小说读本》等。曾获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时报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华航旅行文学奖、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等。《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获中国时报开卷2005年十大好书。电影剧本《松鼠自杀事件》;学术论著《大虚构时代——当代台湾文学论》、《情欲世纪末──当代台湾女性小说论》。[2] 2017年出版新书《和你直到天涯海角》[3],给女儿的深情告白。《和你直到天涯海角》首度以母亲身分,书写与女儿旅行多个国家的经历。[4] 文学风格: 郝誉翔创作文类以小说为主,兼有论述、散文及剧本。小说题材涵盖层面广泛,擅长以细腻的笔触书写情色主题与自我的挖掘,常围绕在“命运”的关怀与叩问,透过人物自我检视,深入人生的无奈,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及画面经营,文字富有音乐性及节奏感。散文多为抽象的书写生活经验和感受,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呈现内心思想,近年来开始经营旅行文学,风格幽微深刻。 文学成就: 曾获中央日报文学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华航旅行文学奖、全国大专学生文学奖、优良电影剧本奖等奖项。[5]

视频

20180320带著孩子用旅行张望世界 主讲人:郝誉翔 - 作家、台北教育大学语文创作系教授

作家 郝誉翔:永不孤独的阅读时光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