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振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振中(1921年- ),河北束鹿人,中国近现代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1947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院农林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贵州省植保科技事业的先驱之一,贵州农学院植保系的创业者。他长期致力于农业害虫防治研究与实践,尤其在贵州农林昆虫区系和柑橘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他所倡导并力行的“教学、科研、生产、育人四合一”治学思想,促进了贵州农业教育的发展。

科学家(Scientist):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士[1]。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学家爱因斯坦,黑洞[2]之王霍金等。

学术贡献

深入生产第一线,为农业生产服务

郭振中自青年时代起就认为,高等农业院校教师不但应以教学为己任,还应急生产之需放眼未来,进行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1947年他毕业留校任教之后,在蒋书楠的热情支持和指导下,开始了贵州农林昆虫的调查研究。他曾亲手饲养观察过50余种昆虫。在50年代,他研究揭示了小地老虎、大黑鳃金龟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适时土面撒粉的防治措施。通过研究斜纹夜蛾为害甜菜的规律,总结出了卵盛孵起施药的防治方法。许多类似成果在大田生产中被广泛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他50-60年代积累下的所有珍贵科研资料未能及时作理论总结便毁于一旦。

70年代后期,贵州省一度大力推广双季稻。为解决双季稻植保问题,郭振中率队到黔东南榕江、从江等县实地考察,组织并参与双季稻害虫的防治研究。通过对双季稻稻飞虱在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发生为害规律的研究和多项大田防治试验,提出了在早稻分蘖期稻飞虱第一代大龄若虫发生盛期一次撒施毒土的措施。此法经济、简单、易行,为贵州山区农民广为接受。

80年代以来,郭振中除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仍坚持利用一切机会结合科研深入生产第一线,为农业生产服务。1990年10月,郭振中已届70高龄,在赴雷山县指导当地茶树病虫害防治期间,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和争取时间,与同行年轻教师一道连续3天冒着大雨深入茶园,亲自参与调查。雷山县万亩茶园留下了他刚毅的足迹。

解决贵州省柑橘等果树生产中的新问题

80年代中期,果树生产在贵州省迅速发展起来。果园这一特殊生态系统内的昆虫群落结构如何,益害制约关系如何,怎样缓和由单一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植保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为了解决贵州省柑橘等果树生产中的新问题,郭振中不顾古稀之年承担了贵州省“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柑橘蚧类、螨类及其天敌保护利用”和省科学基金项目“柑橘园昆虫群落结构研究”。他经常亲自联系协作单位,选择研究场地,有时还参与田间取样调查。两项目均于1991年按期完成。“柑橘园昆虫群落研究”应用近代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手段,首次系统地从理论上总结了贵州柑橘园生态类型以及不同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的特点,受到国内专家高度评价。

“柑橘蚧类、螨类及其天敌保护利用”基本摸清了全省范围内柑橘蚧类螨类种类和捕食性天敌种类以及分布状况,对天敌中的优势种二双斑唇瓢虫、红点唇瓢虫、深点食螨瓢虫、尼氏钝绥螨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作了较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并且从害虫综合治理的角度在省内不同类型的橘园做了保护利用途径的探索试验。他与助手一道首次提出了建立天敌营地植物系统的新概念。这一理论已在橘园害虫综合治理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

视频

郭振中 相关视频

世界名人史: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平凡的一生!
昆虫学家低碳出行寻未知!探秘人类未知的昆虫活化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