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距玉凤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距玉凤花

中文名:长距玉凤花

学名: Habenaria davidii Franch.

门纲: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

目科:微子目、兰科

属: 玉凤花属

长距玉凤花兰科玉凤花属[注 1]植物,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属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高达70厘米。块茎长圆形,肉质。叶互生,5-7枚,披针形[注 2]或长圆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6-8月开花,总状花序具4-12朵较疏散的花,长8-20厘米,花大,块茎药用,有壮腰、补肾之效。[1][2]

形态特征

植株高65-75厘米,干后变成黑色。块茎肉质,长圆形,长2-5厘米,直径0.8-1.5厘米。茎粗壮,直立,圆柱形,直径4-6毫米,具5-7枚叶。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总状花序具4-15朵花,长4-21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达4.5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渐尖,下部的长于子房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2.5-3.5厘米;花大,绿白色或白色;萼片淡绿色或白色,边缘具缘毛,中萼片长圆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1.5-1.8毫米,宽6-7毫米,先端钝,具5脉;侧萼片反折,斜卵状披针形,长1.7-2厘米,宽6-8毫米,先端渐尖,具5-7脉;花瓣白色,直立,斜披针形,近镰状,不裂,外侧边缘不臌出,长1.4-1.7厘米,宽3-4毫米,先端近急尖,具3-5脉,边缘具缘毛,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白色或淡黄色,长2.5-3厘米,基部不裂,在基部以上3深裂,裂片具缘毛;中裂片线形,长20-25毫米,先端急尖,与侧裂片近等长;侧裂片线形,外侧边缘为蓖齿状深裂,细裂片7-10条,丝状;距细圆筒状,下垂,长4.5-6.5厘米,稍弯曲,末端稍膨大而钝,较子房长,甚至超出近1倍;花药直立;药隔顶部截平,宽4毫米,药室叉开,伸长;花粉团狭椭圆形,长4毫米,具线形、长5毫米且向上弯的柄和粘盘,粘盘小,近圆形;柱头的突起物细长,棒状,长5毫米,约与药室等长,前部镰状膨大,且向上弯曲;退化雄蕊小,长椭圆形。花期6-8月。[3]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32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或草地。

分布范围

产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至南部。

采收储藏

10月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用途:块茎药用,有壮腰、补肾之效。

注释

  1. “玉凤花属”:玉凤花属是兰科下的一属植物,约600种,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中国现知有55种,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均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其以南,以西南部,特别是横断山脉地区为多。
  2. “披针形”:披针形是披针形性叶的简称,身的长为宽的4-5倍,中部以下最宽,上部渐狭,如此形状的叶称为披针形叶。披针形叶是高等植物中常见的叶形,随植物种类和生境的不同变异很大,又有倒披针形,卵状披针形,三角状披针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