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距玉鳳花

中文名:長距玉鳳花

學名: Habenaria davidii Franch.

門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目科:微子目、蘭科

屬: 玉鳳花屬

長距玉鳳花蘭科玉鳳花屬[註 1]植物,分布於西藏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屬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高達70厘米。塊莖長圓形,肉質。葉互生,5-7枚,披針形[註 2]或長圓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6-8月開花,總狀花序具4-12朵較疏散的花,長8-20厘米,花大,塊莖藥用,有壯腰、補腎之效。[1][2]

目錄

形態特徵

植株高65-75厘米,干後變成黑色。塊莖肉質,長圓形,長2-5厘米,直徑0.8-1.5厘米。莖粗壯,直立,圓柱形,直徑4-6毫米,具5-7枚葉。葉片卵形、卵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抱莖,向上逐漸變小。總狀花序具4-15朵花,長4-21厘米;花苞片披針形,長達4.5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漸尖,下部的長於子房子房圓柱形,扭轉,無毛,連花梗長2.5-3.5厘米;花大,綠白色或白色;萼片淡綠色或白色,邊緣具緣毛,中萼片長圓形,直立,凹陷呈舟狀,長1.5-1.8毫米,寬6-7毫米,先端鈍,具5脈;側萼片反折,斜卵狀披針形,長1.7-2厘米,寬6-8毫米,先端漸尖,具5-7脈;花瓣白色,直立,斜披針形,近鐮狀,不裂,外側邊緣不臌出,長1.4-1.7厘米,寬3-4毫米,先端近急尖,具3-5脈,邊緣具緣毛,與中萼片靠合呈兜狀;唇瓣白色或淡黃色,長2.5-3厘米,基部不裂,在基部以上3深裂,裂片具緣毛;中裂片線形,長20-25毫米,先端急尖,與側裂片近等長;側裂片線形,外側邊緣為蓖齒狀深裂,細裂片7-10條,絲狀;距細圓筒狀,下垂,長4.5-6.5厘米,稍彎曲,末端稍膨大而鈍,較子房長,甚至超出近1倍;花葯直立;藥隔頂部截平,寬4毫米,藥室叉開,伸長;花粉團狹橢圓形,長4毫米,具線形、長5毫米且向上彎的柄和粘盤,粘盤小,近圓形;柱頭的突起物細長,棒狀,長5毫米,約與藥室等長,前部鐮狀膨大,且向上彎曲;退化雄蕊小,長橢圓形。花期6-8月。[3]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32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下或草地。

分布範圍

產於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北部、西藏東部至南部。

採收儲藏

10月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用途:塊莖藥用,有壯腰、補腎之效。

注釋

  1. 「玉鳳花屬」:玉鳳花屬是蘭科下的一屬植物,約600種,分布於全球熱帶、亞熱帶至溫帶地區。中國現知有55種,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均產,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其以南,以西南部,特別是橫斷山脈地區為多。
  2. 「披針形」:披針形是披針形性葉的簡稱,身的長為寬的4-5倍,中部以下最寬,上部漸狹,如此形狀的葉稱為披針形葉。披針形葉是高等植物中常見的葉形,隨植物種類和生境的不同變異很大,又有倒披針形,卵狀披針形,三角狀披針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