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里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里河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是國有大型二檔森工企業阿里河林業局駐地,鄂倫春自治旗人民政府駐地,地處鄂倫春自治旗北部,東與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加格達奇區為鄰,南與烏魯布鐵鎮相接,西與吉文鎮接壤,北以伊勒呼里山為界與黑龍江省呼瑪縣毗鄰,行政區域面積4541.4平方千米。[1]

1959年3月,成立阿里河鎮;1979年7月1日,鄂倫春自治旗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阿里河鎮隨呼盟重新劃回內蒙古自治區。截至2018年末,阿里河鎮戶籍人口有44499人。

截至2020年6月,阿里河鎮下轄5個社區、4個行政村。

2011年,阿里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

2018年,阿里河鎮有工業企業2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中文名: 阿里河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

地理位置: 鄂倫春自治旗北部

面 積: 4541.4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平安社區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區碼: 165450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火車站: 阿里河站、齊奇嶺站

車牌代碼: 蒙E

人 口: 44499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1958年,鄂倫春自治旗政府駐地由小二溝(今諾敏鎮)遷至阿里河。

1959年3月,成立阿里河鎮。

1959年4月1日,阿里河林業局成立

1969年8月1日,鄂倫春自治旗劃歸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管轄,阿里河鎮隨之隸屬黑龍江省。

1979年7月1日,鄂倫春自治旗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阿里河鎮隨呼盟重新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劃阿里河鎮東部地區建齊奇嶺鄉。

1990年,撤銷齊奇嶺鄉,將齊奇嶺村劃回阿里河鎮,其餘地區劃入大興安嶺地區管理。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阿里河鎮下轄5個社區、4個行政村:平安、青山、康寧、林海東風,阿里河、阿東、齊奇嶺、崑崙山;下設154個居民小組、2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阿里河鎮下轄5個社區、4個行政村:平安社區、青山社區、康寧社區、林海社區、東風社區,齊奇嶺村、崑崙山村、阿里河村、阿東村,鎮人民政府駐平安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阿里河鎮地處鄂倫春自治旗北部,東與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加格達奇區為鄰,南與烏魯布鐵鎮相接,西與吉文鎮接壤,北以伊勒呼里山為界與黑龍江省呼瑪縣毗鄰,行政區域面積454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阿里河鎮地處大興安嶺南麓嫩江西岸,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分為低山區、丘陵區及河谷平原。境內最高峰伊勒呼里山位於伊山林場,海拔892米;最低點齊奇嶺村東南位於甘河岸邊,海拔399米。

氣候

阿里河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多風,降水稀少,氣溫多變;夏季溫和,降水集中;秋季降溫劇烈,霜期早;冬季漫長嚴寒。多年平均氣溫-0.3℃,1月平均氣溫-2℃,極端最低氣溫-42.5℃(1993年12月21日);7月平均氣溫19.3℃,極端最高氣溫40.5℃(2010年6月24日至25日)。最低月均氣溫-40.3℃,最高月均氣溫37.2℃。平均氣溫年較差36℃。生長期年平均95天,無霜期年平均105天,最長達130天,最短為8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5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50.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43天,最多達56天(1984年),最少為33天(2004年)。極端年最大雨量866.8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53.3毫米(200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水文

阿里河鎮境內河道屬嫩江流域,流域面積346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甘河、阿里河,總長617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甘河,從西北至東南流經境內,長140千米,年均流量115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阿里河、克一河等。

自然災害

阿里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低溫凍害、霜凍、洪澇、雷擊、冰雹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8年8月8日阿里河地區,齊奇嶺、崑崙山2萬畝土地絕收,直接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400萬元。

自然資源

阿里河鎮境內有野生動物150餘種,其中國家一、二類野生動物35種,有天鵝、鴛鴦、馬鹿、駝鹿、黑熊、貂熊、猞猁等;三類保護野生動物有雪兔、伶鼬、大鴇、水獺、榛雞、細嘴松雞、白鼬、等。擁有林地46.1萬畝,有野生植物270種,有中藥材300餘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中草藥有防風、黃苓、龍膽草、秦艽、興安杜鵑等。

人口

2011年末,阿里河鎮總人口4825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219人,城鎮化率96.07%。另有流動人口2255人。總人口中,男性24494人,占50.76%;女性23757人,占49.24%;14歲以下8967人,占12.57%;15—64歲35192人,占79.37%;65歲以上4092人,占7.3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593人,占61.33%;有鄂溫克、達斡爾、蒙古、回、滿等12個少數民族,共18658人,占38.67%。2011年,人口出生率4.14‰,人口死亡率10.6‰,人口自然增長率-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人。

2017年末,阿里河鎮常住人口為35642人。

截至2018年末,阿里河鎮戶籍人口有4449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阿里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

2018年,阿里河鎮有工業企業2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農業

1999年,阿里河鎮農業播種面積1038畝。農作物以大豆、小麥為主。糧食總產1623噸。畜牧業以養牛、羊為主。大小牲畜年末存欄6294頭(只)。

2011年,阿里河鎮有耕地面積4.4萬畝;林地面積460.74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506萬元,比上年增長14%。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500噸,其中小麥12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038頭,年末存欄5124頭;羊飼養量5039隻,年末存欄5647隻;牛年末存欄1107頭;家禽飼養量1.2萬羽,上市家禽0.2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43噸,其中豬肉30噸,牛肉10噸,羊肉3噸;禽蛋12噸,鮮奶50噸;畜牧業總產值8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阿里河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90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4所,在校生1424人,專任教師35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1049人,專任教師43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阿里河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資源共享室1個,圖書室1個,藏書1669冊。事業單位從業人員6人。

交通運輸

2011年,阿里河鎮有鐵路伊加線、嫩林線過境,伊加線境內長88千米,為寬軌鐵路,設阿里河、齊奇嶺2個站,通往海拉爾方向;其中阿里河站為三等站,日均有1列客車停靠,其中快車有K7098次,阿里河火車站日客運量30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6.77萬噸。客運量10.95萬人次。公路有111國道過境,境內長93千米。

視頻

防控疫情曝光台:阿里河鎮一男子強闖卡口被依法拘留

{{#iDisplay}c0930yy1a0k | 560 | 390 | qq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