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鄂倫春自治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鄂倫春自治旗,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地處呼倫貝爾市東北部,大興安嶺南麓,嫩江西岸,北與黑龍江省呼瑪縣以伊勒呼里山為界,東與黑龍江省嫩江市隔江相望,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榮旗接壤,西與根河市牙克石市為鄰。全旗總面積59800平方公里,總人口24萬人(不含加格達奇區、松嶺區)。是呼倫貝爾市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素有「北國碧玉」、「綠色淨土」、「鮮卑民族發祥地」之美譽。

鄂倫春自治旗共轄8個鎮、2個鄉,境內駐有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所屬的6個森工林業局、大興安嶺農場局及所屬4個國營農場、黑龍江省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公司,設有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地委、行署、林管局及其所轄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加格達奇、松嶺兩區面積約18910平方公里,占自治旗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20年3月4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歷史沿革

鄂倫春自治旗境域最早見諸史籍的是東胡之地。公元前209年匈奴占敗東胡並占據其地。

漢時為拓跋鮮卑所居。後魏至隋唐時為室韋地。遼屬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轄。金為蒲與路轄地。

元為遼陽行省山北遼東道轄。明屬奴爾干都指揮使司轄。

清太祖天命年間(1616~1626年)至天聰年間(1627~1636年),居住在黑龍江中上游的索倫部(清初對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旗的總稱)陸續歸附清朝,並向朝廷納貢。

順治年間(1644~1661年),將居住在黑龍江北岸的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族遷移到黑龍江南岸居住,鄂倫春人絕大多數被遷到大興安嶺東坡嫩江支流的多布庫爾河、甘河、諾敏河、那都里河、托河等河流兩岸的原始森林中遊獵。由清政府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設置黑龍江將軍,鄂倫春族歸黑龍江將軍管轄。

光緒八年(1882年),於大興安嶺上太平灣(五路中之地),建立興安城總客衙門,設副都統銜總管統轄。並設一批鄂倫春副總管、佐領、驍騎校等官員。

1911年辛亥革命後,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的統治下,管轄鄂倫春人的路佐機構沒有本質的改變,只是廢止了八旗組織,將原庫瑪爾路、畢拉爾路、阿力路、多布庫爾路劃歸黑龍江省督辦公署旗務科管轄。托河路仍由呼倫貝爾副都統衙門管轄。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者於1932年占領中國東北。同年3月在偽新京(今長春市)建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設興安東分省轄大興安嶺以東地區、興安北分省轄大興安嶺以西地區。6月27日,在原托河一帶建立鄂倫春旗,在今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額爾和建立了巴彥鎮,管轄今鄂倫春自治旗大部分地域。8月1日,任命勝鈎為鄂倫春旗旗長,卓仁托布為巴彥旗旗長。因鄂倫春旗境內無固定居民,無法行使行政權,偽滿洲國於1933年7月12日裁撤鄂倫春旗。

1934年,興安東分省和興安北分省改為興安東省和興安北省。興安東省所轄的巴彥旗管轄今鄂倫春旗境內的多布庫爾努圖克和甘奎努圖克。興安北省轄原托河路鄂倫春人行政事宜。

1937年以後,今鄂倫春自治旗境內的行政權由日本特務機關直接執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呼倫貝爾地區上層人物於10月8日在海拉爾成立了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

1946年3月,改稱呼倫貝爾臨時地方自治政府,並以政府主席額爾欽巴圖的名義任命托河路的新君為鄂倫春旗旗長,管轄原托河路地域行政事宜。但因鄂倫春獵民居住分散等原因,未行使行政權便不了了之。

1946年1月,在原興安東省轄區建立納文慕仁省,6月7日改稱納文慕仁盟,莫力達瓦旗和巴彥旗歸納文慕仁盟管轄。1948年7月在小二溝地區成立諾敏努圖克,隸屬莫力達瓦旗。

1948年初,中國共產黨召集甘河、古里河、多布庫爾河、奎勒河流域的鄂倫春獵民,召開會議,決定成立鄂倫春努圖克,駐地朝陽,隸屬巴彥旗。

1949年4月,納文慕仁盟同呼倫貝爾盟全並,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同時將巴彥旗和莫力達瓦旗合交,稱莫力達瓦旗,諾敏和鄂倫春努圖克隸屬於莫力達瓦旗。

1950年,鄂倫春努圖克改稱甘奎努圖克。同年,在原托河路地域建立托扎敏努圖克,隸屬喜桂圖旗。

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以莫力達瓦旗所屬的甘奎、諾敏、多布庫爾和喜桂圖旗的托扎明4個蘇木設置鄂倫春旗,駐小二溝(今諾敏鎮),由內蒙古自治區呼納盟領導。

1952年5月31日批准將「鄂倫春旗人民政府」改稱為「鄂倫春自治旗人民政府」,歸呼納盟管轄。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旗。

1954年,興安盟併入呼納盟,稱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歸呼倫貝爾盟管轄。

1958年底,旗政府由小二溝遷到阿里河鎮。

1969年7月,隨同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1970年4月,劃歸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

1979年7月1日,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2001年,呼倫貝爾盟改制為地級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隸屬呼倫貝爾市。

2020年3月4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行政區劃

鄂倫春自治旗共轄10個鄉級行政區,包括8個鎮、2個鄉,分別是阿里河鎮、大楊樹鎮、吉文鎮、甘河鎮、克一河鎮、烏魯布鐵鎮、諾敏鎮、宜里鎮、托扎敏鄉、古里鄉。其中,古里鄉境內設有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所轄的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鄂倫春自治旗人民政府駐阿里河鎮。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旗共有112317戶,戶籍人口244979人,其中:城鎮人口185269人,鄉村人口59710人。男性124106人,女性120873人;出生人口1212,其中:男592人,女620人;死亡人口1703人,其中:男1019人,女684人;漢族人口213965人,蒙古族人口10915人,鄂倫春族人口2967人,鄂溫克族3399人,達斡爾族6261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鄂倫春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東北部,大光安嶺南麓,嫩江西岸,東經121°55′~126°10′,北緯48°50′~51°25′之間.北與黑龍江省呼瑪縣以伊勒呼里山為界,東與黑龍江省嫩江縣隔江相望,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榮旗接壤,西與根河市、牙克石市為鄰。全旗總面積59880平方公里。

氣候

鄂倫春自治旗屬於寒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變化顯著。年均氣溫在-2.7~-0.8oC之間,自西向東遞增。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為17.9~19.8oC,最高溫度達37.5oC,無霜期平均95天。風速較小,年均風速1.8~2.9米/秒。年降水量459.3~493.4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09年,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10多種,即:螢石石灰石硅石澎潤土石墨等。旗內已開採的煤礦2處,小型開採的金礦、螢石礦各1處,油頁岩試驗性加工生產的1處。

煤炭資源儲量約在1億噸左右。

水資源

地表水資源總量96.5億立方米,占全市的35.5%。河流總流域面積5.1萬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0%;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6.38億千瓦時,優秀電站壩址20餘處,總庫容32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5萬千瓦、靜態投資22.96億萬元的畢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地下水埋藏淺、易成井、水質好、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儲量約2億立方米(指礦化度小於2克/升的淺層淡水),有多處天然的飲用礦泉水開採點。

本旗境內主要河流有甘河、諾敏河、歐肯河、多布庫爾河、古里河、那都里河、均屬嫩江右岸水系。大小支流有200多條。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150多種,受國家保護的一、二級野生動物30餘種。林經濟魚類10餘種。林間生長着300多種中草藥蕨菜黃花菜柳蒿芽蘑菇猴頭黑木耳紅豆越桔等山產品。主要農作物有大豆雜豆油菜土豆等。

土地資源

截至2009年,該旗旗土地面積54657.8平方公里。在總土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4389萬畝,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為1228萬畝;耕地面積為206萬畝(未含加松地區);草地面積1890萬畝;水域面積為9.8萬畝;宜農林牧荒山1210萬畝;其他利用地(包括村屯、道路、堤壩、礦山等)為176萬畝。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松嶺區占用18,910平方公里,占自治旗面積的近三分之一。

經濟

綜述

2019年,全旗實現現價地區生產總值65511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72488萬元,同比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2481萬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13483萬元,同比下降0.7%,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8998萬元,同比增長22.2%;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50143萬元,同比增長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5.9:5.5:58.6調整為41.6:5:53.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6553元,增長3.1%。

2019年,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5800萬元,同比增長22.9%。商品房銷售面積為7.5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2%。房地產開發項目10個,完成投資28622萬元,同比下降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2800萬元,下降43.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4196萬元,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08804萬元,同比增長7.6%。

2019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737元,同比增長7.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167元,增長6.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603元,增長10.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9041元,同比增長34.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7169元,同比增長57.1%。全體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24平方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4.2平方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3.5平方米。

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26輛,電冰箱86台,洗衣機98台,熱水器36台,彩色電視機98台,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46台,移動電話227部;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31輛,電冰箱101台,洗衣機98台,彩色電視機99台,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21台,移動電話232部。

第一產業

2019年全旗牧業年度牲畜頭數為348996頭只,同比下降27.9%。其中大牲畜為37035頭,同比增長3.8%;小牲畜為252029隻,下降33.7%;豬存欄59932口,同比下降11.9%。

日曆年度牲畜頭數為329674頭只,同比下降30.3%。其中大牲畜為24744頭,同比增長0.4%;羊為267316隻,同比下降33.3%;豬存欄37614口,同比下降20.1%。

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16446.1噸,同比增長2.31%。其中,豬肉產量5400噸,下降11.99%;牛肉產量2895噸,下降34.04%;羊肉產量7397噸,增長50.98%;禽肉產量754.1噸,增長15.91%。禽蛋產量3388噸,增長5.74%。牛奶產量8950噸,下降28.02 %。

2020年1月2日,鄂倫春自治旗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第二產業

2019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3483萬元,同比下降0.7%。2019年,我旗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3.88億元,同比下降9.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下降1.4%。

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9億元,同比增長22.2%。全旗4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完成產值1.14億元,同比下降0.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7.2%,竣工房屋面積2.3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

第三產業

2019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1.3億元,同比增長17.5%;全年固定電話用戶達10120戶,59.2%,手機用戶24.1萬戶,增長4.8%。年末互聯網用戶達4.68萬戶,增長1.1%。

2019年,全旗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7%。從銷售區域看,全旗城鎮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1.7%;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5.4%。從消費形態看,全旗商品零售額增長1.2%;餐飲收入增長7.6%。

2019年,全旗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44278萬元,同比下降6.91%,其中地方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33179萬元,同比下降5.9%。在地方財政總收入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4511萬元,同比增長8.49%。財政總支出為350641萬元,同比增長7.6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331768萬元,同比增長5.48%,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為22819萬元,同比增長3.04%。

12月末,全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18.76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住戶存款餘額87.9億元,增長16.1%,占全部存款的7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69.6億元,同比下降11.1%。

全年保費總額1.87億元,與上年相比下降13.4%。其中:財險0.82億元,同比下降24.1%,壽險1.05億元,同比下降2.8%;賠付額10097.45萬元,同比增長率168.1%,其中財險賠付額9077.97萬元,同比增長148.5%,壽險1019.48萬元,同比增長796.6%。

2019年,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建帳人數72818人,同比增長15.7%。年末參保職工34229人,增長0.6%,繳費人員29381人,增長1.7%,離休、退休人員43942人,增長2.6%。全年發放離退休養老金135839萬元,增長32.6%。

2019年,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19.96萬人,下降2.3%。其中:職工5.84萬人,城鄉居民14.12萬人。

社會

科技事業

2018年科技工作有序開展。組織企業申報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市級科技項目8項;宜里亞江菌業等3個企業獲得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300萬元;加強種子工程項目研發,落實種子工程項目資金120萬元;27名科技特派員對135名貧困戶進行了技術扶貧指導,助力產業扶貧。

2019年科技工作有序開展。圍繞我旗企業產、學、研發展需求,共落實科技項目6項,其中市級科技項目5項,自治區科技項目1項。

教育事業

2019年,全旗共有中小學29所,其中:小學17所,初中10所,高中2所。基礎教育在校學生17615人,同比下降0.5%。其中高中1931人,下降4%;初中4479人,下降0.4%;小學8381人,下降2.6%。全年小學招生1406人,增長2.8%;初中招生1443人,下降8.3%,高中招生647人,增長2.5%。畢業生數4468人,下降8.7%。其中高中畢業生694人,下降18.4%;初中畢業生1439人,下降0.3%;小學畢業生1487人,下降5.8%。教職工人數3325人,同比增長2.5%,其中專任教師1955人,增長0.7%。全旗有幼兒園22所,與上年相比,增加6所。在園人數2282人,同比增長14.6%;教職工454人,增長20.4%。全旗共有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856人,下降18.6%;招生145人,下降47.7%;畢業生數337人。教職工85人,其中專任教師52人。

文化事業

2019年鄂倫春自治旗共有公共圖書館1座,文化藝術類機構1個,文化館1個,文體廣電服務中心10個,博物館1個,檔案館1個,廣播電台1座,廣播電視站5個,體育館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82個。

體育事業

2013年鄂倫春自治旗舉辦了乒乓球、籃球、網球等7場體育賽事,參加上級體育賽事3次,承辦全市賽事1次。

醫療事業

2019年末全旗擁有各種衛生機構186個(含社區、診所、衛生室),增長1.6%,病床885張,增長2.7 %,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507人,增長3.3%。

社會保障

2019年,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19.96萬人,下降2.3%。其中:職工5.84萬人,城鄉居民14.12萬人。

2019年,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建帳人數72818人,同比增長15.7%。年末參保職工34229人,增長0.6%,繳費人員29381人,增長1.7%,離休、退休人員43942人,增長2.6%。全年發放離退休養老金135839萬元,增長32.6%。

脫離貧困

2020年2月24日,全旗貧困人口綜合發生率低於3%,漏評率和錯退率均低於2%,群眾綜合認可度高於90%,農村牧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升,脫貧長效機制完善,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將按程序退出貧困縣序列。

旅遊景點

主要旅遊景點有拓跋鮮卑舊墟石室嘎仙洞、鄂倫春博物館、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相思谷原始景區、布蘇里軍事度假山莊、興安森林公園、鄂倫春獵民村及民俗村等。

嘎仙洞

嘎仙洞位於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洞內西壁距洞口15米處,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銘刻。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鄂倫春布蘇里旅遊區

鄂倫春布蘇里旅遊區因地處布蘇里而得名,「布蘇里」鄂倫春語意為「茂密的森林」。旅遊區位於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境內,距旗府所在地阿里河鎮23公里,2013年成功申報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多布庫爾民俗村

大楊樹鎮多布庫爾民俗村,距阿里河鎮137公里。村內建設31棟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民居,鄂倫春獵人部落繞村而建,是展示鄂倫春民族獨特民族文化和民俗的窗口,為呼倫貝爾市民俗旅遊名片和「五彩呼倫貝爾」精品線路之一。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縣榜」。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8月,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視頻

鄂倫春自治旗第二屆山地運動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