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隆兴昌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隆兴昌镇,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地处五原县东部,河套平原腹部,东与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国有建丰农场、胜丰镇相邻,南与胜丰镇套海镇接壤,西与五原县新公中镇相连,北与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德岭山镇为邻。辖区面积468.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隆兴昌镇户籍人口82891人。[1]

1950年6月,设立五原县城关区。1957年4月,城关区改城关乡。1971年10月,划分为城关镇和城关公社。1996年9月,撤乡并镇,城关镇、城关乡合并为隆兴昌镇。2005年12月,和胜、美林2乡,城南乡的永星、义丰村2村和向阳乡的宏伟村并入隆兴昌镇。截至2020年6月,隆兴昌镇辖12个社区、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隆兴昌东大街。

2018年,乌兰图克镇有工业企业3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6个。

中文名: 隆兴昌镇

行政区划代码: 1508211000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

地理位置:五原县东部

面 积: 468.5 km²

下辖地区: 12个社区、24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隆兴昌东大街

电话区号: 0478

邮政区码: 0151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蒙L

人 口: 82891人(2018年)

历史沿革

清同治四年(1865年),左宗棠部退役运粮官郭向荣在五原开设商号,名为隆兴长。嗣后,隆兴长渐易为五原县城名。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原厅设置于隆兴长。

民国元年(1912年),厅改县,统领后套全境。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属绥远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绥远省抗战动员委员会,五原专员公署等军政首脑机关都设立于此。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起义,五原随之解放。

1950年6月,设立五原县城关区。

1957年4月,城关区改城关乡。

1958年3月,改城关镇,1958年9月,改城关镇公社。

1971年10月,划分为城关镇和城关公社。

1984年9月,公社改乡。

1996年9月,撤乡并镇,城关镇、城关乡合并为隆兴昌镇。

2001年4月,原荣丰乡的先锋、迎丰、荣丰、荣义、义成5村,沙河乡的荣誉、联丰、永跃3村并入隆兴昌镇。

2005年12月,和胜、美林2乡,城南乡的永星、义丰村2村和向阳乡的宏伟村并入隆兴昌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隆兴昌镇辖富原第一、富原第二、富原第三、富原第四、富原第五、富原第六、富原第七、富原第八、富原第九、兴隆第一、兴隆第二、兴隆第三、兴隆第四、兴隆第五、兴隆第六、兴隆第七、兴隆第八、新原第一、新原第二、新原第三、新原第四、新原第五、新原第六、新原第七、新原第八、东环第一、东环第二、东环第三、东环第四、东环第五30个居民委员会,乌兰、浩丰、东牛惧、联合、旧城、隆盛、跃进、迎丰、先锋、荣丰、荣义、永跃、联丰、荣誉、宏伟、永星、义丰、新兴、同联、联乐、和丰、五星、光明、新福、建丰、和义、和胜、新建、和平、新永、新丰3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6个居民小组、18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隆兴昌镇辖12个社区、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隆兴昌东大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隆兴昌镇地处五原县东部,河套平原腹部,东与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国有建丰农场、胜丰镇相邻,南与胜丰镇、套海镇接壤,西与五原县新公中镇相连,北与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德岭山镇为邻。辖区面积468.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隆兴昌镇地处河套平原,为古黄河发育冲积地带,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微度倾斜,自然坡降东西1/5000至1/7000,南北1/8000至1/10000。

气候

隆兴昌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燥多风、气温多变,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降雨少而集中,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6.1℃,1月平均气温-13.2℃,7月平均气温23.1℃,无霜期年平均133天,最长达220天,最短为99天。年均日照时数3230.9小时,年总辐射量75.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77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7月最多。

水文

隆兴昌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人工兴挖的总干渠有义河渠、通济渠、沙河渠、皂火渠四大渠系。

人口

2011年末,隆兴昌镇辖区总人口10.9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4万人,城镇化率68.1%。另有流动人口0.9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5.49万人占50.3%;女性5.42万人,占49.6%;14岁以下1.45万人,占13.3%;15~64岁8.5万人,占77.8%;65岁以上0.92万人,占8.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共10.45万人,占96%;有蒙古、回、满、朝鲜等11个少数民族,共0.47万人,占4%。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回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281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回族0.15万人,占31.7%。人口出生率0.93‰,人口死亡率0.7‰,人口自然增长率0.23‰。

2017年末,隆兴昌镇常住人口117468人。

截至2018年末,隆兴昌镇户籍人口8289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隆兴昌镇财政总收入1724万元。

农业

2011年,隆兴昌镇农业总产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678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34900吨,其中小麦3898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22400吨;蔬菜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109205吨,其中西红柿65039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8.4万头,年末存栏5.3万头;羊饲养量56.6万只,年末存栏25.6万只;牛饲养量1.14万头,年末存栏1万头;家禽饲养量14万羽,上市家禽8.5万羽。生产肉类7558吨,其中猪肉3269吨,牛肉211吨,羊肉3920吨;禽蛋320吨,鲜奶8280吨;畜牧业总产值3.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水果种植面积210亩,产量610吨,主要品种是苹果梨,产量600吨。大型农业机械561台(辆)。

截至2011年末,隆兴昌镇累计造林14.1万亩,其中防护林13.04万亩,经济林102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3万株,林木覆盖率17%,活立木蓄积量40万立方米。

视频

五原县隆兴昌镇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