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非洲岩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非洲岩蟒
图片来自xuite

非洲岩蟒(学名:Python sebae)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撒哈拉地区,是非洲体型最巨大的蛇类。目前共有两个亚种已被确认。

特征

成年的非洲岩蟒体长可达6,是全球最巨型的蛇类之一(其它巨蛇亦是同属蟒属下的蛇类)目前为止,有纪录最长的非洲岩蟒是于1932年于科特迪瓦所发现的,其体长达9.72米。

非洲岩蟒的体色主要由棕色构成,身体上有许多橄榄色的不规则图纹。其体纹与颜色均与缅甸蟒十分相似,因此容易被混淆。然而这两种蟒蛇并没有紧密的关连。

地理分布

非洲岩蟒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地区,包括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肯雅赞比亚赤道畿内亚莫桑比克等地方。其标准产地曾被标示为“美国”与及“巴西”,均属讹误。

生态行为

非洲岩蟒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不过其活动区域并不会远离水源,有时候也会闯进森林边缘地带,但很少深入其中。

非洲岩蟒颇依赖水源,当天气太热或太干燥的时候,它们会强行躲进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里,并进入夏眠状态。不过非洲岩蟒性情较为凶恶,脾气不佳,若受骚扰,容易发动咬击,这一点与普遍较为温驯的缅甸蟒迥然不同(二者外貌颇为相似)。

进食习惯

非洲岩蟒在捕食方面属于机会主义者,它能以凭身体使出强劲的挤压力,将猎物杀死。幼年的非洲岩蟒主要捕食鼠类,对于一些为农作物被田鼠肆意啃食的农夫而言,这些小非洲岩蟒颇为帮上了忙。可是,成年后的非洲岩蟒却往往要捕食大型的动物,例如羚羊等,甚至亦会捕食小型的鳄鱼,这一点为畜牧业带来相当威胁。

繁殖

非洲岩蟒多于春天开始进行繁殖,雌蛇每次约能诞下100枚蛇卵,亦会负责守护及孵育其蛇卵。初生幼蛇约有45至60公分长。

保育状况

非洲岩蟒有者漂亮的纹路,因此他的皮成为了皮革市场的上等材料,而且非洲岩蟒的肉在非洲是许多人的重要食物之一,另外非洲岩蟒虽然在宠物市场是冷门物种〈太凶暴〉,但仍然有著一定的市场需求。食用市场、皮革市场和宠物市场的需求使得非洲岩蟒在原生地遭到大猎捕捉,加上栖地破坏使得数量的减少更加快速。目前本种族群虽然不至于有灭绝的危险,但非洲岩蟒的数量已不再普遍,族群状态变成了只有某些地方还很多的区域性普遍,而且大型个体越来越罕见。目前本种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II保育类动物,野生族群贸易量受到管制。

饲育

非洲岩蟒亦是常见的受饲养蛇类之一,愿意接受定时喂食鼠类兔子。但是由于与其它蟒蛇相比,非洲岩蟒的身体颜色较为阴暗,性格也较不温驯,故此其价值一般较低;而其巨大的体格及其贪吃的性情,亦令它变得较难饲育,不适合初学者购养。

对人类的伤害

非洲岩蟒甚少攻击人类,虽然它们拥有足够杀死成年人的能力,但迄今为止由非洲岩蟒所造成的致命事件仅有很少,而且受害者大多是小孩。在1951年,一份乌干达报章报导了一名13岁男童被非洲岩蟒所吞噬,不过该蟒蛇亦被外力迫其将男童吐出;1973年另一份报章指一名葡萄牙籍军人亦被发现遭蟒蛇所吞。

1979年一条长4.5米的蟒蛇试图将一名13岁男童(身高1.3米,体重45公斤)吞食,但因遭到男童友伴以石头掷击而将男童吐出;最后一宗较为人所知的事件发生于2002年的南非,当时的受害人是一名10岁小孩。[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