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村區
馬村區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區東北部,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5°16′,東經113°17′。全區總面積118平方千米(一說132.2平方千米),總人口14萬人(2006年末)。全區轄7個街道:馬村街道、北山街道、馮營街道、九里山街道、待王街道、安陽城街道、演馬街道。區政府駐馬村街道光明路789號。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依太行山脈。北部為山區、丘陵區,中、南部為平原地區。地勢海拔87.7-299.4米。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4.5℃,平均降雨量600mm,蒸發量1700-2000毫米。境內有煤炭、石灰石、耐火粘土、鐵、鋁等礦產資源,其中煤炭儲量豐富。新(鄉)濟(源)、焦(作)輝(縣)公路和新(鄉)焦(作)、待(王)月(山)鐵路穿境。名勝古蹟有10餘處,其中張弓遺址系龍山文化遺址[1],貴城寨遺址系古仰韶文化晚期遺址,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因在馬村工人村而取名馬村區。始建於1956年10月3日,同年12月建立人民委員會。1957年12月30日馬村區、李封區同時改為郊區。1958年8月28日重設馬村區,轄待王、安陽城、百建房、馬村4個公社。1958年10月13日撤銷馬村區,建立馬村區公社。1962年2月14日重新恢復馬村區人民政府。1968年2月22日成立馬村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9月撤銷馬村區革命委員會,建立馬村區人民政府。1985年馬村區下轄6個辦事處,即馬村辦事處、百間房辦事處、北山辦事處、九里山辦事處、馮營辦事處和待王辦事處,共有38個居委會、118個居民小組,分別散布在10個居民區內,即馬村工人、耐一家屬院、北山工人、田門工人、李莊工人、馮營工人、九里山礦居民區、九里山工人、演馬工人村和待王車站家屬院。1988年10月12日,焦作市城區區劃調整,將焦作市郊區的安陽城、九里山兩個鄉和待王鎮劃歸馬村區管轄,實行區帶鄉新體制。
1997年,馬村區面積121.9平方千米,人口13.1萬。轄4個街道、1個鎮、2個鄉。區政府駐工人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區總人口128842人,其中:馬村街道24164人、北山街道3866人、馮營街道12053人、九里山街道8891人、待王鎮33182人、安陽城鄉23396人、九里山鄉23290人。
2005年,馬村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待王鎮,設立待王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待王鎮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待王村;撤銷安陽城鄉,設立安陽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安陽城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前岳村;撤銷九里山鄉,設立演馬街道辦事處,管轄原九里山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安陽城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馬村區轄7個街道:馬村街道、北山街道、九里山街道、馮營街道、待王街道(新增)、安陽城街道(新增)、演馬街道(新增)。
視頻
馬村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充分認識仰韶文化的豐富內涵,搜狐,2020-07-29
- ↑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2號),中國在線,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