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X世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Z世代、X世代、Y世代

圖片來自「onoff inc」

X世代是指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出生的人[1][2]

這詞彙最先出現在傳奇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相片特輯Photo-essay,他用這來形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一代。這特輯1953年於英國的picture post及美國的holiday刊出。羅伯特·卡帕自己的解釋:「我們稱這個未知的世代為x世代,這世代中,我們意識到,縱使我們滿腔熱誠,有些事情還是憑我們的財力及能力都做不來的。」(We named this unknown generation, The Generation X, and even in our first enthusiasm we realised that we had something far bigger than our talents and pockets could cope with)。作家John Ulrich曾定義,x世代通常是指欠缺身份認同、面對着前景不明朗、甚至惡劣的未來的一群青年。這個詞彙在1960年代中到1970年代中期都被使用,但定義就漸漸由當初的一整代人,轉為狹義的形容對搖滾及punk十分熱衷的英國白人青年。

這是1991年之後大為流行的一個生活型態名詞,源於1991年道格拉斯·柯普蘭(Douglas Coupland)出版的同名小說《X世代:速成文化的故事》。在小說當中,柯普蘭將1960年代後期和1970年代之間出生的世代,定義為X世代。也就是過去稱為嬰兒潮世代的下一世代。有很大一部份X世代的討論與解釋,都是針對在美國加拿大地區在這個時間出生的世代。

根據以往研究,購房需求受諸多因素驅動,例如:利率,移民,房屋市場之投資價值。一份2015年針對香港居民的調查顯示,相較於8、90年代出生的Y世代購房時優先考量可負擔性與可及性,X世代則認為預算與價格才是首要因素。此外Y世代較着重政府相關政策幫助,X世代更着重生活質素。[3]

簡介

X世代中的X是由英文字Excluding的字母X而來,一般寫做eXcluding。有著「被排擠的世代」隱喻,有一說出生時間範圍為1965年1月至1976年12月間;正確的出生年份為1966年1月至1980年12月間。

X世代目前廣泛的運用在人口學社會學行銷學大眾文化研究上。在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目前已知最早的X世代說法可能是在1960年代出現的,但1991年小說出版後,才開始大為流行。某些媒體報導中,X世代的定義可能不是以出生日為說法,而改成「1980年代的少年」、「1990年代的青年」這種說法。僅管後者較為模糊(因青少年的定義較不準確)、但基本上兩種說法並不衝突。

原著小說中的X世代

X世代的定義在今日有相當多的說法,在原著小說中的X世代,很明顯的定義為中高學歷、相對低薪、低福利、從事服務業、常感到沒有未來的人們;喜歡在購物商場,消費低價但是跟得上流行的商品。其最大特色在於這個世代相當容易受到媒體影響,舉凡新聞、時尚、運動等重大消息,都有可能決定性的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觀。

其他X世代的轉變與解釋

另外關於X世代的一些描述還有他們的父母親,與戰後嬰兒潮明顯不同的是,X世代的母親多半是職業婦女,因此X世代青年受到父母親在家規範的時間是較少的,這也發展出著名的裝扮,例如穿眉環、刺青的風潮。

在這一批X世代出生的人物當中,具有代表性的明星或是名人,可能有相當多。然而將這些明星或是名人一一列出並不見得是妥當的,原因是他們的行為舉動並不會永遠與最初的X世代定義相同,某名人此刻也許具有相當的X世代特質,會被媒體或是理論家拿來當作範例說明。

另一個更廣義的X世代描述是指:1945年到1990年間出生的人。也就是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殖民主義消退之後,柏林圍牆倒下之前、冷戰結束之前的世代。一般來說,在殖民主義和全球化之間出生的這一轉折世代,有學者稱其為「嬰兒潮剋星Baby Buster」(Baby Buster),也就是使嬰兒潮世代被切割分裂的族群。法國社會學家路易·肖韋爾(Louis Chauvel)分析世代間骨折歐洲嬰兒潮世代(baby boom)和X世代。

流行文化

香港著名歌手郭富城於1997年發行的粵語唱片《唱這歌》內的同名歌曲,歌詞就有提及Generation X一詞,配合其招牌舞姿,已成為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參考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