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世界最凄美废墟-交河故城(赵志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世界最凄美废墟-交河故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世界最凄美废墟-交河故城》中国当代作家赵志飞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世界最凄美废墟-交河故城

《行摄匆匆》北疆记忆(10)

世界最凄美废墟--交河故城

新疆,幅员辽阔,历史厚重,文化遗址众多。仅古之西域36国,就遗存下30多座文明古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交河、楼兰、高昌、惠远”四大古城。

而曾经是车师国国都的交河故城,则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都市遗迹,2014年成功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


“车师国”古译“车迟国”,《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描述过唐僧师徒在这里精彩的神怪斗法。这段故事,我13岁时就常常在小伙伴中现买现卖。

想不到在年近古稀之年,我真走进了车迟国(车师国)的当年王都--交河故城。

昏黄的暮阳下,满目疮痍废墟,一片残垣断壁,在若有若无的光线下拖着长长的孤寂阴影,却又在明暗驳杂间鲜活灵动。我好似穿越时空,犹见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犹听嘈杂喧闹的市井声音,几多神秘神奇,几多思古幽情,都在倾刻间涌来!

导游介绍说,由于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与唐代长安城相仿,被誉为“世界最完美废墟”。

而我在全面了解了交河故城的当年兴亡之事后,耳边响起唐朝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看交河。” 还有唐朝诗人陈陶的那句著名的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里人!”

我觉得应将“世界最完美废墟”改一字,为“世界最淒美废墟”。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交河故城,是新疆境内横亘在中原通往天山的第一道关隘,为兵家必夺之地。

公元前60年,汉朝中央政府就派出郎官郑吉出使交河城,并在西域建立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西域都护府。《汉书·郑吉传》称:“汉之号令,行于西域,自始于张骞,而成于郑吉。”

这个曾经十分富有的文明古国,却因匈奴的觊觎,连年烽火,征战不断,犹如一叶扁舟,随着大国的强弱盛衰而颠摆,在大国的拉锯战中受摧残,完全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时而依附汉唐,时而称臣匈奴,几经变换阵营,如此反反复复,终于在公元1450年,被匈奴连续攻打,直到香消玉殒,城破国亡。


于是,这座美丽的名城瞬间成了一炷烟灰,一年年,一代代,饱受烈日的烘烤,风雨的洗刷,留下残垣断壁上的一道道伤疤、泪痕和一腔悲情,任后人评说、凭吊。

我登上这千年废墟的交河故城,土墙上斑驳欲脱的破旧土坯,一如我此时的心境。

走在错综复杂而又颇有规律的黄土小径上,在记忆着历史沧桑而形成的条条沟壑中,我放慢脚步,开始认识故城。

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枯黄的巨大柳叶,在夹城而过的河道中浮浮沉沉。

故城中心是大殿,两侧及前后均是皇室建筑,在大片的“皇园”土坯里,早己没有宫殿的富丽堂皇。

“皇园”周边是居民区,有着汉式和维式的综合建筑风格,都建在一定深度的地下,除了冬暖夏凉,还能易守难攻。

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了望台,烽火台,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仅佛塔就有101座, 足见这里居民对和平的渴望。


在斜照的晚霞中,我似乎看到了故城曾经的繁荣 : 一道道脱落的墙壁,那时是巧夺天工的建筑;一条条废弃的小径,那时是喧闹沸腾的集市;一座座倒塌的瞭望台、烽火台,那时是维护安定的屏障。

交河故城像一尊疲惫不堪的巨兽躺在天山脚下,与邻近的高昌、楼兰古城如同姐妹一般相互守望,记忆并诉说着历史。

然而,历史不会只记录富贵繁华,战火和硝烟不时在宁静的夜空突然升腾,野蛮驰骋的战马经常在整洁的城池横冲直撞,闹市失去秩序,人们受到惊吓,老人妇孺紧闭大门,年轻力壮的士兵拿着刀枪剑矛盾,冲杀在故城的垛墙上。

我在暮色中看到了厮杀和血腥,听到了呼喊与嚎叫,是那么凄惨,震人心魄;又是那般壮烈,撼天动地。

在故城中央,竟有一个200多具婴儿尸骨的墓地,他们惨死于非命,显然也与亡国战火有关。传说,每到风雨雷电夜时,常可听到一群婴儿此起彼伏的啼哭。

战争无情,婴儿何辜?也要承受以命殉国的惨烈!

当战争终于在瑟瑟的风中平息,车师已是国破人亡。被遗弃的家山、故土, 烈日和风沙将它雕刻成今天这番模像。

沧桑的记忆和心底的烙印,并未随时间而消逝。故城里依然可以看到丝绸古道上商贾行人的驼队,依然可以听到空中回荡着清脆的驼铃。

“世界最凄美废墟”,当我在夕阳中离去,交河古城那成千上万的疤痕里,是否也会记忆下我的感伤?

这曾是一个完美的城市,

她却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千年风吹过的废墟里

传来谁的哭泣,哭泣……

(未完 . 待续)[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