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门上贴着封条的日子(张引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门上贴着封条的日子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门上贴着封条的日子》中国当代作家张引娣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门上贴着封条的日子

眼看金牛归去,寅虎来到,没有料到,单元楼门贴了一张薄薄的纸条。

那是周日下午,经过前两天申请检测,老公终于能去高速路上接将要归家的儿子。儿子在外上学,放了寒假,遇上疫情肆虐,归家需要一系列手续。

“啪啪”两声,林子忙去开门,忙碌的我也忙出来,准备让父子俩消毒洗漱。可林子悻悻退回,“不是哥哥,门开不了。”我一愣,忙去开门,谁知门根本开不了。我一急,用力拉门,门还是开不了,外边好像有人拉着。我问:“谁呀,干啥呢?”

“家里有外省回来的。"

“没有,还没有回来。”我边说边开门,门还是紧紧的。

我就说:“进来看看,有外省回来的吗,人还在路上呢。”门这才松了,外边三个人,不相信的神情。虽然戴着口罩,可明显感觉他们半信半疑。我连忙戴好口罩,也催促林子戴好,请他们进屋检查,三个人据说是社区的,他们互相看看,终究没有进来,只留了一句话:“外省回来的要隔离。”

晚上,儿子回来吃了,我要往外扔垃圾,一开门,一道白色的封条横在门上。我哑然而笑,亏我没有用力,不然这道封条会“啪”的断开,这样,我就算居家隔离了。

这段时间病毒铺天盖地而来。一下子,我们的十三朝古都被迫迎战,同在这方黄土地的小城也如临大敌。上级果断发令,学生回家,教学改为线上。对于这个决定,大家丝毫也不陌生。前年的武汉疫情,去年小城的一例确诊,再到近期省会的病毒,我们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儿子所在地,属于低风险区。可回来,还是要注意防范,按照小城的疫情防控政策。

其实想想也好,成天忙忙碌碌,难得在家。现在放寒假了,一家人居家,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别人。虽有些憋屈,可安排好了,不失为一种快乐。我就简单分配了一下,南边卧室,我的主战场;北边是老大的;客厅大,归老二,搬张桌子,写字打闹就开了;老公,就剩下餐厅和阳台了。老二大声说:“不行,不要我爸,他爱听戏,这离我太近,影响我哩。”我只好说:“你爸,我收留算了。”然后,大体作息时间一安排,早上最迟八点半必须全部起床,晚上十点老二睡觉,十一点其他人全部睡觉,就安心居家了。我打算做好饲养员的同时,好好看两本书。莫言的《晚熟的人》,还有余华新出的《文城》一直都没看,争取趁着这几天看看。

谁知,居家的前几日,一点也不安生。第一天,一会儿,修改航天梦的征文;一会儿,老二老大就要让评理;一会儿,就到做饭的时间了……吃饭时,我宣布,一顿饭保证三个菜就行,不准挑剔,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后来就看到通知,开全干会,我忙给领导打电话请假说明情况。

第二天,给同事修改了篇随笔,写了份推荐词。中午时分,舅忽然打来电话,说在家门口,大门铁将军把守,不见爸妈的人。我又坐机、手机打了一通,都没有人接。看着外边凛冽的寒风,我忍不住埋怨爸妈,三九天这么冷,何况刮着北风,还去干啥呢?我正一愁莫展,舅说,妈回来了。谁知,妈接过电话,又是一通质问:“昨天晚上咱村群里发通知了,今天打疫苗,你怎么不给我说。我刚才紧赶慢赶,到卫生院人家都走了。”

我忙解释了一通:“你的时间没有到,我昨天看到了,人家没有你的名字,就没有给你打电话。你第二针是八月底打的,六个月后才能打第三针。你先好好招呼我舅。”安抚好老妈。我长吁一口气,爸妈年纪大了,我一直关注群里的动静,村上有什么事,都是第一时间告知爸妈。这不,妈刚才肯定是听别人打针回来说的。

紧接着,单位要课后服务的总结,文字不担心,实实在在上课了,好总结。可图片呢,备课、作业都在办公室,后来的活动因为改成线上教学,又没有举行,我是抓耳挠腮,翻遍家里的资料,终于找到几张能证明的照片,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晚上,又看到值班的安排,自己明天早晨值班,我一下傻眼了,前思后想还是给主管领导开口。非常时期,也不知他人情况,和别人调换不好意思。还好,领导调整了一下,后边多值一晌。

忽然,手机响了,接通才知,一个姐们的娘家父亲走了,自己束手无策,啥忙也帮不上,只能是忙发去慰问,用红包表达自己的心意。处理完一切,自己这该死的鼻子又堵得慌,半个月来,鼻子时不时就出个难题,我只好又忍住按摩了几分钟。稍稍缓解了,我坐到书桌前,准备完成总结的美篇。老二又吼开了:“妈,我要洗脸,刷牙——”,“爸给你倒水。”还好,老公去了。自己总算在十一点钟完成了总结的草稿。

临睡时,忽然想起明天晚上,市小说群要点评小说《影子》,自己忙得根本没有顾上看。还是违反规定,延长一会儿吧。

第三天,给孩子们包了一顿饺子。不用说,剩下的时间又是打仗灭火的了,老的小的,家里家外,熟人朋友,反正还是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书上。

门上贴着封条的前三日,依然烟火弥漫,忙碌充实。看来居家隔离这半个月时间,根本不用因为寂寞难熬而想着出去,也好,志愿者们奔赴前沿,自己宅家隔离,都是共同的目的,万众一心,防疫抗疫。 [1]

作者简介

张引娣 渭南市作协会员,江山文学小说编辑, 中学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