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从叩指谈茶礼(凌代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从叩指谈茶礼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从叩指谈茶礼》中国当代作家凌代琼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从叩指谈茶礼

现在,做客,敬茶的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风行起来。过年走亲戚、串门和拜访等等,一般都奉行最简洁的“叩指礼”。主人用双手奉茶,并将茶杯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客人几乎都选择简单的回应,即用三指在茶桌面上叩三下,以 “叩指礼”回应。这是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茶,成为开门“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之一之后,茶饮在漫长的生活链条中,从古至今传承而来的最简洁的一种茶的礼仪。

茶礼之后,主客边谈边饮,主人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而不是作牛饮。茶香在主客间飘绕,除满口生香的客人赞词外,主人为自己上茶、续水时,客人及时以适当方式向其答谢。这个茶桌的上谢茶礼仪一直沿用至今。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有茶香缭绕,茶礼相随。茶中天下,与广阔的包容性,又使它最为通达和玄妙。茶,在中国不仅仅是饮料,还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品茶这种清心安逸之事,被越来越多地说成“茶道”。于是,道有心悟的人们,就借助茶礼的仪式,表达茶禅意味。

茶道与茶礼就在漫长的时间里互敬互长。渐渐就形成了完整的茶道与茶礼。“叩指礼”就是这样在清香甘甜中传承而来的。“叩指礼”它在现实的生活中又分为三种:第一种叩手礼:平辈给平辈倒茶:只需要食指和中指并拢,轻敲桌面三下即可,表示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第二种:长辈给晚辈倒茶:晚辈应将右手握拳,拳背朝上,用五指轻敲桌面。一般敲三下即可,意思是五体投地,为倒茶之人行叩拜之礼。第三种:晚辈给长辈倒茶:长辈可以用一只手指在茶杯边缘轻敲一下,表示尊重

三叩手礼的形成与风行,就要说到历史人物乾隆:传说乾隆微服“南巡”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知道了这一情况,非常害怕皇帝老子出现意外,拼了老命也要去护驾,于是知府乔装打扮,到了茶楼,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置坐下。乾隆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装模作样地把久闻大名、相见恨晚的话语一说之后,便要给知府倒茶,知府诚惶诚恐,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叩谢主隆恩,于是灵机一动,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后来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很多人在敬茶喝茶的时候为了表示尊重和谢意,就会用手指在桌上轻叩表示礼节。随着乾隆三叩手礼故事的流传,“叩手礼”在社会上流传并普及起来。

其实,茶礼,古之有之。(我这里只讲茶饮之礼,不谈送茶礼仪)早在古代这种礼仪名叫“茶银”或叫茶定。是生活中的一种聘礼。在上古时代,种茶都采取种子繁殖,当时,还没有掌握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等移植技术 。所以古人又称茶为“不迁” 。《天中记》也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生,故聘妇必以茶为礼,”这寄寓着对婚姻的“矢志不移”和“必定有子”,取其吉祥之意 。尽管唐宋以来茶树繁殖已掌握了移栽技术,“茶定”作为一种民族的传统礼仪,并没有改变,还是继续沿袭下来 。茶叶与婚礼结缘,始于唐朝。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嫁妆中便有茶叶。之后,茶叶便与金银首饰一块成为出嫁时的必需品,并逐渐成为婚俗礼仪的一部分。到了宋代,由于茶树“植而罕茂”(古代种植技术较差,凡是移植的茶树都长不好),使茶被赋予了程朱理学从一而终的寓意。茶由女子的嫁妆礼品转变为男子求婚不可缺少的聘礼。

茶礼风俗盛行在明清时,很多地方就形成了以茶为婚嫁的聘礼,也种以吃茶为聘礼的方式叫“茶定”,或称“下茶” 。俗语说:“吃了那家的茶,就是那家的人 。”这“吃茶”,就是定亲婚嫁的意思 。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红楼梦》中王熙凤在给黛玉送暹罗逻茶后,诙谐地与黛玉玩笑他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说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 。

茶叶为何有这样高贵的身价?这与茶树生长有关。明许次纾《茶疏》云:茶不移本,植必子生 。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 。今人犹名其礼日下茶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说茶礼,“敬茶只沏七分满” 的说法,不得不提。因为这句话,后来又演变成了“酒斟十分,斟茶七分”的约定俗成的茶礼说法。话到这里,我们又要引出历史上出现的两个著名人物苏东坡与王安石。我年轻时,第一次在《三言二拍》中读到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这段“敬茶只沏七分满”的故事,震惊王安石的博学。现在话不多说,还是回到文本之中吧!

话说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临走时,王安石有个交代,让他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的水回来。原来王安石当宰相,为新政改革日夜劳神,老年患上了痰火之症。太医院告知,必须饮阳羡茶,并且要用长江瞿塘峡(三峡依次为:西陵、巫峡、归峡)的中峡水煎饮,才能发挥疗效。一年后,苏东坡回京城过三峡,将取水之事记于心上。看见那峭壁千寻,沸波一线,想构思一篇《三峡赋》。结构不就,因连日鞍马困倦,凭几构思,不觉睡去。不曾吩咐水手打水。及至醒来问时,已是下峡。东坡吩咐:我要取中峡之水,快与我拨转船头。可船夫说,三峡水流如此湍急,回头谈何容易,三峡的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又找来岸上一老者询问,答案也如上诉一般。苏东坡一想,也是啊,就自己立于船头,看水手将下峡水满满的汲了一瓮,用揉皮纸封固,亲手佥钾,即刻开船。取了下峡水去了京城。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茶泡好,王安石亲手给自己和苏东坡各倒了一杯,却只有七分,苏东坡心里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下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苏东坡吓了一跳,以为王安石监视自己,就老老实实说了情况。只听王安石款款说道: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苏东坡这才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王安石又说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王安石说这茶叶是进贡给皇上的,一年只有几斤,皇上赐予自己几钱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皇上的尊敬。斟满七分满,细细品味,表示对茶的珍视和对送茶人的尊重。由此,演变而来,现今一直流传着斟茶礼仪。 有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倒七分满,留三分装情义。这也与我们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周到体贴有关。再说,泡茶往往是沸水,如果倒得太满,容易烫手或者烫嘴。在这里留三分情义就能体现人情。给了斟茶人对品茶人的周到体贴,也让品茶者能品到最好的口感和体验。 有人会问,茶礼在生活中又怎么演变出“非茶不交,点汤送客”的习俗的呢?历史的进程每到一个拐点,都会出现重要人物,在茶礼的进程中,明朝皇帝朱元璋起了大的推广作用。

宋王朝“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就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防止大臣们某一天也来个“黄袍加身”革他的命”。于是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把武将的兵权给收了后,紧接着就给文武大臣立规矩。说有这么一天,赵匡胤召宰相范质来议政。范质行礼完毕刚要坐在下喝茶,赵匡胤却说:“朕最近有些眼花,看不清东西,烦请爱卿将奏折拿到朕面前。”范质于是走向皇帝面前递上折子,返回头,只见自己的座位和茶已被内侍撤走,(赵匡胤早有安排)他只好垂立一旁与皇帝议政。大臣们知道连宰相都没有和皇帝平起平坐的权利,更不用说品阶小的官员了。其实这是赵匡胤有意为之,就是让大臣们懂得礼仪尊卑。 宋太祖这一举动,对大臣们而言,皇帝赐座赏茶就成了荣耀、就是给面子。如此一来,得到皇帝所赐御茶便成大臣梦寐以求的事。皇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而“赐茶”成了施恩臣子的妙招。

宋王巩《甲申闻见二录补遗》记载了宋神宗在议政的崇政殿召见时任太子少师张方平时就“赐座啜茶”。当然,与议政殿赐一杯茶相比,大文豪苏东坡就更幸运。王巩《随手杂录》说,宋哲宗曾经派太监秘密赐茶给苏东坡。赐茶的使者极其神秘地对苏东坡说:“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来。’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赐予苏轼,不得令人知。’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这个故事。至今读来令人捧腹,不过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贡茶之珍贵,连皇帝都把它当成一等一的好东西。苏东坡得到这样珍贵的赏赐后,并没有独吞,还分赠给朋友,的确是豪迈慷慨,加上他文学造诣,称“千古一人”也实不为过。

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茶汤俗”条说得明明白白:“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草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宋代迎客喝茶,送客喝用甘草香药熬煎的汤水,即所谓“点汤送客”,这一习俗延续到元末。清朝以后,茶饮取代了甘草药汤,送客时,端起茶杯就行。 从此,皇帝赐茶成了无限的荣耀。喝茶习惯遍行于宋朝,茶礼仪逐渐盛行,由官宦之家走向市井百姓家,甚至形成了“非茶不交,点汤送客”的习俗。 皇帝赐茶,大臣分茶,文人咏茶,喝茶习惯遍行于宋境。由此进化出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习俗。“非茶不交,点汤送客”也就是这时逐渐形成的。 后记:我并不是因为茶文化记忆而“诗话”茶礼,而是在时间的“再结构”中,将茶文化历史遗落在岁月褶皱里的茶礼碎片,渐行渐远却又友情地再串联起来。虽说茶文化,已经有了生活的传承和“现代记忆的照亮,但我还是想要梳理一下,让流落在历史各个时期山上和不同典籍里的有趣的茶礼记忆更便于人们的记忆。于是,我就用我散淡的文字之水,慢慢浸泡开这杯茶礼之花。[1]

作者简介

凌代琼,安徽铜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全国各类散文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