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诗人不朽(甘茂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诗人不朽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诗人不朽》中国当代作家甘茂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诗人不朽

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我知道他离开我们很久了。每每想起,他那魁梧的身材,硬朗的声气,活生生就在眼前。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诗人刘不朽先生,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始终不敢相信,他竟然去了天堂

1988年,我从山西调回湖北时,最想去的地方是宜昌地区文联。有个诗人朋友为我给刘不朽先生写了一封推荐信,介绍我是个写小说散文的作者,而且发表了不少作品,得过省级文学奖,略有影响,薄有文名,希望能在文联为我谋个差事。刘不朽先生是个爱惜人才的伯乐,他看了推荐信,又读了我复印的作品,答应去找领导汇报,想办法把我调进文联。没想到我们的行政体制控制很严,我当时在山西工厂属于企业干部,要进入行政编制的文联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刘不朽先生在相关部门怎么游说都通不过,我只能以工人编制的司机身份调到文联,而且要现场考试司机。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放弃,转而联系恩施自治州文联。我的老家接纳了我,安排我在文联做编辑工作。为这事,刘不朽先生多次对我讲他很内疚,没给我帮上忙,害得我多走了弯路,几年后才来到宜昌。我心里清楚,刘不朽先生已经尽心尽力了,我在内心里一直很感激他。

1993年,我调到宜昌市工商银行工作后,与刘不朽先生的接触就多了。他很欣赏我的散文,肯定我写鄂西土家风情的散文路子,强调文学写作的个性化。他特意送我一本《容斋随笔》,说这本书的历史文化与我的散文写作关系密切,读一读身心受益。翻开书,有他做的眉批,注音,注解,标记等等,一方面可见他读书之细,另一方面也让我学到怎么读书。他发现我后来爱写歌词,又把他自己搜集整理出版的《鄂西民歌》送给我,四百多首民歌给了我丰富的民间文化的养料。从那时起我认定,风自民间来,高手在民间。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的,在文艺创作上,所有的花样都来自民间。

刘不朽先生的身体很好,用气宇轩昂来形容也不为过。那年北京作家与宜昌作家同办三峡笔会,刘不朽先生带领我们沿着峡江流域一路采风。在大宁河边,船还未靠岸,他从船头一个箭步就跳到岸上,身手矫健敏捷,如同一只长臂猿猴。他那纵身一跳,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了。

首届湖北文学奖评选后,我的散文集《鄂西风情录》获奖。刘不朽先生比我还激动,逢人便讲,逢会便说,而且主动撰文,其评论文章发表在《长江文艺》《湖北作家》《中国散文》等报刊上,为本土作家鼓与呼。此文至今读来,依然感受得到诗人的情怀,其筋骨,其温度,触手可及。

他还住在云集路上老房子时,某个夏天,我去看他。他在阳台上摆了个小方桌,打着赤膊,坐在小椅子上写东西。那情景,看了真叫人又心酸又心疼。一个老人在阳台上赤膊写作,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令我等懒散者不得不敬重佩服。刘不朽先生就是这样勤谨不怠、面壁七年、甚至在老年丧子的沉痛之中,仍然笔耕不辍,以自己的心血浇铸了一座历史文化之山——《三峡探奥》。这是一本关于三峡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的探索奥秘的厚重之作,长达50万言,在刘不朽先生73岁那年公开出版,是他捧给三峡宜昌的一颗感恩之心,一份大爱之情。

2013年,我在加拿大温哥华探亲期间,听说几个文朋诗友为刘不朽先生80岁举办了庆寿活动。我给他打了个越洋电话,祝他生日快乐。他在电话那头乐呵呵地说,一切都好,只是希望我早点回来。第二年回到宜昌后,符老,汉斌和我,还与他一起吃饭聊天。我看他精神还好,走路稳当,谈话中引经据典,头脑也还清晰。转眼又是一年,我看见他在《三峡晚报》开了个专栏,一篇接一篇,都是忆旧之作。长相忆,爱难忘,往事并不如烟。听人说他自己开玩笑,说是安排后事之作,要将记忆留在人间。此话竟成谶语,50篇10万字,便成刘不朽先生绝笔之作。

2016年8月10日晩饭后,我和我夫人一起到宜昌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去看望在这里住院的刘不朽先生。去之前,听朋友说他住在15楼普通病房。就在那天晩上,他已转入20楼重症监护病房。在这里,每天只能下午4点钟探视病人,其余时间一律不准进去。一听这情况我就有些急了,找医生说好话,谎说明天上午飞机,离开宜昌出国,一年后才回来,无论如何今晚也要看看他。也许见我诚心,苦缠死磨一番后,医生才允许我一个人换上消毒衣服和鞋子,进去探视15分钟。刘不朽先生躺在床上吸氧,深度昏迷,不省人事。人已枯痩如柴,脸色寡黄发黑,几绺白发盖不住头皮,一看便预感不祥。他一直闭着眼睛,喉咙呼呼响,氧气罩冒着一团一团雾状的白汽。人在那种状态,真是惨不忍睹。我想起我父亲临死前也是这个样子,不由得鼻子发酸。我无法对他说话,他也不知道我来看他。我在病床前站着,就那么默默地盯着他看了十来分钟。心想,他原来是多么壮实的一个人、多么要强的一个人啊!临走时,一位女护士把我带到办公室,详细讲解了刘不朽先生的病情。她说他患的结肠癌,手术后检查,癌细胞已大规模扩散到腹部,甚至肺部也有了。目前处于药物维持阶段,随时都有生命之危。若要身上插满各种管子加大药物流量,还可以多维持几天。医院征求亲属意见,亲属觉得那样做太残酷,更增加了他的痛苦,现在就没有插管。我从内心深处敬重他的亲属,他们明白一个诗人是怎样看待生死的。我向这位女护士表示谢意后就离开了医院。我一路上无话可说,内心充满痛苦。我夫人在外面等我,她一看我脸色,就知道大事不好,什么也没问,我们就这样默默地回家去了。晚上10点钟,宜昌城里还是灯火璀璨,而我心里漂浮着一片阴霾

他终于没有熬过去,终于在8月23日那天匆匆地走了。就在他走的前一天,我还在夷陵百里荒笔会中,跟杜鸿、杨力、邱红根、黄荣久、刘艳等朋友们回忆与刘不朽先生交往的旧事。眨眼功夫,他就撒手西去了。那个在船头纵身一跃的诗人呢?那个在阳台赤膊写作的文人呢?那个在三峡探索奥秘的老人呢?那个深情相忆的诗心永在的亲人呢?是的,他是不朽的诗人,在宜昌文坛立下了不朽的诗碑。如今,还有这么多人为他离去而难过,还在念念不忘地回忆他,这只能证明,文学是依然神圣的,文学是温暖人心的。诗歌的灯火,将照亮我们的人生之旅。[1]

作者简介

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