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如盐(赵友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爱如盐》是中国当代作家赵友坤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大爱如盐
在倡导“少盐少糖”的当下,盐是被节制的调味品,但是,在尚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二十世纪中期,盐可是一个好东西,有道是:“称盐的钱不能打油。”
鲐背之年的奶奶耳聪目明,无疾而终,其长寿之因,应是她爱吃盐,咸萝卜条、咸瓜干、咸酱豆是她的最 爱。有了盐,她牙齿又好,吃嘛嘛香,可以吃干炒的蚕豆。她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食盐功不可没!
有盐才有味。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炒辣萝卜下面条。我更喜欢吃她炒的花生米、水豆腐、芝麻盐、蚕豆瓣和桃木耳炒鸡蛋。大大的盐粒,香香的味道,吃了食物吃盐渣,不亦乐乎。偶尔,奶奶煮丝瓜鸡蛋汤,治疗我的风痰湿热。奶奶说:“丝瓜放盐,清热化痰,要多吃点!”奶奶还会腌咸鸭蛋,因为咸,所以好吃,正应了那句俗语:“一咸三分味”。
奶奶说,炒胡盐润肠通便,盐水泡脚串皮活血,祛寒除湿,可治腰酸背疼。
奶奶还说,盐能抗腐。红军时期缺医少药,盐水成为红军伤病员清洗伤口的消毒液。
奶奶又说,盐有娱乐功能。老家招待新女婿,常在碗底多放盐,饺子内多放辣椒,看到姑爷苦涩地吞下又咸又辣的饺子,大汗淋漓,大家会笑得前仰后合,可谓“齁死新郎官,笑倒一大片。”
盐是食物之灵魂,关乎美味与健康。它是维持人类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以纳的形式在血液里运行。大量运动流失盐分者,要喝盐水进补;干活掏力气,不吃盐不行;正长身体的孩子,少了盐也不行。盐,须臾不能离!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锅里虽没有苏轼所吟的“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但碗里咸味稀释了多少,哄不住孩子敏感的味蕾,孩子的嘴叼呀,是测盐的“试剂”。
盐是历史遗珍,是自然珍珠,源自海水、井岩,凝聚自然神奇。我国海水煮盐的历史悠久,“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炎黄时期始用火煮盐,黄帝部落的夙沙,以海水煮卤,煎成五色盐,青、黄、白、黑、紫,五样俱全。《天工开物》云:“天有五气,是生五味。”据说,五味对应五脏,而咸对应肾脏,吃盐太少,肾经不足,就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全身乏力。盐强阳性,能牵引气能,驱风祛湿,利于净化和稳定环境,盐内聚气还与五行之金一脉相承,故有“九月啖盐顶住风”之说。《尚书》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梅调味烹鲜,指点菜肴草果,面食饮品,香辣麻辣随你挑选。
“舍不得盐做不得酱。”腌萝卜、腌腊肉、酱豆、咸菜,样样离不开盐来防腐保鲜。盐既防腐又调味的范例是徽州名菜臭鳜鱼。当年,重阳节之后,鱼贩子把长江鳜鱼挑至屯溪口,入徽州需七八天,要先摆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不时上下翻动,以防变质。入厨后,洗鱼、刮鳞、剖肚、抹盐、桶藏,先腌后烧,用热油稍煎,细火慢烹,鲜香无比。
西部诗人杨牧说:“我是汗,汗中有盐!”盐之于水,犹钙之于骨,无盐则绵,有盐则刚。无盐寡淡,四肢无力。奶奶说,红军过草地时,扯点野草煮盐吃,走路才有劲。
我发现,盐呈沉浸式,慢慢渗透,盐一直咸,永不失效。正如教育女神朱小蔓教授所说,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纯吃盐,而必须将盐溶解在食物中。这就像奶奶的爱,慢慢渗透,润物无声!
话说回来,不论海盐、石盐和井盐,都是咸的。上海盐有点苦,有点涩。但有盐才健康。
盐虽好,可不能贪多,否则会齁死人,喉咙极不舒服,还易引发高血压。我奶奶是个特例。她口味重,却牙好体健。
“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祖母泪双流。”在父亲、叔叔相继病逝的情况下,奶奶绝食自尽,此时,她已度过九十多个春秋。慈爱的奶奶如盐般苦涩又深沉,我不禁怀念起她如盐的大爱,想起她的叮嘱来![1]
作者简介
赵友坤,笔名愚夫,颍东袁寨镇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