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师恩难忘(王新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师恩难忘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师恩难忘》中国当代作家王新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师恩难忘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我的读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好老师,而最让我难忘的却是我高中文科班的班主任、地理老师吴建烈老师。他中等身材,腰板端直,满脸始终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吴老师是教坛名师,也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在我心目中,他更像慈祥的父亲。高二那年,我被分到了理科班,两周后,吴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像家长一样,用亲切的话语,抱着对一个学生终身事业负责的态度与我探讨选读文理科的利弊。当时处于天真幼稚的我对文理科的区别不是太懂,吴老师给我分析了学习文理科的区别。因我的特长是音乐,鉴于我的自身优势,对音乐兴趣追求,吴老师建议我读文科,将来争取考取音乐院校,进一步深造音乐。看着他炯炯有神的眼光听着他慈父般温馨的话语,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温暖,不由使人热泪盈眶。回到宿舍后,忐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编织着音乐的梦想,内心憧憬美好未来

我听从了吴老师的建议,转到他带的文科班上。记得最清楚的是在第一节音乐课上我给全班同学演唱了当时很流行的歌曲《三峡情》,“三峡雨哟,三峡云哟,故乡的景哟故乡的情。”似乎与我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也让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同学们的思绪也一下子被我的歌声带到了汹涌澎湃的长江三峡。从那以后,我们班每周的音乐课由我来上,在课间乃至课外活动,我教给同学们音乐知识,带领全班同学放声歌唱,释放学习的压力,给平静的文科班生活带来阵阵涟漪,让那些灵动飘逸的音符跌落在文字里,化作清香四溢的怀想,陶冶着每个同学的情操。

当时,我们文科班教室在二楼,坐南朝北,教室对门是吴老师的办公室。他为了让我有一个专门练习音乐的场所,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给我作了练琴房,还搬来学校当时仅有的一架脚踏风琴让我练习。我记得吴老师把办公室钥匙交给我后,我每次出入我的练琴房时,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的内心总会充满激动与自豪,从那时起,同学们故意开玩笑,把我呼作“王老师”。

我时常想起,我一个地地道道山沟里长大的农民的儿子,来到省重点中学会宁一中,得到身为副校长的班主任吴建烈老师的热忱关心和照顾,是他的言传身教和平易近人的高尚风范教育了我,把我引进了音乐殿堂,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没有吴老师的教育,就没有今天我的收获。虽然我算不上他出色的学生,没有为恩师争得荣誉,辜负了吴老师的殷切期望,但吴老师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人,是我学习为人处世的楷模。

我尊敬的吴老师,您是暗夜里的启明星,是暑热中的清风,是风雨中的屋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别无所求,只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教学事业,把知识传授给你热爱的学生,把仁慈献给最需要的学生。多么可爱的老师,多么仁慈的恩师。为师如父,此言不虚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老师怀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完成了一份令人敬仰的人生答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的吴老师堪为典范。每当新的一年学生报到来了,他伸出温暖的双手,热情欢迎,教学与管理两不误,忙前忙后,孜孜不倦;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离开母校,他默默目送,嘱望着他们奔向祖国的五湖四海,继续求学,奉献祖国。许多年过去,当同学们回来看望他,围在他身边时,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拉着他们的手嘘寒问暖,仿佛岁月又回到了当年的高三·七班。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者念吾师!值此吴老师八秩荣庆来临之际,我真诚地祝愿吴老师晚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2017年4月28日 [1]

作者简介

王新来,会宁一中1989届高三·七班学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