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傻狐狸”(李景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傻狐狸”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傻狐狸”》中国当代作家李景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傻狐狸”

1990年代,我们齐齐哈尔市戏剧创作评论室人称“动物园”,因为每人都有个绰号:罕达罕、傻狐狸秃鹫兔子眼镜蛇獾子、狗、大灰狼、猴子、骆驼、大熊猫

这些绰号,是根据每个人长相或者性格起的。比如,大主任是老编剧,常年在大兴安岭林区挂职体验生活,就叫他“罕达罕”;我有位师弟戴副近视眼镜,就叫他“眼镜蛇”;另一位师弟腰不直溜,后背有个包,就叫他“骆驼”;有位老编剧胆子小,就叫他“兔子”,还有位老编剧东北方言土语说得溜,一肚子“黄段子”和“骚嗑”,我们就叫他“獾子”;我头顶秃了,他们就叫我“秃鹫”,我强烈要求改为“雄鹰”,遭到“动物们”一阵起哄给否决了。

“傻狐狸”是“动物园”里的“大管家”,是位老大姐,她叫于丽英,是从齐市话剧团调来的。她原是话剧演员,在情窦初开的花季嫁给了当时的文化局局长,生个男孩,长大出国留学,在美国定居。这位局长中年不幸离世,她改嫁老陶。老陶是齐齐哈尔铁路局干部,人挺老实,接人待物挺热情,在家宠着她,买菜洗衣做饭老陶全包。她来任职之前,早就不演戏了,在话剧团表演培训班当教师,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有几个还是著名影视明星呢。

她刚来上任,我们看不惯她的做派,细马长条,精瘦,烫发,体型像圆规,抽烟时夹烟卷的手呈兰花指状,走路扭扭哒哒,说话撇清拉怪,眉毛直挑,一派娇太太作风。表面看挺有心计,实际上没心眼儿,挺傻的,我们就叫她“傻狐狸”。她很不高兴,干嘛加个“傻”字儿。大家赶紧自圆其说,这个“傻”可不是贬义的,是甘当“革命的傻子”那个“傻”,“狐狸”是可爱的动物。经我们这一解释,她接受了。

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发现她挺随和,没架子,关心每个编剧。当时,有六位编剧都是我的同学,大家思想活跃,学术气氛浓郁。她在局里敢于为单位挣口袋,依仗曾是老局长的遗孀,局长和科长们让她三分。她热心为这个“动物园”的“动物”们服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满张罗,还经常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做客。每次去,都是她家老陶上灶,她拿出好烟、好酒、好茶招待,生怕怠慢了我们。她很真诚地说,我跟你们这些编剧接触,真是提高了我的艺术档次。她的艺术感觉好,每次讨论剧本时,都能从导演的角度提一些改进意见,有助于编剧了解舞台,写出的戏演员好发挥。

我是单位主管业务副主任,为了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写作,她在单位坐班,让我跟其他编剧们一样取消坐班制,家里有电话,有事和我在电话里沟通;局里凡是召开各单位头头会议她全权代表,有时局长问起我怎么不来参加会议,她便替我打掩护。

1986年五谷飘香时节,大主任同意,由我牵头,她鼎力协助,我们单位承包了《剧作家》杂志第6期,每个“动物”都有作品,原则是大版面让给没发表过大戏的年轻编剧,“大灰狼”的二幕话剧《塞外小镇》刊发在首篇,她发表了一篇剧评《<阿猫夫妇>印象》,《阿猫夫妇》是本期发表的微型话剧,编剧绰号“猴子”。“动物园”群体还在本期封三上大亮相。

199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她配合主管局长动员京、评、话离退休的老艺术家们出山,联袂排演由我创作的大型话剧《马占山传奇》。马占山将军是在嫩江江桥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抗战英雄,选择这个剧本上演齐齐哈尔老艺术家们有自豪感。在主管局长和她的鼓动下,大家提出不要补助费,无私奉献。她还把她的学生、辽宁艺术剧院女导演闫清秀请来担纲导演,排练前还组织了向马占山将军祭拜活动。排练期间,她由始至终跟着,为老艺术家们端茶倒水,导演和演员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都找她,她立即找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为了照顾老艺术家们的身体,每天排练只用半天,每天排练结束,老艺术家们走了,她留在排练场,归拢道具、搞卫生,为第二天排戏做准备。这些活在家里老陶从来不让她伸手,可是面对资格都比她老的老艺术家们她甘当“老丫鬟”,真的当起了“革命的傻子”。

经过60天的排练,20天制作布景,这出戏终于搬上了齐齐哈尔舞台,演出了三十余场,首场演出时齐齐哈尔市政协主席等领导出席观看,齐齐哈尔市档案局把演出录像存档,齐齐哈尔电视台、《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采访导演、主演、编剧,做了一系列报道。其实,还有值得报道的是她这位幕后的首席策划。

她退休后,我接替了她的主任职务。1997年我调到省城《剧作家》杂志社当剧本编辑,离开了齐齐哈尔。又过了几年,齐齐哈尔市戏剧创作评论室归并到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这个“动物园”便不复存在了。

后来听说老陶去世了,她去了美国投奔儿子,就再也没了她的消息。现在她若健在,应该有八十多岁了,不知她是否还记得自己那个美丽的绰号?是否还记得她曾亲手管理的“动物园”?[1]

作者简介

李景宽,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