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字新解:为何而“哭”(王礼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v》是中国当代作家王礼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哭”字新解:为何而“哭”
我国的汉字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根据传统的说法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汉字,即使是真有其事,当初仓颉也创造不了这么多的汉字。如今现有的汉字中,大部分或绝大部分还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根据生活的需要所创造的;也有一些是属于从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借鉴、引进而来的。例子俯拾皆是,就不列举了。
今天我要说的是这个“哭”字。该字出现比较晚,似乎不属于仓颉造字,但与其他民族的文字也毫不沾亲带故。我想,那自然就应该属于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根据需要而创造的一个,反映人们受到伤害、遭遇痛苦而发出的声音的一个字——“哭”。
“哭”这个字,当你第一眼看到它感觉是什么,是不是感觉到有人正在“哭泣”?是不是会有触景生情想“哭”的感觉?造得如此出神入化,鬼斧神工,真乃神来之笔。
“哭”这个字,据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乃“哀声也。”至于为何而哀,该字又为何从“口”、从“犬”,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此后有人认为,“人哭如犬哀嚎”,故也。并且以成语“鬼哭狼嚎”作旁证。除此以外,似乎没见到其它更多、更合适的解释。但我总觉得有些牵强。
虽然一直对此不大认同,但也没能找到反对的理由和足以支撑某种见解的理论根据,不免心有戚戚焉。突然一日,出门遛弯看到一个场面,使我顿开茅塞、豁然开朗,找到答案。
某日傍晚,见一青年女子携一年幼的女孩出来玩,不料,路旁的树丛中突然窜出一只狗来,冲着孩子跑过去,直吓得孩子哇哇大哭起来。虽说没咬着孩子,却也把孩子吓得够呛。若是真的咬上两口,该不知又会哭成啥样。孩子的妈妈和我们几个散步的人急忙上前,那只狗落荒而去。此后回到家中,不知怎的,我突然悟到“哭”这个字的造字原理。原来,“哭”是被“狗(犬)”咬了“两口”。不仅会心一笑。
“哭”是个会意字,“会意”者,望“文(字)”而生意也。
你看这个“哭”字,造的是多么的具有会意字的典型意义:一只流浪狗,拟或是“丧家狗”、“野狗”,也许是主人出门遛狗时没被栓绳的宠物狗,但更可怕的还是急需性爱的“单身狗”和“疯狗”;总之,咱暂且不管它是谁家的狗和什么类型的狗。它趁你不备,猛然从后面,朝你的下肢、腿部咬了两口,你说会是啥情况?肯定会吓得“哇哇”大叫、大哭呗。这——,就是创造这个“哭”的理论根据和理由。创造这个“哭”字的人一定具有这样的经历。必须的,毋庸置疑。我的这个见解虽说不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诗句),但我还是很自信——没有比这个解释更合适、更恰当、更准确、更可信、更具说服力。
被“犬”咬上“两口”为“哭”,我也是有过经历和体会的。尽管事情发生在少儿时代,但也足够让我记忆一辈子的了。正因如此,也就成为我一生都不喜欢狗的原因。非但如此,对咬人之狗还提倡向鲁迅先生学习,“从而打之”。即便是“落水狗”也绝不姑息,毫不例外。不管它是大狗小狗、公狗母狗、黑狗黄狗、丧家狗、流浪狗,还是什么“宠物狗”、“叭儿狗”,只要你咬人,就属打之列。首先声明:我决不无故犯狗,但狗也不要犯我。
“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人还是直一点为好,这也符合毛主席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人姑且如此,遑论狗乎?
说来说去,“哭”是狗造成的。狗别想脱得了干系。[1]
作者简介
王礼民 ,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