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差生”(刘占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差生”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差生”》中国当代作家刘占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差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玲玲有个绰号叫“差生”。

玲玲天生聪明贤惠,上小学一年级时,她的父母离婚父亲外出打工谋生,母亲改嫁,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爷爷奶奶年近七旬,中间隔了整整一代人,生活习惯截然不同,平时缺少母爱和关爱。久而久之,玲玲心灵受到创伤,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同学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差生”。

一传十,十传百,“差生”这个不雅观,带有歧视性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渐渐地,玲玲这个大名很少有人提及,“差生”就成了玲玲的代名词,同学们的口头禅,玲玲的心头上如同压着一块千斤的大石头,自卑、惭愧、自责、内疚……。玲玲多么渴望和同学们一块学习、一块生活,渡过自己愉快的童年。

一天上午第二节课,新来的数学老师精神抖擞地站在讲台上,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一只手伸出来有长有短,我们班难免有差生,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众说纷坛,有的说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有的说是家庭生活有关……。对于这些回答,老师并不满意,启发大家动脑思考,同学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一个个低下了头,生怕叫到自己,有的甚至把头快钻进了讲桌里,教室里鸦雀无声,场面一度尴尬,玲玲孤独的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最后排座位上,老师扫视了全班同学,又走到墙上贴的学生名单前,指名道姓让同学们起来回答,名单上赫然写着“差生”,数学老师很纳闷,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为什么叫了这个名字,难道“差生”真的很差吗?新来的数学老师心里如同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

本来无意叫“差生”这个名字,老师也难以启齿,突然老师矢口念出“差生”这个名字,听到老师叫自己,玲玲先是一怔,随后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呆坐在哪里,努努嘴,又缩回去了,没反应了。这时全班30多双眼睛一齐投向玲玲,玲玲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老师诧异的目光看着眼前聪明伶俐,浓眉大眼的玲玲,怎么能和“差生”这个名字沾上边,划等号?玲玲起初不敢回答,说错了怕同学们嘲笑,因为自己是个“差生”。往常,玲玲没有这个勇气,可今天玲玲有些反常,鼓起勇气,声音洪亮而有力:“差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班集体的温暖很重要。”老师当众表扬了玲玲,全班同学再次向所谓的“差生”投去敬佩,羡慕的目光,这让玲玲出乎意料,玲玲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眼泪夺眶而出,仿佛又回到了昔日温暖的大家庭。

在课堂上,数学老师热情而又诚恳地:“玲玲是咱们班的同学,大家不要有歧视心里,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接着,数学老师严历的声音:“是谁把玲玲的名字偷换成差生,主动站出来。”没有人站出来,“好汉做事好汉当”。还是没人站出来,很久,一个顽皮,淘气的男孩耐不住性子,终于站起来,当着众多同学的面向玲玲道歉,请求原谅自己。

从此,玲玲这个“差生”名字再也没人叫了,相反,玲玲通过刻苦学习,勤奋努力成为了全班,甚至是全年级的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这件事至今萦绕在玲玲的耳畔,让玲玲终身难忘,历久弥新。

后来,玲玲考上了国家211重点大学,梦想当一名教师,也像当年新来的数学老师哪样教诲学生,教书育人,但愿桃李满天下。[1]

作者简介

刘占胜,编辑,记者,秘书,编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