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蹄泉”与“茶庵庙”(范乐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蹄泉”与“茶庵庙”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马蹄泉”与“茶庵庙”》中国当代作家范乐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马蹄泉”与“茶庵庙”

退休后,自然多了些闲遐,多了些对家乡的牵念。今年夏秋两次回胶州老家。每次小住,免不了与同乡、同学、亲戚朋友相聚。交谈中,了解到许多家乡的改革变迁。尤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古代建筑,风景名胜诸方面,众说纷纭,有赞许,有感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人颇有启发。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条我自小熟悉的马路被重新命名:先是原泉州路现更名为马蹄泉路;再是原苏州路现更名为茶庵路。使我感慨良多……

先说这马蹄泉。翻阅胶州史书记载:原胶城西五里堆村东头,有一奇泉,以其“源于石孔,状如马蹄”而得名“马蹄泉”。为胶州名胜之一。民国《增修胶志》中这样记载:此泉旁有一石埠,草木繁盛,泉水从石缝中间汩汩流出,滴水穿石,由于泉水多年冲击,泉底部形成酷似马蹄状的一汪青灰色的石水洼,可以一同放进两个水桶取水。泉水清澈,奔流不息。昼夜翻涌,常年不干。造福一方。且水温宜人,尤到冬天热气飘腾,蔚为奇观。为各地游客慕名必游之地。马蹄泉泉水清冽,用以烹茶,味道清美香醇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文人墨客聚会高乐,填词赋诗,可谓“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在马蹄泉边“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故清末民国胶东一带文人士子,描写马蹄泉的诗文颇多。马蹄泉水源极旺,成为胶州张庄河之西源。只可惜1904年德国人修建胶济铁路将此泉湮于路基。泉水只能从铁路路肩草丛间渗流。虽说车轮滚滚,机车隆隆,马蹄泉已不复当年风景,但泉水仍顽强地从路基流到山丘下,流入张庄河,向东至海。泉水仍然纯净甘甜。我上小学时,也常常与小伙伴到此玩耍,用手捧着泉水慢饮;或用酒瓶灌装手提,渴时再饮,此情此景,恍如昨日。今用马蹄泉路取代泉州路,颇有历史感,温暖感,传承感。

茶庵路原名苏州路。北起青州路,南至兰州东路,现更名为茶庵路。据胶州史书记载:原苏州路北首,紧邻胶济铁路有一村庄名“茶庵村”。因村边有一座茶庵庙而得名。据传,清朝时村东有一条赴莱州府的官道,道北有一座佛爷庙。每年知府巡察州事都得从此道经过,先到佛爷庙吃茶,等待属僚前来迎接。后遂将佛爷庙易名为“茶庵庙”。茶庵庙现在实际位置,已成为今日火车站的货场。据史证说,当年该庙占地约4亩。分前后大殿,东西廊坊共有房屋19间。前正殿供奉元始天尊塑像,两侧各站立一个护驾将军塑像。正殿内当时有道教最高神三清观元始天尊塑像三座,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极具规模。庙中有一口大钟,高1.5米,重半吨,钟声洪亮,声播方圆几十里。逢年过节或婚嫁乔迁,十里八村的香男信女进殿进香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是胶州有名的大庙之一。后因战乱,此庙渐圮。清末南方商人重修。上世纪80年初期,我到此尚有遗址可观。至80年代中期,由于修建胶济铁路货场,将此庙彻底拆除。令人唏嘘遗憾。

胶州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重修茶庵庙的传说:据传清朝末年有位南方富商,名叫杨济善。家业颇丰。忽一日,腰间莫名患毒瘤,久治不愈。一天深夜,他突然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位脊背湿透的白胡子老人为他治病,并再三嘱咐他说:“医好你病,你要为我修缮房子”。杨问:“你是何方人?”答曰:“山东胶州人氏”;“修缮房在何处?”答曰:“胶州城茶庵庙”。醒后,情景历历。三日后病情痊愈。杨想起梦中情景,不敢怠慢,立刻收抬行囊,冒雨渡海,远赴胶城北茶庵庙。至庵进殿见正殿宇顶已漏,大佛后背果然被雨淋湿破损,正应梦中所见,顿时大惊,不敢懈怠。便捐款捐物,同时倡议当地官绅集资修庙。据称当时捐款捐物品级最高的是一位是安微道台。几经修复,庙宇更显庄严宏伟,颇有气象。前后大殿佛像高供,东西两廊鬼判阴森。周围植满松竹。院内置龙门碑数座,并立汉白玉碑刻,镌刻“重修古茶庵记”及捐款人士名称等。

马蹄泉和茶庵庙是胶州较有名气的两个历史景点。胶州将路名融入地方历史文化风物景点,避免了当下动辄随意定名北京路、天津路、广州路等千篇一律的套路陋习,既是对一座城市历史记录的尊重,更是对文化脉络的传承。因为无论是一片青瓦,一座老宅,一条古巷,一条流淌千百年的蜿蜒河流,它们都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沿革痕迹。理应尊重个性,传承宏扬。

写完此文。秋夜已深,遥望中天,星汉灿烂,月光如水。蒙笼月色中,仿佛隐约看见清末捐资修缮茶庵庙的南方富商杨济善身背行囊,长辫马褂,他举杯畅饮着马蹄泉水,正飘然向人间走来,去修缮更多的寺庙古刹,人文景观……

2020年9月7日夜 [1]

作者简介

范乐成,山东青岛胶州人,一九七五年到平度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