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知了 不要叫了, 他在房中睡着; 知了 叫了,刻刻心头记着。 太阳去了,知了 住了。 还没有见他, 待打门叫他,锈铁链子系着。 二 秋风起了, 快吹开那家窗幕。 开了窗幕,会望见他的双靥   

原文

“知了” 不要叫了,

他在房中睡着;

“知了” 叫了,刻刻心头记着。

太阳去了,“知了” 住了。

——还没有见他,

待打门叫他,——锈铁链子系着。

秋风起了,

快吹开那家窗幕。

开了窗幕,会望见他的双靥。

窗幕开了,——一望全是粉墙,

白吹下许多枯叶。

大雪下了,扫出路寻他;

这路连到山上,山上都是松柏,

他是花一般,这里如何住得!

不如回去寻他,——阿! 回来还是我家。

注释和赏析

   【析】 这是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最后一首新诗。刊登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四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年谱》第一卷中说:“诗中的 ‘他’ 系指女性。运用我国古代诗歌以香草美人比喻美好理想的传统手法,描写了对‘他’的寻求和失望,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这种憧憬在当时社会中的难以实现。”这里的提示对于我们理解这首诗具有启迪意义。

诗中有两个形象。一是 “他” 亦即 “她”; 一是“我”,亦即作品中的探寻者。第一部分,“ ‘知了’ 不要叫了”,是“我”的希望,“我”让“知了”“不要叫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房中睡着”,“睡着”不是“睡着” 了,而是表示 “他” 在房中的生存状态。“知了”,既是指夏虫,又是象声,在作为声音的“知了”中,溶入了 “觉醒”的含义。“知了”叫了,就成为一种召唤,而“他”并未真正睡着,对“知了”的呼唤自然是心领神会,“ ‘知了’ 叫了,刻刻心头记着”,就是“他”的心态的写照,因此“我”才不让“知了”继续叫下去。以下就是一重转折,“太阳去了,‘知了’住了——还没有见他”,也即是说,还未见“他”从房中走出。为什么“觉醒”者还未走出来呢?欲探求此中原因,“待打门叫他,——锈铁链子系着。” 原来如此,不是“他”不愿出来,而是还有羁绊,“锈铁链子系着”,阻碍了 “他”的自由行动。“铁链子”在此颇具深意,它是封建传统观念或势力的象征。而“锈铁链子”在此处,则一可表明这种阻碍的力量是久远的,又指这种束缚力量正在减弱,铁链已锈,已“觉醒”者挣脱其羁绊当可期待。

第二部分,“秋风起了”,季节已经推移到秋天,探寻者还未见到“他”,于是希望强劲的秋风“快吹开那家窗幕”,以使“我”能见到渴慕已久的“他”,“开了窗幕,会望见他的双靥。”“窗幕开了”,但转折顿起,“一望全是粉墙”,没有了 “他”,在感情上忽起一个跌宕,从充满希望到突然的失望,“白吹下许多枯叶”就是这种情绪的反映。“他”显然已挣脱“锈铁链”而去了,“他”得到了自由,而“我”所得到的,却只有失望。

但“我”并不绝望,还要继续去寻找“他”。这就是第三部分的内容。这时已是冬天,白雪皑皑,茫然一片,在这种环境下,“我”并未停止自己的追寻,“大雪下了,扫出路寻他”;而寻他的道路又是如此艰难,“这路连到山上,山上都是松柏”,在白雪覆盖的山上,只有斗雪抗霜的松柏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而“他是花一般,这里如何住得!”这次寻求,即因“高丘无女”而失望,但仍不死心,“不如回去寻他。——阿!回来还是我家。”寻求“他”,最终也未找到“他”,“阿!”在这里,既是感叹,又是惊讶,寻来找去,一次次探寻,一次次失望,突出了破灭后的失望之情。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象征。象征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诗中的“他”既可指女性,更重要的却是一种理想的化身。而“我”一再追寻而又失望但仍不改初衷,就体现出作者执着的探索精神,也包含了理想何在,什么才是美好的可追寻到的理想的疑问。从结构上看,作者的三个季节的推移构成诗的结构线索,表现出“我”的追寻探索的执着性。感情抑扬顿跌,强化了追寻落空后的失落感。作者还抓住了最具有代表的景物来突出季节的特点,融情感于景物,形成空漠冷清的意境,也强化了作者情感的表达。[1]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