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七 |
拼音Hónɡ Máo Qī
别名红毛三七、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
来源为小檗科牡丹草属植物类叶牡丹Leontice robustum (Maxim.) Diels [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月经不调,胃腹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2~3钱,水煎服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毛七 拼音Hónɡ Máo Qī
别名红毛漆(《峨嵋药植》),搜山猫、红毛细辛(《贵州民间药物》),火焰叉(《贵州草药》),金丝七(《陕西中草药》),黑汗腿(《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类叶牡丹的根茎及根。8~9月采挖,除去茎叶、泥土,晒干。
原形态类叶牡丹,又名:威岩仙。
多年生草本。根茎祖壮,横行。茎高40~70厘米。3出复叶互生;侧生小叶无柄;叶片卵圆形、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6~9厘米,宽2~3厘米,先端宽而惭尖,全缘或2~3裂,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带白色,短圆锥花序顶生;小花黄绿色;苞片3~4;萼片3~6,呈花瓣状;花瓣6,缩小成线体,与萼片对生;雄蕊6,花药2瓣开裂;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侧生。蒴果,早裂。种子2,圆球形,有肉质种皮。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阴湿处及山林中。分布四川、贵州、湖北、浙江、陕西、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产于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性状根茎细短圆柱状,多分枝,外表紫棕色,上面常留有地上茎断后的圆形疤痕。根茎着生多数须状根,外表亦紫棕色,质柔软。根茎及须根的断面均呈红色。气无,味苦。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木兰花碱、塔斯品碱、甲基金雀花碱、d-羽扇豆碱等生物碱。又含多种三萜皂甙称威岩仙皂甙,有威岩仙皂甙A、B、C、D、E几种。威岩仙皂甙A、C、D、E的甙元是常青藤皂甙元。
叶和茎含塔斯品碱、甲基金雀花碱等。叶中塔斯品碱含量可达干重的0.45%。
药理作用根之浸剂或酊剂毒性很小,能收缩子宫,对血管也有收缩作用。其中所含之甲基金雀花碱作用与金雀花碱相似而较弱。塔斯品碱有显着的抑菌作用,1:1000000对结核杆菌呈显著作用,并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治疗作用,但注射时有强烈的局部刺激,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同属植物兰籽类叶牡丹曾应用于妇产科(引产、月经不调等);其中所含之甙,有收缩平滑肌(血管、小肠、子宫等)的作用,局部刺激性亦强。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调经。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①《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及五痨七伤。"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仆,除风湿,消积肿,疗筋骨痛,通经活络。"
③《贵州民间药物》:"治胃气痛,外痔。"
④《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祛风止痛,降血压,止血,解草乌中毒。治月经不调,经期少腹疼痛,产后瘀血疼痛,关节炎,劳伤,扁桃体炎,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注意《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劳伤:搜山猫五钱。泡酒服。(《贵州草药》)
②治胃气痛:搜山猫一钱。研末,用酒吞服。(《贵州草药》)
③治关节炎,跌打损伤:红毛七三钱。在300毫升酒内泡七天。每日二次,每次10毫升。(《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经血不调:红毛七、白芍、川芎、茯苓各三钱。黄酒和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经期少腹结痛:红毛七三钱,小茴香五钱,荞当归三钱,川芎二钱。水煎服,黄酒为引。(《陕西中草药》)
⑥治扁桃体炎:红毛七三钱,八爪龙一钱。水煎,口含,亦可咽下。(《陕西中草药》)
⑦治外痔:搜山猫五钱,滚山珠、蓖子虫、推屎爬各七个,冰片七分至一钱。加蓖麻油四两,浸泡一周,搽外痔。(《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毛七 拼音Hónɡ Máo Qī
英文名Root of Blue Cohosh
别名红毛漆、搜山猫、红毛细辛、火焰叉、金丝七、通天窍、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红毛七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泥土,洗净,晒干。
原形态红毛七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茎粗壮,具不明显的节,须根多数,密生,红褐色。叶互生,着生于茎顶端,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一回二回小叶柄分别长10-25cm和2-8cm,三回侧生小叶近无柄,顶生小叶柄长1-5cm;小叶片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9cm,宽1.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时2-3裂,两侧通常不对称,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短圆锥花序顶生,小花梗细长,基部有卵状披针形小苞片;花黄色,小形,直径约1cm;萼片6,花瓣状;花瓣6,退化或线形;雄蕊6,花药先端2瓣裂;雌蕊1,子房1室,内含2胚珠,花柱短,柱头侧生。蒴果极易开裂,露了2个种子呈果实状。种子球形,成熟蓝黑色,外面微被白粉。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山沟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川、贵州、湖北、浙江、河南、西藏、甘肃等地。
栽培1.气候土壤:喜山间阴湿的林下。以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栽种较好。
2.种植:。
2.1.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四川地区在8-9月采摘成熟果实,除去肉质种皮,选半荫蔽的环境,翻整土地,开1.3m宽的畦,按行距33cm开横沟,深约7cm,播幅10-13cm,每沟播种子60-70粒,盖腐殖质土与畦面齐平。最后盖半腐的落叶1层。培育1-2年后,于秋季倒苗时移栽,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各约25cm开穴,深10-13cm,每穴栽苗2株,盖土7-10cm。2.2.分株繁殖:收获时切取带芽的根茎做种。每穴栽苗2株。栽培方法与育苗移栽相同。
3.田间管理:种子繁殖于第2年春季出苗后,勤除杂草,浅松土,春、夏季各追施人畜粪水,秋季追施土杂肥1次。移栽出苗后,每年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可用人畜粪水、土杂肥或腐殖质土。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涝。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多分枝,节明显,上端有圆形茎痕,下端及侧面着生多数须状根,直径1-2mm。根茎及根表面均紫棕色。质较软,断面红色。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生物碱0.3%-0.8%,其中有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即葳严仙碱(caulophylline)羽扇豆碱(d-lupanine),塔斯品碱(taspine)及木兰花碱(magnoflorin)等。还含葳严仙皂甙(cauloside)A、B、C、D、E、F、G等。
药理作用1.其中所含之甲基金雀花碱作用与金雀花碱相似而较弱。
2.塔斯品碱有显着的抑菌作用,1∶1000000对结核杆菌(H37及Academia株)呈显着作用,并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治疗作用,但注射时有强烈的局部刺激,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同属植物兰籽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thalictroides)曾应用于妇产科(引产、月经不调等);其中所含之甙,有收缩平滑肌(血管、小肠、子宫等)的作用,局部刺激性亦强。
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血瘀腹痛;脘腹寒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浸酒;或研末。
注意《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复方1.治劳伤方(《贵州草药》):搜山猫酒。2.治胃气痛方(《贵州草药》),搜山猫,研末,用酒吞服。3.治月经不调方(《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红毛七,白芍,川芎,茯苓,黄酒和水煎服。4.治经期少腹结痛方(《陕西中草药》):红毛七,小茴香,当归,川芎,水煎服,黄酒为引。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及五痨七伤。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仆,除风湿,消积肿,疗筋骨痛,通经活络。
3.《贵州民间药物》:治胃气痛,外痔。
4.《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祛风止痛,降血压,止血,解草乌中毒。治月经不调,经期少腹疼痛,产后瘀血疼痛,关节炎,劳伤,扁桃体炎,高血压。
摘录《中华本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