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一首诗。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作品名称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 诗

作品原文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作品注释

时何邕为利州绵谷尉。

草堂堑西无树林①,非子谁复见幽心②。饱闻桤木三年大③,与致溪边十亩阴④。

(堂西夕照,得木成阴,故欲致桤之多。子指何邕,时解指桤木者,非。亦截上四句。)

①晁错书:“高城深堑。”《广韵》:“堑,绕城水也。”②江淹诗:“蘅杜缓幽心。”③宋祁《益部方物记》:桤木蜀所宜,民家莳之,不三年可为薪,疾种亟取,里人利之。蔡梦弼曰:《蜀中记》:玉垒以东多桤木,易成而可薪,美阴而不害。然余尝历考韵书,无桤字,询之蜀人,相传以为丘宜切。后见《王荆公集》中有《薛秀才》诗云:“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殖伫华滋。地偏幸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则知欹音为是也。④《诗》:“十亩之间兮。”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唐朝著名诗人,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 《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 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