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商君列传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商君列传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

原文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2],发吏捕商君[3]。商君亡至关下[4],欲舍客舍[5],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6],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7]。”商君喟然叹曰[8]:“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9]!”去之魏[10],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11]。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12]。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13]。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14],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15]。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16]。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17],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18]。

段意

写秦孝公死后,商鞅为反对派诬蔑,被横加罪名惨遭杀害的经过。

注释

  [1]后五月:指赵良劝说商鞅后又过了五个月。

  [2]公子虔之徒:与公子虔同类的人。

  [3]发吏:派遣官吏。

  [4]关下:关口之下。一说关即函谷关。

  [5]欲舍客舍:准备住在客舍里。舍,住宿。客舍:旅馆。

  [6]客人:客舍的主人。

  [7]舍人句:意为收留无凭证住宿的人要连坐。舍人,留人住宿。验,凭证,证据。

  [8]喟然:伤感的样子。

  [9]为法句:意为制定法令的弊病竟到这个地步! 敝,通“弊”。一,竟然。

  [10]去之魏:离开秦国来到魏国。

  [11]弗受:不接受。

  [12]秦之贼:秦国的敌人。贼,指敌人。

  [13]内秦:送返秦国。内,返。

  [14]走商邑:谓商鞅无路可走,只好逃回自己封地。

  [15]与其徒属句:与他的部下出动私兵往北去袭击郑。徒属,部下。郑,今陕西华县。

  [16]黾池:郑地名,在今河南渑池。

  [17]秦惠王:名驷,孝公的儿子。车裂:即五马分尸,用车撕裂身体让人致死的酷刑。徇(xun):示众。

  [18]灭:灭亡。[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