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釐》

原文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1]。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2]。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3]。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4],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段意

后贾谊为文帝征见,却“不问苍生问鬼神”;拜为梁怀王太傅后,又屡谏不纳。一位才华卓绝的贤臣,终于在郁郁伤怀中死去。

注释

  [1]受釐(xi):祭祀后分受祭余之肉。宣室:汉未央宫中宣室殿,皇帝斋戒之处。

  [2]前席:移坐而前。

  [3]淮南厉王:淮南王刘长,汉高祖刘邦少子,文帝时以谋反废黜,死于入蜀途中。

  [4]无状:无功状、无业绩。[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