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帝方受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帝方受釐》

原文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1]。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2]。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3]。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上疏,言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4],哭泣歲餘,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而賈嘉最好學,世其家,與余通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

段意

後賈誼為文帝征見,卻「不問蒼生問鬼神」;拜為梁懷王太傅後,又屢諫不納。一位才華卓絕的賢臣,終於在鬱郁傷懷中死去。

注釋

  [1]受釐(xi):祭祀後分受祭余之肉。宣室:漢未央宮中宣室殿,皇帝齋戒之處。

  [2]前席:移坐而前。

  [3]淮南厲王:淮南王劉長,漢高祖劉邦少子,文帝時以謀反廢黜,死於入蜀途中。

  [4]無狀:無功狀、無業績。[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