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

原文

于是使骑捕[4],属之廷尉[5]。释之治问[6]。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7]。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8],一人犯跸,当罚金[9]。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10],令他马[11],固不败伤我乎[12]?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13]。今法如此而更重之[14],是法不信于民也[15]。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16]?唯陛下察之[17]。”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18]。”

段意

张释之不畏皇威,坚持以法断狱,终于说服文帝,并受到文帝的称赞。

注释

  [1]行出:行经。中渭桥:桥名,建在渭水之上。在今陕西西安北。

  [2]走:跑。古时表示“走”的词是“行”。

  [3]乘舆(sheng yu):帝王所乘的车子叫乘舆。

  [4]骑(ji):随从的骑士。

  [5]属(zhu)之廷尉:把这人交付给廷尉。属:交付。

  [6]治问:查究考问。

  [7]曰:被审者说的话。县人:指京师以外地方的人。跸(bi):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匿(ni):躲藏。全句说,供词说:“我是京城以外乡下人,来京城,听到警跸的传呼,就躲到桥下。

  [8]奏当(dang):把判词奏上。当:指应处的罪行,相当于判词。

  [9]汉时律令:跸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张释之即依律令定罪。

  [10]赖柔和:幸亏(我的马)驯良不暴躁。

  [11]令:假使;如果。假设连词。

  [12]败伤:摔伤;伤害。

  [13]全句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循的东西。

  [14]更:改变。

  [15]不信:不能取信。

  [16]全句说,况且在当时,皇上派人立即把他杀掉也就算了。现在既然已经下交给廷尉处理,而廷尉,是天下公平的示范,一有倾侧,天下大小官吏的用法就将任意轻重了,如此,百姓们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安置他们的手和足呢?

  [17]唯:副词。表示希望的语气。

  [18]当是:判案是正确的。[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