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名多相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名多相类》

原文

“病名多相类,不可知[1],故古圣人为之脉法[2],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3],调阴阳[4],别人之脉各名之[5],与天地相应[6],参合于人[7],故乃别百病以异之[8],有数者(皆)〔能〕异之[9],无数者同之[10]。然脉法不可胜验[11],诊疾人以度异之[12],乃可别同名[13],命病主在所居[14]。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15]。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16],师死,以故表籍所诊[17],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

问臣意曰:“所期病决死生,或不应期[18],何故?”对曰:“此皆饮食喜怒不节,或不当饮药,或不当针灸,以故不中期死也[19]。”

段意

皇上问仓公:所诊治的病,很多病名相同而诊断结果不同,有的死,有的不死,为什么?仓公回答:古圣人制定脉法,以作为诊断标准,按人的不同脉象分别命名,结合自然环境与人体具体情况,就能区别各种病并看出其差异。有技术的医生能区别,无技术的医生不能区别。但是脉法并非万能,诊病还须用分度脉去区别同名之病,找出病根。仓公说自己诊病立了病案,以总结成败,验证理论。仓公还回答了为什么有的病人死亡日期与预测的死期不符的问题。

注释

  [1]不可知:言不认识,不懂得。

  [2]为之脉法:制定脉法。

  [3]起度量,立规矩,县(xuan)权衡,案绳墨:言建立各种各样的诊断标准。县,通“悬”。案,通“按”。

  [4]调(diao)阴阳:测度阴阳。

  [5]别人之脉各名之:区别人的脉象分别命名。别,区别。各,各别。名,命名。

  [6]天地:指自然环境。

  [7]参合于人:参考结合人体的具体情况。

  [8]别百病以异之:区别各种疾病,了解它们的不同。

  [9]有数者:有技术的人,指良医。能异之:能区别它们。

  [10]无数者:无技术的人,指不懂医术或医术平庸者。同之:将它们混同起来。

  [11]不可胜验:不能完全有效验。胜,尽。验,效验。

  [12]以度异之:有脉度去辨别。度,脉度,分度脉。

  [13]别同名:区别同名的病。

  [14]命病主在所居:说出病根所在部位。

  [15]诊籍:病历;医案。即病案记录。

  [16]所受师方适成:学业刚刚完成。

  [17]表籍所诊:把所诊治的疾病在簿册上分类记录下来。表,分类记录。籍,簿册。

  [18]不应期:不符合预测的死亡日期。

  [19]不中(zhong)期死:不按期死。[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