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以闾阎历诸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以闾阎历诸侯》

原文

李斯以闾阎历诸侯,人事秦,因以瑕衅[1],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2],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立庶[3]。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4]!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5]。

段意

这一段是作者的论赞。司马迁肯定了李斯在佐秦称帝的事业上所立下的功劳,同时对他因畏祸固权,阿顺苟合,卖身投靠,以导致秦朝灭亡的罪过,给予了深刻的谴责,寄寓了深深的惋惜之情。

注释

  [1]瑕衅:原指裂缝,借指时机、机会。

  [2]知六艺之归:明白儒家学说的宗旨。

  [3]適:同“嫡”。

  [4]末:偏差,谬误的意思。

  [5]且:将。周、召:周公姬旦、召公姬奭(shì)皆武王之弟,曾佐武灭商建周,又佐成王使世大治,其道德功业被后世所称颂,誉为名臣的代表。[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