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兄弟四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兄弟四人》

原文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2]。始高祖微时[3],尝辟事[4],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5]。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6],栎釜[7],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8],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9],为其母不长者耳[10]。”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11]。而王次兄仲于代。

段意

交待楚元王系刘邦的同母弟,连带叙及其伯仲二兄,而特记刘邦封其长兄之子为羹颉侯的始末,可见刘邦怀恨报复的性格。

注释

  [1]楚:汉封国,辖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都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2]蚤:通“早”。

  [3]微时:卑微之时。

  [4]尝辟事:曾经为了躲避某事。辟:通“避”。

  [5]过巨嫂食:到大嫂家吃饭。巨嫂:长嫂,大嫂。

  [6]详:通“佯”,假装。

  [7]栎釜(li fu):以勺刮锅,向客人暗示饭食已完。栎:同“轹”,磨砺。釜:锅。

  [8]昆弟:兄弟。

  [9]某:谦称,常用在对话或书信中,相当于“我”。

  [10]不长者:不像长者的样子。

  [11]羹颉:羹尽的谐音。刘邦怨恨其嫂当初“佯为羹尽”,故以此作为其长兄之子的侯号。[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