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王立为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王立为帝》

原文

其秋,燕王臧荼[1]反,婴以太仆从击荼。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2]。更食汝阴[3],剖符世世勿绝。以太仆从击代[4],至武泉、云中[5],益食千户。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6],大破之。追北至平城[7],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8],冒顿开围一角[9]。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10],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益食婴细阳千户[11]。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12],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阵,功为多,赐所夺邑五百户。以太仆击陈豨、黥布军[13],陷阵却敌,益食千户,定食汝阴六千九百户,除前所食。

段意

写汉王立为皇帝以后,夏侯婴在平定王朝内部的反王臧荼、韩信、韩王信、反将陈豨以及与匈奴作战中所立下的战功和受封赏的情况。其中,着重叙写了汉军在平城被匈奴包围,夏侯婴帮助汉帝脱险的经过。

注释

  [1]臧荼:原为燕王韩广的部将,曾跟随项羽入关,被封为燕王,后归附刘邦,高祖五年因反叛被俘。

  [2]楚王信:指韩信,刘邦的大将军,曾自立为齐王,刘邦徙封他为楚王,后降为淮阴侯,高祖十一年,因谋反被杀,并灭三族。

  [3]汝阴: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阜阳。

  [4]代:古郡、国名,辖境包括今张家口市以西,大同市以东部分地区。

  [5]武泉: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北。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

  [6]韩信:指韩王信,战国韩襄王的后代,秦末引兵跟随刘邦,被封为韩王,汉七年投降匈奴。胡:指匈奴。晋阳: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古城营。

  [7]平城: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

  [8]阏氏(yanzhi):对匈奴王后的称呼。

  [9]冒顿:匈奴单于(即国王)。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杀父头曼自立。

  [10]固:坚持。

  [11]细阳:古县名,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

  [12]勾注:勾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13]陈豨:刘邦将领,汉初任赵国的相国,统率赵、代的军队,高祖十年,勾结匈奴发动叛乱,后战败被杀。黥布:原名英布,因犯法受过黥刑(脸上刺字)故人称黥布。秦末率刑徒起兵,先依附项羽,后归刘邦,被封为淮南王,高祖十二年举兵叛汉,战败被杀。[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