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尔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尔王》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1]

讲述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2]

作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将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彻的表达出来,同时更关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历1616年4月23日),出生于亚芬河畔史特拉福,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

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创作背景

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

《李尔王》的故事来源于英国的古代传说,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亚在故事蓝本的基础上加入了悲剧结局、李尔王的发疯等原创内容。

莎士比亚在创作《李尔王》时,正值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彻,更关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人物

李尔王:不列颠国王,他是一位很专制的人物,他对他的女儿们错误的判断导致了他的失败。[3]

高纳里尔(Goneril或Gonerill):李尔的长女,奥本尼公爵的妻子。

里根(Regan):李尔的次女,康华尔公爵的妻子。

寇蒂莉亚(Cordelia):李尔的三女,也是李尔最疼爱的女儿。 奥本尼公爵(The Duke of Albany):高纳里尔的丈夫,高纳里尔对他的“牛奶似的礼貌”不满,得知高纳里尔有意害死他后起来反对高纳里尔。

康华尔公爵(The Duke of Cornwall):里根的丈夫,在一次风暴中他将肯特伯爵推上了柴堆,将李尔放在一个火炉上,刺瞎了葛罗斯特伯爵。此后葛罗斯特伯爵的一个侍者攻击他并使他负致命伤。

葛罗斯特伯爵(The Earl of Gloucester):爱德伽和爱德蒙的父亲,爱德蒙欺骗他反对爱德伽,后来爱德伽扮装逃亡。

肯特伯爵(The Earl of Kent):李尔的忠臣,他反对李尔对寇蒂莉亚的态度后被李尔驱逐,但他扮装为仆人继续为李尔服务,只是不让李尔知道他是谁。

爱德蒙(Edmund或Edmond):葛罗斯特伯爵的私生子,他为高纳里尔和里根服务来使得自己不断向上爬,三人之间关系暧昧。

爱德伽(Edgar):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他改装后化名为“汤姆·白德兰 (Tom Bedlam)”,继续服侍他的父亲,最后成为国王。

奥斯华德(Oswald):高纳里尔的侍者,被称为“有效的坏蛋”。他试图刺杀葛罗斯特伯爵,但被爱德伽所杀。

弄人(The Fool):一个忠于李尔和寇蒂莉亚的宫廷小丑。

剧情

八十多岁的李尔王因年事已高,决定将政务与权力交给自己的三个女儿;他将国土划分为三份,只要女儿当众说出谁最爱他、最有孝心最贤德,他就赐予她最大的恩惠。[4]

大女儿及二女儿以他们的巧言令色,口若悬河哄骗了老国王的财产,而不愿夸大其词的三女儿,却在李尔王的暴怒中被逐出王国,三女儿丽雅在伤心之下和新婚夫婿法兰西王子离开她心爱的父亲,一旁劝阻的忠臣肯特也被李尔王下令放逐。

老臣葛罗斯特听信私生子艾德蒙的挑拨,误会亲生儿子爱德佳图谋老父财产,欲杀害自己的父亲,于是四处追捕。害得爱德佳以装疯避祸,四处乞讨。另一方面,两个得到一切的女儿过河拆桥,联合勾结将老父赶出曾属于他的王国。愤怒、羞愧的李尔王发疯了!他流落荒郊,饱受暴风雨的侵袭,他身边只有弄人、忠臣肯特、和为济助李尔王遭到私生子爱德蒙与李尔王两个女儿挖去双眼的葛罗斯特;疯汉爱德佳则不忍地陪侍在葛罗斯特身边,却不敢与父亲相认。一行人一同过著四处被追杀逃亡的日子。

葛罗斯特失去双眼后十分悔误,他遭心爱的私生子背叛,又错怪了亲生儿子爱德佳,自觉人生无望,死意甚坚。爱德佳假意带他走上悬崖,葛罗斯特自土台跳下,虽获重生,却又无法承受与亲生儿子相认的激动,在悲喜交加下死去。

李尔王的三女儿听闻老父遭到姊姊的欺凌,便与夫婿领军攻打姊姊欲帮父亲讨回公道,想夺回父王的江山,不料兵败被囚,李尔王眼睁睁地看著心爱的三女儿被处死,另两位女儿最终在互相争斗下虽难逃毁灭的命运,爱德蒙也在与爱德佳决斗时中剑而亡,李尔王才在此时了悟亲情与爱,一切已因他的刚愎自用而毁灭,李尔王只能为三女儿的逝去忧伤而终。

悲剧结尾

莎士比亚时期的人对李尔王的故事和其各种不同的叙述非常熟悉,因此每个新的版本中与众不同的地方立刻就会被人注意到。而莎士比亚的悲剧性结尾是他的版本中最显著的不同了。

莎士比亚以前所有的版本都是以李尔复位结束的,在斯宾塞的版本中寇蒂莉亚继位,但数年后被她的一个外甥推翻后自杀。

莎士比亚让一个衣衫褴褛的李尔抱著他的已亡的最心爱的女儿走上舞台,这本身就已经够震动人的了,然后李尔还说:“这一根羽毛在动,她没有死!”来唤起观众的一丝希望,但实际上寇蒂莉亚已经死了。

可以想像的是当时许多人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结尾,事实上大多数人在此后数百年中无法接受这个结尾。《李尔王》因此很长时间里不受欢迎。

1681年,纳厄姆·泰特将这个结尾改为没有法兰西国王、李尔胜利复位、爱德迦与寇蒂莉亚结婚后,才重新有人上演这部剧。一直到1838年上演的始终是泰特改写的版本。

1765年,塞缪尔·詹森在决定不使用莎士比亚的原作,而使用泰特的改本时写道:“从泰特开始寇蒂莉亚始终是胜利地返回。我必须承认我数年前是如此被她的死所震惊,以至于到我开始编辑它为止我后来一直不敢读这部剧的最后一幕。”

艺术特色

意象

《李尔王》这部剧作中,众多的自然意像被纳入其中,从广度与深度上极大地拓宽了文本所及的领域。自然意向的使用不但使得整个作品架构更加舒张,气势更加宏大,也使得自然本身超脱了其物质性,而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性意义。

从整个剧情的发展上看,自然的变化始终与剧情的起伏变化保持著密切的关系,起到了铺垫、承接、抒情,与激发观众思索的作用。为剧本增添了极其丰富的阐释空间。

第一幕开启时,天气晴好,展现出了生活的有序和人物生命状态的平静。

第一幕第一场之后,却出现了不详的预兆,为接下来李尔王命运的转折做了暗示与铺垫。李尔将王权给予了两个女儿,却将朴实真诚的小女儿驱逐出自己的国度;爱德蒙凭借阴谋手段愚弄了葛罗斯特,使自己的兄弟爱德伽被驱逐。此时的葛罗斯特已经朦胧地预感到,“最近这一些日蚀月蚀果然不是好兆;虽然人们凭著天赋的智慧,可以对它们做种种合理的解释,可是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却不能否认是上天对人们所施的惩罚。”“我们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只有一些阴谋、欺诈、叛逆、纷乱,追随在我们的背后,把我们赶下坟墓里去”。随后,放弃了王权的李尔王被两个女儿逐出家门。一时问暴风席卷,大雨倾盆。

第三幕,在李尔“渺小的一身之内,正在进行著一场比暴风雨的冲突更剧烈的斗争。这样的晚上……狮子和饿狼都不愿沾湿它们的毛皮。他却光秃著头在风雨中狂奔,把一切付托给不可知的力量。”在这里,天气的变化既推动了剧情发展,也将人物心理、情感上的变化很好地给予了诠释。

结论

可以说,莎士比亚的这部《李尔王》在四大悲剧之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部悲剧,该剧结构复杂多样,情节曲折感人,人物对比鲜明,全剧充斥著愤怒与悲哀的气息。作者巧妙地对主人公与三个女儿之间的对话描述,带领读者跟随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历程,以暴风雨为转折点,突出主人公的性格转变,展现该剧悲剧特色的形成过程。

作者通过对贡纳莉、瑞干以及爱德蒙等反面人物形象的详细勾勒,衬托柯苔利亚、坎特、奥尔巴尼等正面人物形象,而这正反两派的强烈对比,共同烘托出李尔王这条主线,从一开始的反面形象到暴风雨之后的正面形象的情景变化。

反面人物象征著封建统计阶级,与象征著人文主义的正面人物之间发生矛盾冲突,以反面形象的失败暗示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与糜烂,最终又以李尔王之死预示著封建统治者注定不得善终的结局。[5]

改编作品

李尔王有许多加工,比如作为小说、话剧、电视剧、电影等。最早的李尔王的电影是1915年拍的。

黑泽明《乱》是本作著名的改编版本,故事背景改为日本战国时代。

尤声普以本作改编的粤剧《李广王》则把背景改为中国战国时代的赵国。

吴兴国的《李尔在此》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李尔王》。

《李尔在此》走过20个年头,征战20国、50座城市,终于首度走进国家两厅院,将在9月25-27日演出3场。莎翁改编京剧大作《李尔在此》6日宣告封箱。[6]

视频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第十季-李尔王King Lear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