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辇图》唐 阎立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步辇图》唐 阎立本 这是一幅历史画。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画卷分左右两个部分,右侧部分,唐太宗著褐黄色衣衫、黑色靴帽正襟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著的步辇上,另有三个宫女分别在前后掌扇和持华盖;画中的唐太宗面带“帝王之相”,通过他那舒朗的眉宇、睿智的目光和飘动的胡须,表现了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帝王的自信与威严。
左侧部分,有三个人依次排开,井然有序,站立在唐太宗的面前。最右者,身穿大红袍,手持笏板,是这次仪式的引见官员;中间是吐蕃的使臣禄东赞,松赞干布的相国,在吐蕃的地位很高。身著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他举止谦恭、敬畏并且沉稳,矫健的性格中带着质朴粗犷。额头及眼角的皱纹,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丰富阅历。;最左为一穿白袍的内官。
画的后面,有北宋大学者章伯益用小篆书写的《步辇图题记》,记述了唐太宗召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经过。画卷的拖尾,有米芾等众多名人及收藏家的题跋。 [1]
画家阎立本生平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汉族,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父是石保县公阎毗北周时为驸马,母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兄阎立德。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 阎立本大画家,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擅长绘画、工艺及建筑,尤其善画人物肖像。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步辇图》赏析
《步辇图》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阎立本以此为题,绘制了这幅歌颂古代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作品。画幅描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这幅画很明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存序,没有任何装饰,在规矩中略显拘谨;右边以唐太宗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拥的仕女形象,以及装饰物“两把屏风扇”、“一展旌旗”、“步辇”等等,把人物的布局按照其功能自然分工成不同的角色,而且仕女衣带飘飘和晁盖的迎风招展都有意刻画一种充满了柔情、安详、和善的情调。左心这种对比,尤其是译官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和仕女们神情自若、仪态万方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张一弛、一柔一刚,让人的视觉得到充分地享受。就像弹琴时的左手伴奏一样,稳健而低沉;右手高音区炫音技巧的展示,华丽而不俗脱;一唱一和,和谐有序。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晁盖顶,和宫女服饰的配色,映衬出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
按照画家阎立本当时的地位和身份,他完全可能是这次历史性会见的目击者,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非常真实、生动。唐太宗李世民的威严,使臣禄东赞的干练、谦和,引见官员和内侍的恭谨,年轻宫女的天真活泼,都各具特点,跃然绢上,禄东赞和唐太宗等人在民族气质上的差别也有所表现。 全画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线条纯熟,富有变化和表现力;设色浓重、鲜艳,是一幅出色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图中的李世民、禄东赞等人应当带有肖像画特征。 卷后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还录有唐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题记两行。 [3]
传世作品
《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职贡图》 [4]
收藏
《步辇图》卷,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厘米。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