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閻立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閻立本
 

姓       名: 閻立本

拼       英: Yán Lìběn(Yan Liben)

國       家: 中       國

所處時期:隋唐時期

民       族: 漢       族

籍       貫陝西省臨潼縣

出   生   地: 雍州萬年

職       務 :唐代畫家、工程學家、官員

主要成就 :唐代著名畫家、建築家

代表作品 : 《步輦圖》、《古帝王圖》、《職貢圖》

閻立本(601年-673年11月14日),唐代畫家、建築家。雍州萬年(今中國陝西省臨潼縣)人。閻氏出身貴族。其父閻毗為北周駙馬,入隋後以擅長繪畫、工藝及營建任將作少監。閻立本一直追隨着唐太宗李世民,曾繼其兄閻立德為將作大匠、工部尚書,高宗總章元年(668)升為右相。諡爵博陵文貞男。[1]

閻立本繼承家學,尤長繪畫,而且有政治才幹,總章元年(668)擢升為右相。閻立本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善畫道釋、山水 、鞍馬等,尤以道釋人物畫著稱,曾在長安慈恩寺兩廊畫壁,頗受稱譽,《宣和畫譜》所載宋代內府收藏閻氏作品,道釋題材占半數以上。他 又工寫真,不少肖像畫是為了表彰功臣勳業而創作的。閻立本在藝術上繼承南北朝的優秀傳統,認真切磋加以吸收和發展。從傳為他的作品所顯示的剛勁的鐵線描,較之前朝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古雅的設色沉着而又變化,人物的精神狀態有着細緻的刻畫,都超過了南北朝和隋的水平 ,因而被譽為「丹青神化」而為「天下取則」,在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生平

閻立本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母親是清都公主,父親是石保縣公閻毗。閻毗本人擅長工藝,多巧思,工篆隸書,在繪畫和建築方面都很擅長,所以受到隋文帝和隋煬帝的看中。不僅僅是父親他的兄長閻立德同樣也擅長繪畫和建築。

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自幼受到家庭文化藝術的薰陶,閻立本本人自然也得以在繪畫和建築方面得到高成就,成為唐朝著名的畫家和工程學佳,父子三人都以工藝和繪畫聞名於世。

唐高祖武德年間,閻立本在秦王李世民的府上擔任庫直,成為李世民的親信。庫直這個職位必須是貴族子弟中有才幹者居之,受到信任。成為庫直可以看出閻立本的才幹,同時也大致知道秦王是看中和欣賞閻立本的。

秦王李世民後來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開啟貞觀之治,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閻立本作為李世民的親信,在貞觀年間擔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將作少監。

貞觀十年,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建立大唐帝國的武功,命閻立本繪製其征戰四方時所騎的六匹戰馬圖樣,然後雕刻於石,立於昭陵,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昭陵六駿」。

貞觀十四年,松贊干布遣使來長安請婚,與文成公主締結婚約,這個歷史性的一刻被閻立本定格,繪成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步輦圖》。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為表彰唐王朝開國勛臣,於京都長安太極殿凌煙閣繪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徵等24名功臣像,而這些功臣的畫像都出自閻立本之手。閻立本後來還領李世民之命,繪製督造翠微閣。

閻立本除了是一位畫家和建築家之外,同時也是受到唐太宗李世民重用的大臣,本人在政治方面的能力也十分出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識人之才,歷史上著名的判案清官狄仁傑就得到過閻立本的欣賞。後來狄仁傑果然得以施展抱負,終成一代名臣。

高僧玄奘法師西行取經,回到大唐之後,帶回來許多經書,唐高宗命人在大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佛塔大雁塔。而大慈恩寺圖式和佛像以及雁塔底層的四面門楣下的石刻,都出自閻立本的手筆。

趣聞 

唐高宗永徽年間(649年—655年),閻立本以河南道黜陟使身份,擔任對官吏考核任務時,在汴州遇到了其尋求良久的治世之才。閻立本對其說:「我是一個畫家,在我心中自有想畫之人與不想畫之人,想畫的人物中,見其第一眼便有衝動下筆的人更是少之少,而你就是極少數之人,非畫不可之人。」而這位閻立本認為非畫不可的人就是狄仁傑。狄仁傑當時本被官吏誣告,觸犯了閻立本。從審問,驚其才,道歉,接著並薦授狄仁傑為并州都督府法曹,閻立本明察秋毫、識才甚深可謂難得。 [2]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的玄奘法師,為了安置從印度帶回的經像,在高宗的資助下,在大慈恩寺的西面建立佛塔,而這座塔就是今日西安地標,歷史上有名的大雁塔。唐高宗命閻立本繪大慈恩寺圖式和佛像,石刻於雁塔底層的四面門楣下。[3]

知名作品

《步輦圖》(輦nian),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39厘米,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描繪了唐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祿東贊的情景。圖中唐太宗威嚴而平和,端坐在宮女抬着的步輦之上,另有幾位宮女為太宗撐傘、張扇。畫面左邊站立三人:紅衣虬髯者為宮中的禮賓官員,其後身着藏服者為吐蕃使者祿東贊,最後着白袍者為內官。作者不僅再現了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更鮮明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不同身分、氣質、儀態和相互關係,並具有肖像畫特徵。

原圖鏈結 來自維基媒體圖庫
全圖不設背景,以摹繪為主。以對比手法進行襯托表現。
1)反襯:宮女之嬌小襯托太宗之沉着威嚴;2)正襯:祿東贊之誠摯謙恭襯托太宗之端肅平和。

評價

唐高宗總章元年,閻立本擢升為右相,封博陵縣男。當時姜恪以戰功擢任左相,留下「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的美譽。

晚年

閻立本曾官至中書令,武后參與朝政後,他被貶職來江西省玉山冰溪鎮效隱居,在暖水三山之左設齋讀書。當時,他將住宅改為普寧寺,將讀書之處改為智門寺,將購建的南莊改為普園禪院。公元 673年,閻立本病逝,普寧寺僧乃築其墓於寺後。

閻墓墓前青石墓碑高有兩米,寬一米,圓弧頂。中刻有"大唐相國本寺檀越立本閻公之墓",左刻"大清乾隆十五年冬月吉日住普寧寺沙門心田同本寺大眾重立石。"碑前沒有祭台。整個墓地長約 30餘米,寬 20餘米,占地面積近 700平方米。1984年冬,由文物部門重修圍牆。

1987 年,閻立本墓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1. [1]
  2. 二十六史精華: 舊唐書. 新唐書.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1996: 111–. 「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仁傑為吏人誣告,立本見而謝曰:「仲尼云:『觀過知仁矣』足下可謂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薦授并州都督府法曹。」
  3. 曹厚德; 楊古城. 中國佛像藝術. 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1993: 5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