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尔的太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尔的太阳》

作品名称: 阿尔的太阳

作品出处: 《海子的诗》

作者: 海子

创作年代: 现代

文学体裁: 诗

创作年份: 1984年4月

《阿尔的太阳》是现代诗人海子创作的一首诗。

诗歌原文

阿尔的太阳①

“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②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没有月亮

面包甚至都不够

朋友更少

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瘦哥哥凡·高,凡·高啊

从地下强劲喷出的

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

是丝杉和麦田

还是你自己

喷出多余的活命的时间

其实,你的一只眼睛就可以照亮世界

但你还要使用第三只眼,阿尔的太阳

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

把土地烧得旋转

举起黄色的痉挛的手,向日葵

邀请一切火中取栗的人

不要再画基督的橄榄园

要画就画橄榄收获

画强暴的一团火

代替天上的老爷子

洗净生命

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

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

烧吧

注释

①阿尔系法国南部一小镇,凡·高在此创作了七八十幅画,这是他的黄金时期。——海子自注。

②引文摘自凡·高致其弟泰奥的书信。

作品赏析

这首诗原有副题“给我的瘦哥哥”,“瘦哥哥”是海子对凡·高的称呼。凡·高,即19世纪荷兰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梵高。梵高和海子的一生,皆为短暂而痛苦的一生。年轻的海子并不是在诗中预见到了自己的未来,而是表达自己对这位伟大画家的崇拜和引为知己的愿望。一个是荷兰天才画家,一个是中国天才诗人,“瘦哥哥”,表现出海子对梵高的欣赏和尊重。

海子写到,梵高的血液里“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春天、情人、面包、月亮”都不是梵高所拥有的,正是因为他不拥有这种“生活的必须”,所以他才会那么为艺术而疯狂。他的第三只眼就是太阳。他用太阳作为双眼来诠释对生命存在的理解,在诗人看来,他就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非凡人,所以他才会如此热烈,才会如此吸引自己的双眼。所以他会用他“多余的活命时间”来体验艺术的真谛和人间的痛楚。“代替上天老爷洗净生命”,是海子对梵高的瞻仰。

如向日葵的追逐和陨落,梵高的艺术和死亡对年轻的海子是很震撼的。海子其后诗作中的太阳意象和麦地情节,同梵高有很大联系。诗中的文字表现出海子非凡的想象力,他描绘了最为逼真的图景,只有夸张的表述和现场的描摹才能刻画出夸张的和现场的梵高。“我画太阳时,要画得让人们感觉到它以可怕的速度在旋转。它发射出力量无穷的光波和热波。我画麦田时,要人们感觉到谷粒中的原子在生长、爆裂。我画苹果时,要人们感觉到苹果中的液汁溅到皮肤上,果核中的种籽在往外钻向开花结果!”这是梵高对高更说的一段话,海子也有同样的理想和创作追求,他用诗在画麦田和太阳。

苦艾酒——梵高“绿色的缪斯”,美丽的毒药。1890年7月27日,梵高对自己扣动了扳机,即使死亡也认为“苦难永不会终结”。在这首诗里,海子没有表现出在这个层面上对梵高的理解。这既有可能是海子没有看到这一点,也有可能是他不愿意说出这一点。在后来的创作体验中,他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直至最后在山海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中国新诗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个人成就 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其中影响最大,在青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他的短诗。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即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个人作品 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出版的诗集有《土地》(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 [1]

参考资料

  1. [1],海子最经典的10首诗歌 5068儿童网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