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赋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赋格》全称:《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大赋格》(德语:Große Fuge,op.133),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25年至1826年间创作的单乐章弦乐四重奏,原本打算用作第13弦乐四重奏的终曲乐章。乐章以技术上难度及其内省性格(即使是贝多芬晚期作品之中)出名。乐曲创作时贝多芬已全聋。

贝多芬起初作此曲作为第13弦乐四重奏的结尾,但由于乐章对于当时乐手演奏技术要求太高,听众亦不太能接受,因而出版者请他另写一段新的终曲。一向不理会观众意见及口味的贝多芬却同意了,于是以作品编号133出版此赋格[1]

大多数19世纪乐评都不看好此大赋格。丹尼尔·格里戈里·梅森批评此曲使人很“反感”(repellent),而路易斯·施波尔就称它及其它贝多芬晚期作品为“无法解释和无法修改的恐怖”。但自从20世纪初,人们对其评价逐渐好转,现在大赋格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斯特拉文斯基说:

“这绝对是首当代音乐,而且永远都会是当代。”

分析

全曲时长约18至20分钟[2]

乐章开始时是24音节“序幕”(Overtura),介绍赋格的两主题之一:来自贝多芬第15弦乐四重奏(op.132)第一乐章的旋律。接着作品突然跳进强烈的双赋格,其中第二主题有大幅度的跳音,四支琴发出三连音断音及交叉旋律。

接着的赋格是一连串调、节奏、缓急互相对比的乐段。有时一节会忽然断掉。将近尾时,音乐慢落来,时有长的停顿,接着序幕重现,带入急速的终结。

像贝多芬其它晚期的终曲(例如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一样,此赋格可以当作由多段子乐章组成的大乐章。每一小节都建立于原初主题的一次变奏上。作曲的手法亦为同期之代表:夹杂着变奏曲式奏鸣曲式赋格曲

联弹版大赋格及其手稿

1826年初,出版商马蒂亚斯·阿尔塔利亚在提出将大赋格从原本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中分拆之前,已向贝多芬指有“不少意见”希望此曲有一个钢琴四手的改编版本(由于此曲当时并不受欢迎,因此这有可能仅是出版商的托辞),但当时贝多芬对此并无兴趣。因此阿尔塔利亚转而邀请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哈尔姆改编。然而贝多芬对该改编不甚满意,于是自行谱写一更忠于原作的版本。此版本于其第14弦乐四重奏(op.131)后完成,阿尔塔利亚以作品134出版。

大赋格与大众文化

这篇作品在大众文化中得到了回响。P·D·Q·巴赫写了篇《最大赋格》(Grossest Fugue)。金·史丹利·罗宾逊写了一本小说《Fifty Degrees Below》(New York: Bantam Books, 2005)说全球暖化,其中一幕,有一个人一边在发了疯似的吸尘,一边将不同的房间中的麦克风声响开至震耳欲聋,播放大赋格及《槌子键琴奏鸣曲》(Hammerklavier)的赋格乐章

视频

大赋格 相关视频

贝多芬 大赋格 作品133 曲式分析版
贝多芬 大赋格 作品133 动画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