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一卷大唐的风华

内容简介

唐诗一首低吟出谁人的梦呓,素纸留香缥缈了何处的芬芳。

零落在诗歌中的点滴情怀由白落梅悉数拾起,每一个字,每一行诗,每一句解读都透着清丽之美。

继《一剪宋朝的时光》之后,隐世才女白落梅,执温润之笔,再度演绎唐诗里的爱恨别离、悲欢离合。

和白落梅一起,闲居梅庄,诗酒琴茶。杯盏之中,亦是满满的宋唐。


作者简介

白落梅 百万级畅销书作者白落梅。隐世才女,开创“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超级畅销书作家之一。

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作品常见于《读者》等杂志。

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我用尽青春 只为寻你》《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一剪宋朝的时光》。

原文摘录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碌碌红尘,总是有太多的风雨世事扰,又何来多少闲静的时光去抚琴寻雅,求遇知音?今时的我,早已忽 切凡尘琐事,掩上门扉,不与生人往来。只是,毕竟在红尘,你不扰人,人却扰你。 自古隐者,心性清远超绝,不入俗流,不与世同。他们闲隐的背后,是隐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无奈与落寞。要过尽多少波涛起伏,抵制多少名利诱惑,方能有内心的旷达明净。放下一切,归隐山林田园,需要多大的勇气与魄力。尘世虽苦,然花团锦簇,千红百媚,亦耐人寻味。 就像李子柒的爆红,她的似隐非隐,欲断非断,大众看到了向往的归隐,她看到了沉浮的荣华。

书评

回溯泱泱大唐,有风流雅士,亦有才女佳人;有盛世锦年,亦有风雨灾劫。

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诗词数卷,墨书几行,遂化作浪沙消逝于悠悠历史之河。

然而,唐诗虽字行寥寥,却有名史古迹、人情物意、山水花鸟落于其间。

如今的我们,若得些空闲时光,翻阅诗书,踏过沧桑岁月,俯瞰千里山川,领略大唐之风华,也极有意趣。

书中挑选了四十余篇唐诗,诗人各不相同,所展现的是他们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心路情怀。作者措辞优雅细腻,读之不由耽溺于唯美的诗韵之中。

/01/

魏晋的风骨,盛唐的壮丽,宋词的旖旎,元曲销魂,明的简净,清的闲雅。

每个朝代都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象征,就像阮籍、嵇康、陶渊明只能属于魏晋朝代,而李白只能属于盛唐,苏轼只能属于宋朝。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尽情挥毫洒墨,泼墨就诗,与笔相伴,一生被墨水浸染。

有的被淹没在茫茫星河里,不知名姓;有的则被烙印在茫茫史册里,书里相逢,名垂千古。

而我,也愿沉浸在诗书里,与那些文人墨客赌书泼茶,泼墨就诗,畅谈古今,共享善心乐事,互诉衷肠。

最风流莫过于唐诗,最旖旎清丽莫过于宋朝,最销魂莫过于元曲。而我,是唯独偏爱于宋词的,却也深深地爱着风流的唐诗,或是沉郁苍凉;或是空灵寂静,富有禅韵;或是金戈铁马,浑然天成;或是豪情奔放,气象万千;或是清新淡雅,哀婉缠绵。

只要你用心品读,用心回味,定是能与诗词中的文人墨客们心心相印,成为彼此的知音。

如伯牙遇钟子期,一个擅于抚琴,一个擅于倾听,一曲弦音,纵是彼此沉默不语,亦能知晓彼此的心意。

如若可以,就让你我煮一壶清茶,捧读一卷唐诗,梦一回长安盛世的繁华,与那些挥毫洒墨的诗人们共同于字里相逢,共赴这一场文字的邀约,可好?

“仰天大笑出门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想到盛唐,呼之即出的便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他为人洒脱不羁,我行我素,一生纵情于山水之间,写下无数壮丽豪放的诗篇。

李白才高八斗,自也是带着几分傲骨,他的诗篇,亦如他的为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豪迈洒脱,而他的诗亦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不知,如果生在盛唐,能与李白结为知音的话,能否与他把酒言欢,共同泼墨就诗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相比李白的篇,杜甫的诗更多的是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诗篇,或是振奋人心,或是沉郁苍凉,字字珠玑,无不体现着杜甫的爱国情怀。

他虽是李白相隔了十多岁,却也成为了知音,为李白写下了无数的诗篇,与他相惜相知。

读杜甫的诗篇,更能读懂他的爱国情怀,即便身居陋室,他想到的仍旧不是自己,而是为天下的百姓和将士们担忧,如若可以,他宁愿牺牲小我而拯救黎明百姓。

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真让人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

/02/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喜欢白居易的诗篇,他的诗篇通俗易懂,亦是多为反映人间疾苦,可见他亦是心系着天下苍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纵是一片丹心,也有侠骨柔肠的一面。他所作的这首千古绝唱的诗篇,可是为唐明皇和杨贵妃所做?

还是他内心深处 ,住着某位红粉佳人,愿意与她许下如此美丽的誓言,永远长相厮守,不分离?

最爱的还是“诗佛”王维的诗篇,他的诗空灵寂静,富有禅韵,就苏东坡都赞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读他的诗,更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田园之中,心中一片澄澈明朗,没有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亦没有江湖上的恩怨情仇,更像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隐士,弹奏着悠扬的琴音,穿透空旷的山谷,在山间四处回荡。

仿佛就在一阵清风拂来的时候,听到谁的轻轻吟唱:“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是否此刻的他,最大的快乐便是归隐山林,躬耕田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尔也应邀几人,于庭前相聚,共享这山肴野蔌呢?

亦有“诗豪”刘禹锡,虽是一生也仕途不顺,壮志未酬,却也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而是抱拙守诚,安贫乐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张精神。”

即便命运坎坷磨难也未能消磨诗人刘禹锡的意志,他反倒心中没有愁烦忧虑,从容面对,相信苦难终将过去。他相信,随心,随缘,亦随遇而安,心方能自在。

他是唐朝的一只多情蝴蝶,他的诗篇婉转细腻,柔肠百转,而他的诗篇亦是属“无题”诗最为让人传诵和喜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读李商隐的诗篇,让人便能感觉到唯有经历过一段缠绵悱恻且刻骨铭心的爱恋,唯有一颗细腻的心灵,才能写下如此哀婉缠绵的诗篇,令人未曾细细品读,就已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03/

读完那些豪迈洒脱的诗篇,在细细品味那些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亦是让人倍感壮志豪情,心亦是早已随同诗人一起浴血沙场,奋勇杀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故马度阴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那荒芜的边塞之地,战争的惨烈,虽是一片荒凉,诗人却从未有过片刻的退却和畏惧,依旧金戈铁马,奋力抗敌,视死如归,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若是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繁杂,若是早已身心俱疲,不如卸下身上沉重的包袱,忘记自己的原本身上的职责与重任,忘记自己的身份与名姓,只管与诗人孟浩然一同归隐田园,与菊花相伴,忘记红尘的恩怨情仇,忘记那些红尘的是非成败,随着四季景致,躬耕田园,自给自足。

偶尔也应邀几人前来相聚,或是山林樵夫,或是几位诗客,用朴素的茶具沏茶,下棋对弈,弹琴奏乐,泼墨一幅山水画,何不令人身心清爽,何不快哉?又何乐而不为?

在唐朝,亦有无数的诗人,留下无数的千古绝唱,时至今日,仍旧被我们后人所传诵,所赞叹。

有了唐诗的产生,才产生了宋词。但无论是哪个朝代的诗词歌赋,都远远不及唐诗的风流,都无法达到唐诗的巅峰。

或许, 亦如白落梅所说,唐诗是一首低吟出谁人的梦呓,素纸留香缥缈了何处的芬芳。

在踏雪寻梅,高山访松,梦忆太湖的途中,点缀着一首首切合意境的诗,解读其清丽的自然。如兰花般优雅芬芳,如甘泉滋润心田。

捧读着一首首唐诗,仿佛便梦回了大唐盛世,目睹了那么多文人泼墨就诗;仿佛化身为大唐的文人,带着雅兴,游走在盛世之中。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不妨就让我,用文字果腹,用文字下酒,在湛湛的光阴下,抒写一段盛世年华,梦回一次盛世大唐,目睹那些文人墨客泼墨就诗,目睹一卷卷唐诗的风华。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