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月風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月风暴,是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要事件,事件于1967年1月在上海开始,由于毛泽东的认可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夺权运动,是全国大规模武斗的重要导火索一月风暴这一称呼出自《人民日报》社论,文革期间也有称“一月革命”,是张春桥等意欲与苏俄十月革命相应、比肩的对称,后来也直称“一月夺权”。

背景

1966年底,上海工总司负责人王洪文等人制造了矛头直接指向上海市委的“安亭事件”、“解放日报事件”和“康平路事件”,造成上海党政系统的瘫痪和社会生活极度混乱。196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元旦社论,提出1967年“将是全国开展阶级斗争的一年”,“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开展总进攻的一年”。在这种思想和社会十分混乱的情况下,1967年1月初,张春桥、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组调查员”的身份到上海策划夺权。

经过

1967年1月4日《文匯報》的权被夺,并发表夺权宣言。5日,又夺了《解放日报》的权,声明不再是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报。6日,张春桥、姚文元借工总司等全市各造反组织名义,召开“打倒市委大会”,批斗了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委的主要负责人陈丕显曹荻秋魏文伯等,并将全市几百名局级以上干部揪到会场陪鬥。大会发出三项通令:

会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所有机构被迫停止办公,权力落到张、姚、王等人手里。这次大会是上海“一月革命”的开端和标志。

1月8日,在张春桥、姚文元指挥下,成立“上海市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成为全市生产的实际领导机构。张春桥称之为“经济苏维埃”。随后又成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保卫委员会”,取代公安、司法机构。还企图用上海市“造反组织联络站”,取代中共上海市委。同日,毛泽东对上海造反派的夺权活动表示支持,表示“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两个报纸夺权,这是全国性的问题。我们要支持他们造反”,“上海革命力量起来,全国就有希望。它不能不影响整个华东,影响全国各省市”。9日,《人民日报》发表上海造反组织《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并加《编者按》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1]

11日,中央文革小组为中共中央、国务院起草了致上海各“革命造反团体”的贺电,并号召全国学习上海“造反派”的经验。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一月风暴”是“今年展开全国全面阶级斗争的一个伟大开端”,号召“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手里,自下而上地夺权”。在这一时期“上海市红卫兵革命委员会”(简称“红革会”)等其他组织曾经先后发动过四次全市性夺权,都被张春桥等人分化、搞垮、镇压。2月5日,正式成立上海人民公社[2]。后来由于毛泽东不赞成用公社之名,于24日改名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张春桥为主任,姚文元、王洪文、徐景贤等为副主任。

影响

上海“一月风暴”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山西(1月14日)、山东(2月3日)、黑龙江(1月31日)、贵州(1月25日)等省纷纷夺权。从此,“文化大革命”进入了全面夺权的新阶段。夺权引起的震荡,革委会筹备委员会的权力争夺中进一步搞乱了全国,造成派性分裂,迫害了大批干部;同时林彪集团和中央文革小组支持的造反派在各地乘机膨胀,扶植党羽,攫取了相当部分党政大权。

1967年天马电影制片厂“造反派”拍摄完成纪录片《一月革命》(5本)。同年创作、排演了话剧《一月风暴》,演员章非饰张主任一角。1970年创作了电影剧本《一月风暴》并投入拍摄。

參考文獻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 建国以来若干历史事件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 1981.07. 
  2. 凤凰周刊编. 大沉浮 时代人物的命运.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