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万物归一

内容简介

☆ 自然与心灵对话之书,天问版《瓦尔登湖》,堪比《空谷幽兰》

☆ 普利策奖获得者、《听客溪的朝圣》作者安妮·迪拉德执笔,其作品曾入选美利坚高中、大学精读教材

☆ 从自然的壮美和命运的无常中,获得前行的力量

☆ 译笔精妙,沉浸式体验原著的优雅与哲思

是万物有 灵且美?

还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大地铺展开的颜色引导着目光投向远山,远山处是绵延无尽的大农场,农场里的黄色牧场上,数十亿计的茎秆和叶片一整天泛着金光……”这是安妮·迪拉德从窗口看出去的景象。1975年,安妮独自来到美国西海岸,在普吉特湾的一个岛上居住、沉思、写作。一幢简单的木屋,一扇偌大的窗户,一只猫,一枚蜘蛛和一个人,构成了全书宁静而内蕴丰富的底色。

有一天,她决心写下接下来三天发生的任何事情。然而第二天,岛上的飞机就坠毁了。她要描摹这样的苦难吗?

她不断地追问自己,关于时间,关于真实,关于奉献,关于死亡,来自命运的意志。她写到一只被烛火吞噬的飞蛾,写到飞机失事后烧伤了脸的七岁女孩,写到冰冷的海滩上的一次洗礼。但是,在变幻莫测的风景“幕布”后,在她所谓的 “难学的东西——岩石山和咸水海”后,她看到的却是圣火的力量。

如同《听客溪的朝圣》,大自然的壮美与无比纷繁的生命细节是安妮·迪拉德不变的主题。《万物归一》也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安妮在山水之间寻求抚慰,逐渐意识到:真实的痛苦是另一种前行的力量,人生“必须披荆斩棘,全力以赴”。

一本异常丰富、美丽而有力的书……自然的暴力有时令人难以承受,语言却是非凡壮丽的。迪拉德对飞蛾之死的描述令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黯然失色。大自然被如此清晰、勉力地注视着,以至让人热泪盈眶……一本稀有而珍贵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安妮·迪拉德(Annie Dillard)

作家、诗人、博物学者、语言大师。1945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幼喜好阅读,涉猎广泛。1968年,她以关于梭罗《瓦尔登湖》的论文毕业于弗吉尼亚霍林斯大学,奠定了一生的写作方向。

1971年,在经历了一场几乎致命的肺炎之后,迪拉德在弗吉尼亚州的听客溪生活了一年,深入地体验生命。这一经历成就了《听客溪的朝圣》一书,使她在二十九岁便获得普利策奖,并在美国文坛激起巨大的回响,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迪拉德著述颇丰,是《哈泼市场》《大西洋》等杂志的专栏写作者,其作品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和书信,皆直指生命的核心。除《听客溪的朝圣》夺得1975年普利策文学奖以外,回忆录《美国童年》入围国家图书评论奖决选,《教顽石开口》获《波士顿环球报》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小说《梅特里一家》唯一入选2008年福克纳笔会奖决选。

自从《听客溪的朝圣》出版之后,安妮•迪拉德这个名字,便代表了一种最优良的写作。

她现居纽约。不再旅行,不再会见陌生人,不再签售,不再接受采访,不帮人写序,不在电视上露面,不信任维基百科。每年仅进行两次公共朗读。

匡咏梅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编审,长期从事英语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主要译作有《我的父亲母亲》(多丽丝·莱辛)、《末日迁徙》(莫欣·哈米德)和《迷药》(詹妮弗·克莱门特)等。

原文摘录

阿塔兰忒(Atalanta)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女猎手,凡是向她求婚的人必须和她赛跑,失败者会被她杀死。英雄弥拉尼翁在比赛时不断抛出爱神赐给他的金苹果,阿塔兰忒因苹果而输了比赛。金苹果在这里比喻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 钱德勒(Chandler)这个名字的本意就是“杂货商”的意思。

书评

安妮·迪拉德是霉国自然主义作家,曾以《听客溪的朝圣》一书获普利策奖。迪拉德关心生死,关心大自然,思索神秘的现象,被许多环保人士誉为当代的“梭罗”和“爱默生”。她的作品曾多次入选霉国高中、大学精选教材。


1975年,安妮·迪拉德在普吉特湾(Puget Sound)的一个岛上的一间树木繁茂的房间里住了下来,房间里有“一大窗、一小猫、一蜘蛛和一人”。在两年多时间里,她一直在沉思人生,向自己提出各种关于时间、现实、牺牲、死亡和上帝意志的问题。直到有一天,她突发奇想,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意识流动,于是便有了《万物归一》。


自然的壮美与无比纷繁的生命细节,是安妮·迪拉德写作历程中不变的主题。如果说《听客溪的朝圣》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她在迪拉德山中一年的生活,那么《万物归一》就是短视频,凝固了她在海岛生活中普通三天的生活片段。


在《新生与拭盐》中,她描写了一只蛾子在蜡烛火焰中被烧死的故事。在《上帝的牙齿》中她描述了岛上一架坠落的飞机,一个七岁的女孩在这件事中不幸受伤。在《坚固圣质》中她描述了做礼拜的情景,并探讨了她内心深处的“万物归一”。

书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文字,浸透了哲学、shen学及美学的内涵,充满了静谧和丰富的底蕴。读完这本书,你会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去直面人生,面对命运的安排。


金句摘抄: 1.这里就是那个穗状的边缘,陆海在这里相遇,领域在这里混合,时间和永恒互相泼洒着泡沫。咸水海和群岛,相互影响相互塑造,一排挨着起伏的另一排,永不止息,风亦不止,天亦不息,伸展成弯曲的线条。

2.大地的中.央勾勒着草图。我把那群山明亮的幻影、恰好飘过投影到绿水上的浓云、飘渺的看不透的天空,缝成结实的半透明的帘幕。那个梦填进来了,就像风掠过海湾。瞬间,我看到了那平坦的梦的边缘,瞥见了那古老的深层……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