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先生的书屋(王延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先生的书屋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三先生的书屋》中国当代作家王延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三先生的书屋

我记事的时候起,前院就有一个三先生的书屋。书屋的主人叫郑文昌,在弟兄中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叫他三先生。

父亲说,三先生家以前可是个有钱的大户。家里几十垧地,有马有车,还有两杆护院的老洋炮。三先生的父亲看郑文昌是个念书的材料,就花钱把他送到省城里念师范。师范毕业以后,三先生回村办了个私塾,收了本村和外村的十几个学生。那时候,家家都很穷,拿不出多少钱来,给他二斗米就算学费。三先生不在乎这些,有学生教就有职业,他传播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没事的时候,三先生就拿着一本书在街上走来走去,哼哼呀呀地念,是村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过了几年,三先生家境开始败落。他的两个哥哥抽大烟耍大钱,逐渐把家产败花光了。光复的前一年,他家的场院又着了一把大火,把一年的收成烧个净光。父母都死了,两个哥哥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只有三先生还在老屋里住着,靠着教十几个小孩吃饭。关里的八路军来了,土改定成分,三先生定为贫农,五间房分出去两间,给他留下三间。一间作教室,两间作住屋。三先生还是很快乐,他有那么多的学生教,还有两大柜子的书。

土改的第二年,村里办起了公办小学校。三先生是完全可以胜任老师的,但是村长说,三先生就会教五经四书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不是咱共产党需要的东西,就没有用他。那间屋子,也收了回来。

三先生开始种地,不过他种地可没有什么本事,铲地不会开高粱苗,割地割了大腿,赶个老牛车也把车赶翻了。

日子很清苦,三先生却一点不愁,他有那么多的书看。历史的故事陪着他,他就感到满足。

父亲经常领着我到三先生的家里去,让三先生教我识字,让他给我讲书里的故事。讲着讲着,我就长大了。到了小学三年级,学校开了毛笔书法课。教我们的老师是村长的小舅子,只上过一年私塾,字写的像蟑螂爬的一样。父亲就让我和二铁子放学到三先生的家里去,和三先生学习写毛笔字。

三先生的毛笔字写得很漂亮,楷书隶书行书,样样都行;颜体柳体欧体,字字见功。他和媳妇没生孩子,就拿我们当孩子。有时写完了仿影,他家还供我俩一顿饭吃。

我和二铁子的毛笔字进步很快,又招来了很多孩子。天天晚上,三先生的家里就像唱小戏一样热闹。孩子们在炕桌地桌上写字,妈妈们在旁边聊天,农村的希望和热烈都集中到这里。

冬天农闲的时候,村民们都聚到三先生家里来,让他给讲讲古书听。三先生有些为难,说怕是不好。村民们说,《杨家将》讲的是“忠”,《水浒传》讲的是“义”,哪朝哪代不讲忠义呢?三先生想了想也是,就答应了。于是天天晚上,三先生的家里就变成了说书馆,讲《聊斋志异》,讲《三言二拍》,讲《封神演义》。里外屋都是人,把锅台都踩塌了。三先生的媳妇还挺乐,觉得她家的人缘好。

我们几个小孩子,也天天跟着大人去听书,越听越上瘾。吃完晚饭,就往三先生的家里跑,占个好地方。星期天或是下午写完作业,也去三先生的家,找出三先生的那些书看。尽管那时候我们还识字不多,但是连蒙带猜,也就把故事的大概看明白了。故事里那打打杀杀的精彩,忠臣为国献身的悲壮,把我们的魂都勾走了。我们常常忘了回家吃饭,都是妈妈来找。

看我们这样喜欢读书,三先生乐得眉毛都翘起来。他把他的藏书都从柜子里找出来摆在柜盖上,让我们随便翻随便看,有了生字,随时问他。三先生咬文嚼字,字根字义都说得清清楚楚。就这样,三先生的书屋,变成了我们的又一座学校。

总看三先生的书,总听三先生书里的故事,我们常去他家的那几个孩子作文都写的非常好。我编故事的本领,就是那时候学来的。

上了高中,我的家就搬到了绥化县新华乡新安村。父母过世,我弃考回乡种田,和三先生的联系就少了。不过,从老家来了人,总是能听到三先生的一点消息。文化大革命,那个写字像蟑螂爬的老师当上了造反头,说三先生是漏网地主,说三先生散布封建流毒,说三先生反党反社会主义,把他批斗了几次。不过,贫下中农总也对三先生恨不起来,对三先生一个手指头也没有捅过。三先生还是在生产队里干轻巧活,种瓜、护秋什么的,拎个镰刀四处走也不少挣工分。那时候,学校不教什么文化知识,一些有远见的人,偷偷地把孩子领到三先生家里,让三先生给补文化课,讲《三字经》,讲《弟子规》,还讲五经四书。七七年恢复高考,贾家店一下子考出去五个大学生。这五个学生,都曾经是三先生的亲传弟子。

去年夏天,我们六个童年的发小从三省五地回到了贾家店,算是寻根之聚。儿时的朋友见面,都很激动,话题自然很多,但我们谈得最多的仍然是三先生的书屋,是三先生的故事。因为三先生的书屋和故事,和我们后来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中间有三个人,就是靠写故事和讲故事吃饭谋生。

分别的前一天下午,我们来到村后的北大排地,想看看三先生的坟。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哪里还有三先生的坟,只是一大片茂盛的玉米。一直住在村里的二榔头,用手指了指大概的方向说,可能就是那个位置吧。我们按照二榔头手指的方向去看,果然有一小片玉米长得格外茁壮,像是一个小山丘的模样。我们知道,那是三先生的灵魂和躯体化作了养料,滋润了这片土丰腴的土地。

向着那片茂盛的庄稼,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1]

作者简介

王延忠,男,出生于绥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