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先生的書屋(王延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先生的書屋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三先生的書屋》中國當代作家王延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三先生的書屋

我記事的時候起,前院就有一個三先生的書屋。書屋的主人叫鄭文昌,在弟兄中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叫他三先生。

父親說,三先生家以前可是個有錢的大戶。家裡幾十垧地,有馬有車,還有兩桿護院的老洋炮。三先生的父親看鄭文昌是個念書的材料,就花錢把他送到省城裡念師範。師範畢業以後,三先生回村辦了個私塾,收了本村和外村的十幾個學生。那時候,家家都很窮,拿不出多少錢來,給他二斗米就算學費。三先生不在乎這些,有學生教就有職業,他傳播的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沒事的時候,三先生就拿着一本書在街上走來走去,哼哼呀呀地念,是村子裡一道獨特的風景。過了幾年,三先生家境開始敗落。他的兩個哥哥抽大煙耍大錢,逐漸把家產敗花光了。光復的前一年,他家的場院又着了一把大火,把一年的收成燒個淨光。父母都死了,兩個哥哥不知道跑到了哪裡,只有三先生還在老屋裡住着,靠着教十幾個小孩吃飯。關里的八路軍來了,土改定成分,三先生定為貧農,五間房分出去兩間,給他留下三間。一間作教室,兩間作住屋。三先生還是很快樂,他有那麼多的學生教,還有兩大柜子的書。

土改的第二年,村里辦起了公辦小學校。三先生是完全可以勝任老師的,但是村長說,三先生就會教五經四書仁義禮智信那一套,不是咱共產黨需要的東西,就沒有用他。那間屋子,也收了回來。

三先生開始種地,不過他種地可沒有什麼本事,鏟地不會開高粱苗,割地割了大腿,趕個老牛車也把車趕翻了。

日子很清苦,三先生卻一點不愁,他有那麼多的書看。歷史的故事陪着他,他就感到滿足。

父親經常領着我到三先生的家裡去,讓三先生教我識字,讓他給我講書里的故事。講着講着,我就長大了。到了小學三年級,學校開了毛筆書法課。教我們的老師是村長的小舅子,只上過一年私塾,字寫的像蟑螂爬的一樣。父親就讓我和二鐵子放學到三先生的家裡去,和三先生學習寫毛筆字。

三先生的毛筆字寫得很漂亮,楷書隸書行書,樣樣都行;顏體柳體歐體,字字見功。他和媳婦沒生孩子,就拿我們當孩子。有時寫完了仿影,他家還供我倆一頓飯吃。

我和二鐵子的毛筆字進步很快,又招來了很多孩子。天天晚上,三先生的家裡就像唱小戲一樣熱鬧。孩子們在炕桌地桌上寫字,媽媽們在旁邊聊天,農村的希望和熱烈都集中到這裡。

冬天農閒的時候,村民們都聚到三先生家裡來,讓他給講講古書聽。三先生有些為難,說怕是不好。村民們說,《楊家將》講的是「忠」,《水滸傳》講的是「義」,哪朝哪代不講忠義呢?三先生想了想也是,就答應了。於是天天晚上,三先生的家裡就變成了說書館,講《聊齋志異》,講《三言二拍》,講《封神演義》。里外屋都是人,把鍋台都踩塌了。三先生的媳婦還挺樂,覺得她家的人緣好。

我們幾個小孩子,也天天跟着大人去聽書,越聽越上癮。吃完晚飯,就往三先生的家裡跑,占個好地方。星期天或是下午寫完作業,也去三先生的家,找出三先生的那些書看。儘管那時候我們還識字不多,但是連蒙帶猜,也就把故事的大概看明白了。故事裡那打打殺殺的精彩,忠臣為國獻身的悲壯,把我們的魂都勾走了。我們常常忘了回家吃飯,都是媽媽來找。

看我們這樣喜歡讀書,三先生樂得眉毛都翹起來。他把他的藏書都從柜子里找出來擺在櫃蓋上,讓我們隨便翻隨便看,有了生字,隨時問他。三先生咬文嚼字,字根字義都說得清清楚楚。就這樣,三先生的書屋,變成了我們的又一座學校。

總看三先生的書,總聽三先生書里的故事,我們常去他家的那幾個孩子作文都寫的非常好。我編故事的本領,就是那時候學來的。

上了高中,我的家就搬到了綏化縣新華鄉新安村。父母過世,我棄考回鄉種田,和三先生的聯繫就少了。不過,從老家來了人,總是能聽到三先生的一點消息。文化大革命,那個寫字像蟑螂爬的老師當上了造反頭,說三先生是漏網地主,說三先生散布封建流毒,說三先生反黨反社會主義,把他批鬥了幾次。不過,貧下中農總也對三先生恨不起來,對三先生一個手指頭也沒有捅過。三先生還是在生產隊裡干輕巧活,種瓜、護秋什麼的,拎個鐮刀四處走也不少掙工分。那時候,學校不教什麼文化知識,一些有遠見的人,偷偷地把孩子領到三先生家裡,讓三先生給補文化課,講《三字經》,講《弟子規》,還講五經四書。七七年恢復高考,賈家店一下子考出去五個大學生。這五個學生,都曾經是三先生的親傳弟子。

去年夏天,我們六個童年的髮小從三省五地回到了賈家店,算是尋根之聚。兒時的朋友見面,都很激動,話題自然很多,但我們談得最多的仍然是三先生的書屋,是三先生的故事。因為三先生的書屋和故事,和我們後來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我們中間有三個人,就是靠寫故事和講故事吃飯謀生。

分別的前一天下午,我們來到村後的北大排地,想看看三先生的墳。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哪裡還有三先生的墳,只是一大片茂盛的玉米。一直住在村裡的二榔頭,用手指了指大概的方向說,可能就是那個位置吧。我們按照二榔頭手指的方向去看,果然有一小片玉米長得格外茁壯,像是一個小山丘的模樣。我們知道,那是三先生的靈魂和軀體化作了養料,滋潤了這片土豐腴的土地。

向着那片茂盛的莊稼,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1]

作者簡介

王延忠,男,出生於綏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