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三嗣主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國志·三嗣主傳出自《三國志》,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三國史,書中有440名三國歷史人物的傳記,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1]
原文
孫亮,字子明,權少子也。權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常譖太子和子母,心自不安。因倚權意,欲豫自結,數稱述全尚女,勸為亮納。赤烏十三年,和廢,權遂立亮為太子,以全氏為妃。
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為皇后。冬,權寢疾,征大將軍諸葛恪為太子太傅,會稽太守滕胤為太常,並受詔輔太子。明年四月,權薨,太子即尊號。大赦,改元。是歲,於魏嘉平四年也。
閏月,以恪為帝太傅,胤為衛將軍領尚書事,上大將軍呂岱為大司馬,諸文武在位皆近爵班賞,冗官加等。冬十月,太傅恪率軍遏巢湖,城東興。使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十二月朔丙申,大風雷電,魏使將軍諸葛誕、胡遵等步騎七萬圍東興。
將軍王昶攻南郡,毋丘儉向武昌。甲寅,恪以大兵赴敵。戊午,兵及東興,交戰,大破魏軍,殺將軍韓綜、桓嘉等。是月,雷雨,天災武昌端門。改作端門,又災內殿。
二年春正月丙寅,立皇后全氏,大赦。庚午,王昶等皆退。二月,軍還自東興,大行封賞。三月,恪率軍伐魏。夏四月,圍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秋八月,恪引軍還。冬十月,大饗。武衛將軍孫峻伏兵殺恪於殿堂。大赦,以峻為丞相,封富春侯。十一月,有大鳥五見於春申,(明年改)元。
五鳳元年夏,大水。秋,吳侯英謀殺峻,覺,英自殺。冬十一月,星茀於鬥牛。
二年春正月,魏鎮東大將軍毋丘儉、前將軍文欽以淮南之眾西入,戰於樂嘉。閏月壬辰,峻及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率兵襲壽春,軍及東興,聞欽等敗。壬寅,兵進於橐皋,欽詣峻降,淮南餘眾數萬口來奔。魏諸葛誕入壽春,峻引軍還。二月,及魏將軍曹珍遇於高亭,交戰,珍敗績。留贊為誕別將蔣班所敗於菰陂,贊及將軍孫楞、蔣修等皆遇害。三月,使鎮南將軍朱異襲安豐,不克。秋七月,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謀殺峻,發覺,儀自殺,恂等伏辜。陽羨離里山大石自立。使衛尉馮朝城廣陵,拜將軍吳穰為廣陵太守,留略為東海太守。是歲大旱。十二月,作太廟,以馮朝為監軍使者,督徐州諸軍事。民飢,軍士怨畔。
太平元年春二月朔,建業火。峻用征北大將軍文欽計,將征魏。八月,先遣欽及驃騎呂據、車騎劉纂、鎮南朱異、前將軍唐咨軍自江都入淮、泗。九月丁亥,峻卒,以從弟偏將軍綝為侍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召還據等。聞綝代峻,大怒。己丑,大司馬呂岱卒。壬辰,太白犯南斗,據、欽、咨等表薦衛將軍膝胤為丞相,綝不聽。癸卯,更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據引兵還,欲討綝.綝遣使以詔書告喻欽、咨等,使取據。冬十月丁未,遣孫憲及丁奉、施寬等以舟兵逆據於江都。遣將軍劉丞督步騎攻胤。
胤兵敗夷滅。己酉,大赦,改年。辛亥,獲呂據於新州。十一月,以綝為大將軍、假節,封(永康侯)。孫憲與將軍王惇謀殺綝.事覺,綝殺惇,迫憲令自殺。十二月,使五官中郎將刁玄告亂於蜀。
二年春二月甲寅,大雨,震電。乙卯,雪,大寒。以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會稽東部為臨海郡,豫章東部為臨川郡。夏四月,亮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
綝所表奏,多見難問,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餘人,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為之將帥。亮曰:「吾立此軍,欲與之俱長。」日於苑中習焉。
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之眾保壽春城,遣將軍朱成稱臣上疏,又遣子靚、長史吳綱諸牙門子弟為質。六月,使文欽、唐咨、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朱異自虎林率眾襲夏口,夏口督孫壹奔魏。秋七月,綝率眾救壽春,次於鑊里。朱異至自夏口,綝使異為前部督,與丁奉等將介士五萬解圍。八月,會稽南部反,殺都尉。鄱陽、新都民為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討之。朱異以軍士乏食引還,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殺異於鑊里。辛未,綝自鑊里還建業。甲申,大赦。十一月,全緒子禕、儀以其母奔魏。十二月,全端、懌等自壽春城詣司馬文王。
三年春正月,諸葛誕殺文欽。三月,司馬文王克壽春,誕左右戰死,將吏已下皆降。
秋七月,封故齊王奮為章安候。詔州郡伐宮材。自八月沈陰不雨四十餘日。亮以綝專恣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謀誅綝.九月戊午,綝以兵取尚,遣弟恩攻殺丞於蒼龍門外。召大臣會宮門,黜亮為會稽王,時年十六。
孫休字子烈。權第六子。年十三,從中書郎射慈、郎中盛沖受學。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四月,權薨,休弟亮承統。諸葛恪秉政,不欲諸王在濱江兵馬之地,徙休于丹楊郡。太守李衡數以事侵休,休上書乞徙他郡,詔徙會稽。居數歲,夢乘龍上天,顧不見尾,覺而異之。孫亮廢,己未,孫綝使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休。休初聞問,意疑,楷、朝具述綝等所以奉迎本意。留一日二夜,遂發。十月戊寅,行至曲阿,有老公幹休叩頭曰:「事久變生,天下喁喁,願陛下速行。」休善之。是日進及布塞亭。
武衛將軍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輿法駕迎於永昌亭,築宮。以武帳為便殿,設御座。
己卯,休至,望便殿止住,使孫楷先見恩。楷還,休乘輦進,群臣再拜稱臣。休升便殿,謙不即御坐,止東廂。戶曹尚書前即階下贊奏,丞相奉璽符。休三讓,群臣三請。休曰:「將相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璽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輿。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於半野,拜於道側。休下車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是歲,於魏甘露三年也。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詔曰:「夫褒德賞功,古今通義。其以大將軍綝為丞相、荊州牧,增食五縣。武衛將軍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威遠將軍(授)
為右將軍、縣侯。偏將軍干雜號將軍、亭侯。長水校尉張布輔導勤勞,以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董朝親迎,封為鄉侯。「又詔曰:」丹楊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
夫射鈎斬袪,在君為君,遣衡還郡,勿令自疑。「己丑,封孫皓為烏程侯,皓弟德錢唐侯,謙永安侯。
十一月甲午,風四轉五復,濛霧連日。綝一門五侯皆典禁兵,權傾人主。有所陳述,敬而不違,於是益恣。休恐其有變,數加賞賜。丙申,詔曰:「大將軍忠款內發,首建大計以安社稷。卿士內外,咸贊其議,並有勳勞。昔霍光定計,百僚同心,無復是過。
亟案前日與議定策告廟人名,依故事應加爵位者,促施行之。「戊戌,詔曰:」大將軍掌中外諸軍事,事統煩多。其加衛將軍御史大夫恩侍中,與大將軍分省諸事。「壬子,詔曰:」諸吏家有五人三人兼重為役,父兄在都,子弟給郡縣吏,既出限米,軍出又從,至於家事無經護者,朕甚愍之。其有五人三人為役,聽其父兄所欲留,為留一人,除其米限,軍其不從。「又曰:」諸將吏奉迎陪位在永昌亭者,皆加位一級。「頃之,休聞綝逆謀,陰與張布圖計。十二月戊辰臘,百僚朝賀,公卿升殿,詔武士縛綝,即日伏誅。
己巳,詔以左將軍張布討奸臣,加布為中軍督。封布弟惇為都亭侯,給兵三百人,惇弟恂為校尉。
詔曰:「古者建國,教學為先,所以道世治性,為時養器也。自建興以來,時事多故,吏民頗以目前趨務,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則傷化敗俗。其案古置學官,立五經博士,核取應選,加其寵祿,科見吏之中及將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業。
一歲課試,差其品第,加以位賞。使見之者樂其榮,聞之者羨其譽。以敦王化,以隆風俗。「
二年春正月,震電。三月,備九卿官,詔曰:「朕以不德,托於王公之上,夙夜戰戰,忘寢與食。今欲偃武修文,以祟大化。推此之道,當由士民之贍。必須農桑。《管子》有言:」倉凜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夫一夫不耕,有受其飢;一婦不織,有受其寒。饑寒並至而民不為非者,末之有也。自頃年已來,州郡吏民及諸營兵,多違此業,皆浮船長江,賈作上下,良田漸廢,見穀日少,欲求大定,豈可得哉?亦由租入過重,農人利薄,使之然乎?今欲廣開田業,輕其賦稅,差科強羸,課其田畝,務令優均。官私得所,使家給戶贍,足相供養。則愛身重命,不犯科法,然後刑罰不用,風俗可整。以群僚之忠賢,若盡心於時,雖太古盛化,未可卒致,漢文昇平,庶幾可及。及之則臣主俱榮,不及則損削侵辱,何可從容俯仰而已?諸卿尚書,可共咨度,務取便佳。
田桑已至,不可後時。事定施行,稱朕意焉。
三年春三月,西陵言赤烏見。秋,用都尉嚴密議,作浦里塘。會稽郡謠言王亮當還為天子,而亮宮人告亮使巫禱祠,有惡言。有司以聞,黜為候官侯,遣之國。道自殺,衛送者伏罪。以會稽南部為建安郡,分宜都置建平郡。
四年春五月,大雨,水泉涌溢。秋八月,遣光祿大夫周奕、石偉巡行風俗,察將吏清濁,民所疾苦,為黜陟之詔。九月,布山言白龍見。是歲,安吳民陳焦死,埋之,六日更生,穿土中出。
五年春二月,白虎門北樓災。秋七月,始新言黃龍見。八月壬午,大雨震電,水泉涌溢。乙酉,立皇后朱氏。戊子,立子(雨+單)為太子,大赦。冬十月,以衛將軍濮陽興為丞相,廷尉丁密、光祿勛孟宗為左右御史大夫。休以丞相興及左將軍張布有舊恩,委之以事,布典宮省,興關軍國。休銳意於典籍,欲畢覽百家之言,尤好射雉。春夏之間常晨出夜還,唯此時舍書,休欲與博士祭酒韋曜、博士盛沖講論道藝。曜、沖素皆切直,布恐入侍,發其陰失,令己不得專,因妄飾說以拒遏之。休答曰:「孤之涉學,群書略遍。所見不少也;其明君暗主,奸臣賊子,古今賢愚成敗之事,無不覽也。今曜等人,但欲與論講書耳,不為從曜等始更受學也。縱復如此,亦何所損?君特當以曜等恐道臣下奸變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備之。不須曜等然後乃解也。此都無所損,君意特有所忌故耳。」布得詔陳謝,重自序述,又言懼妨政事。休答曰:「書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無傷也。此無所為非,而君以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
政務學業,其流各異,不相妨也。不圖君今日在事,更行此於孤也。良所不取。「布拜表叩頭,休答曰:」聊相開悟耳,何至叩頭乎?如君之忠誠,遠近所知。往者所以相感,今日之巍巍也。《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終之實難,君其終之。」初休為王時,布為左右將督。素見信愛,及至踐阼,厚加寵待,專擅國勢,多行無禮,自嫌瑕短,懼曜、沖言之,故尤患忌。休雖解此旨,心不能悅,更恐其疑懼,竟如布意,廢其講業,不復使沖等人。是歲使察戰到交址調孔爵、大豬。
六年夏四月,泉陵言黃龍見。五月,交址郡吏呂興等反,殺太守孫諝。諝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餘人送建業,而察戰至,恐復見取,故興等因此扇動兵民,招誘諸夷也。冬十月,蜀以魏見伐來告。癸未,建業石頭小城火,燒西南百八十丈。甲申,使大將軍丁奉督諸軍向魏壽春,將軍留平別詣施績於南郡,議兵所向,將軍丁封、孫異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劉禪降魏問至,然後罷。呂興既殺孫諝,使使如魏,請太守及兵。丞相興建取屯田萬人以為兵。分武陵為天門郡。
七年春正月,大赦。二月,鎮軍陸抗、撫軍步協、征西將軍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眾圍蜀巴東守將羅憲。夏四月,魏將新附督王稚浮海入句章,略長吏(賞林)及男女二百餘口。將軍孫越徼得一船,獲三十人。秋七月,海賊破海鹽,殺司鹽校尉駱秀。使中書郎劉川發兵廬陵。豫章民張節等為亂,眾萬餘人。魏使將軍胡烈步騎二萬侵西陵,以救羅憲,陸抗等引軍退。復分交州置廣州。壬午,大赦。癸未,休薨,時年三十,諡曰景皇帝。
孫皓字元宗,權孫,和子也。一名彭祖,字皓宗。孫休立,封皓為烏程侯,遣就國。
西湖民景養相皓當大貴,皓陰喜而不敢泄。休薨,是時蜀初亡,而交址攜叛,國內震懼,貪得長君。左典軍萬彧昔為烏程令,與皓相善,稱皓才識明斷,是長沙桓王之疇也,又加之好學,奉遵法度,屢言之於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興、布說休妃太后朱,欲以皓為嗣。朱曰:「我寡婦人,安知社稷之慮。苟吳國無隕,宗廟有賴可矣。」於是遂迎立皓,時年二十三。改元,大赦。是歲,於魏咸熙元年也。
元興元年八月,以上大將軍施績、大將軍丁奉為左右大司馬,張布為驃騎將軍,加侍中,諸增位班賞,一皆如舊。九月,貶太后為景皇后,追諡父和曰文皇帝,尊母何為太后。十月,封休太子(雨+單)為豫章王,次子汝南王,次子梁王,次子陳王,立皇后滕氏。皓既得志。粗暴驕盈,多忌諱,好酒色,大小失望。興、布竊悔之。或以譖皓,十一月,誅興、布。十二月,孫休葬定陵。封后父滕牧為高密侯,舅何洪等三人皆列侯。
是歲,魏置交址太守之都。晉文帝為魏相國,遣昔吳壽春城降將徐紹、孫彧銜命齎書。
陳事勢利害,以申喻皓。
甘露元年三月,皓遣使隨紹、彧報書曰:「知以高世之才,處宰輔之任,漸導之功,勤亦至矣。孤以不德,階承統緒。思與賢良共濟世道,而以壅隔未有所緣,嘉意允着,深用依依。今遣光祿大夫紀陟、五宮中郎將弘璆宣明至懷。」紹行到濡須,召還殺之。
徙其家屬建安,始有白紹稱美中國者,故也。夏四月,蔣陵言甘露降,於是改年大赦。
秋七月:皓逼殺景後朱氏,亡不在正殿,於苑中小屋治喪,眾知其非疾病,莫不痛切。
又送休四子於吳小城,尋復追殺大者二人。九月,從西陵督步闡表,徙都武昌,御史大夫丁固、右將軍部諸葛靚鎮建業。陟、璆至洛,遇晉文帝崩,十一月,乃遣還。皓至武昌,又大赦。以零陵南部為始安郡,桂陽南部為始興郡。十二月,晉受禪。
寶鼎元年正月,遣大鴻臚張儼、五官中郎將丁忠弔祭晉文帝。及還,儼道病死。忠說皓,曰:「北方守戰之具不設,弋陽可襲而取。」皓訪群臣,鎮西大將軍陸凱曰:「夫兵不得已而用之耳,且三國鼎立已來,更相侵伐,無歲寧居。今強敵新並巴蜀,有兼土之實,而遣使求親,欲息兵役,不可謂其求援於我。今敵形勢方強,而欲徼幸求勝,未見其利也。」車騎將軍劉纂曰:「天生五才,誰能去兵?譎詐相雄,有自來矣。若其有闕,庸可棄乎?宜遣間諜,以觀其勢。」皓陰納纂言,且以蜀新平。故不行,然遂自絕。八月,所在言得大鼎,於是改年,大赦。以陸凱為左丞相,常侍萬彧為右丞相。冬十月,永安山賊施但等聚眾數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謙出烏程,取孫和陵上鼓吹曲蓋。
比至建業,眾萬餘人。丁固、諸葛靚逆之於牛屯,大戰。但等敗走。獲謙,謙自殺。分會稽為東陽郡,分吳、丹楊為吳興郡。以零陵北部為邵陵郡。十二月,皓還都建業,衛將軍滕牧留鎮武昌。
二年春,大赦。右丞相萬彧上鎮巴丘。夏六月,起顯明宮,冬十二月,皓移居之。
是歲,分豫章、廬陵、長沙為安成郡。
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為司徒、司空。秋九月,皓出東關,丁奉至合肥。是歲,遣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修則等人擊交址.為晉將毛炅等所破,皆死。
兵散還合浦。
建衡元年春正月,立子瑾為太子,及淮陽、東平王。冬十月,改年,大赦。十一月,左丞相陸凱卒。遣監軍虞汜、威南將軍薛珝、蒼梧太守陶璜由荊州,監軍李勖、督軍徐存從建安海道,皆就合浦擊交址.二年春,萬彧還建業。李勖以建安道不通利,殺導將馮斐,引軍還。三月,天火燒萬餘家,死者七百人。夏四月,左大司馬施績卒。殿中列將何定曰:「少府李勖枉殺馮斐,擅徹軍退還。」勖及徐存家屬皆伏誅。秋九月,何定將兵五千人上夏口獵。都督孫秀奔晉。是歲,大赦。
三年春正月晦,皓舉大眾出華里,皓母及妃妾皆行,東觀令華核等固爭,乃還。是歲,汜、璜破交址,禽殺晉所置守將,九真、日南皆還屬。大赦,分交址為新昌郡。諸將破扶嚴,置武平郡。以武昌督范慎為太尉。右大司馬丁奉、司空孟仁卒。西苑言鳳凰集,改明年元。
凰皇元年秋八月,征西陵督步闡。闡不應,據城降晉。遣樂鄉都督陸抗圍取闡,闡眾悉降。闡及同計數十人皆夷三族。大赦。是歲,右丞相萬彧被譴憂死,徙其子弟於廬陵。何定奸穢發聞,伏誅。皓以其惡似張布,追改定名為布。
二年春三月,以陸抗為大司馬。司徒丁固卒。秋九月,改封淮陽為魯,東平為齊,又封陳留、章陵等九王,凡十一王,王給三千兵。大赦。皓愛妾或使人至市劫奪百姓財物,司市中郎將陳聲,素皓幸臣也,恃皓寵遇,繩之以法。妾以訴皓,皓大怒,假他事燒鋸斷聲頭,投其身於四望之下。是歲,太尉范慎卒。
三年,會稽妖言章安侯奮當為天子。臨海太守奚熙與會稽太守郭誕書,非論國政。
涎但白熙書,不白妖言,送付建安作船。遣三郡督何植收熙,熙發兵自衛,斷絕海道。
熙部曲殺熙,送首建業,夷三族。秋七月,遣使者二十五人分至州郡,科出亡叛。大司馬陸抗卒。自改年及是歲,連大疫。分鬱林為桂林郡。
天冊元年,吳郡言掘地得銀,長一尺,廣三分,刻上有年月字。於是大赦,改年。
天璽元年,吳都言臨平湖自漢末草歲壅塞,今更開通。長老相傳此湖塞,天下亂,此湖開,天下平。又於湖邊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長四寸,廣二寸余,刻上作皇帝字。於是改年,大赦。會稽太守車浚、湘東太守張詠不出算緡,就在所斬之,徇首諸郡。秋八月,京下督孫楷降晉。鄱陽言歷陽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雲「楚九州渚,吳九州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吳興陽羨山有空石,長十餘丈,名曰石室,在所表為大瑞。乃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處至陽羨縣,封禪國山。(明年改)
元,大赦,以協石文。
天紀元年夏,夏口督孫慎出江夏、汝南,燒略居民。初,騶子張俶多所譖白,累遷為司直中郎將,封侯,甚見寵愛。是歲,姦情發聞,伏誅。
二年秋七月,立成紀、宣威等十一王,王給三千兵,大赦。
三年夏,郭馬反。馬本合浦太守修允部曲督。允轉桂林太守,疾病,住廣州。先遣馬將五百兵至郡安撫諸夷。允死,兵當分給,馬等累世舊軍,不樂離別。皓時又科實廣州戶口,馬與部曲將何典、王族、吳述、殷興等因此恐動兵民,合聚人眾,攻殺廣州督虞授。馬自號都督交、廣二州諸軍事、安南將軍,興廣州刺史,述南海太守。典攻蒼梧,族攻始興。八月。以軍師張悌為丞相,牛渚都督何植為司徒。執金吾滕循為司空,未拜,轉鎮南將軍,假節領廣州牧,率萬人從東道討馬,與族遇於始興,未得前。馬殺南海太守劉略,逐廣州刺史徐旗,皓又遣徐陵督陶浚將七千人從西道,命交州牧陶璜部伍所領及合浦、鬱林諸郡兵,當與東西軍共擊馬。
有鬼目菜生工人黃耇家,依緣棗樹,長丈余,莖廣四寸,厚三份。又有買菜生工人吳平家,高四尺,厚三分,如枇杷形,上廣尺八寸,下莖廣五寸,兩邊生葉綠色。東觀案圖,名鬼目作芝草,買菜作平慮草,遂以耇為侍芝郎,平為平慮郎,皆銀印青綬。
冬,晉命鎮東大將軍司馬伷向塗中,安東將軍王渾、揚州刺史周浚向牛渚,建威將軍王戎向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向夏口,鎮南將軍杜預向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浮江東下,太尉賈充為大都督,量宜處要,盡軍勢之中。陶浚至武昌,聞北軍大出,停駐不前。
初,皓每宴會群臣,無不咸令沉醉。置黃門郎十人,特不與酒。侍立終日,為司過之吏。宴罷之後,各奏其闕失,迕視之咎,謬言之愆,罔有不舉。大者即加威刑,小者輒以為罪。後宮數千,而採擇無已。又激水入宮,宮人有不合意者,輒殺流之。或剝人之面,或鑿人之眼。岑冒險諛貴幸,致位九列,好興功役,眾所患若。是以上下離心,莫為皓盡力。蓋積惡已極,不復堪命故也。
四年春,立中山、代等十一王,大赦。浚、彬所至,則土崩瓦解,靡有御者。預又斬江陵督伍延,渾復斬丞相張悌、丹楊太守沈瑩等,所在戰克。
三月丙寅,殿中親近數百人叩頭請皓殺岑昬,皓惶憒從之。戊辰,陶浚從武昌還,即引見。問水軍消息,對曰:「蜀船皆小,今得二萬兵,乘大船戰,自足擊之。」於是合眾,授浚節鉞,明日當發,其夜眾悉逃走。而王浚順流將至,司馬伷、王渾皆臨近境。
皓用光祿勛薛瑩、中書令胡沖等計,分遣使奉書於浚、伷、渾,曰:「昔漢室失統,九州分裂,先人因時,略有江南,遂分阻山川,與魏乖隔。今大晉龍興,德覆四海。暗劣偷安,未喻天命。至於今者,猥煩六軍。衡蓋路次,遠臨江渚,舉國震惶,假息漏刻。
敢緣天朝含弘光大,謹遣私署太常張夔等奉所佩印綬,委質請命,惟垂信納。以濟元元。「
壬申,王浚最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縛焚櫬,延請相見。伷以皓致印綬於己,遣使送皓,皓舉家西遷,以太康元年五月丁亥集於京邑。四月甲申,詔曰:「孫皓窮迫歸降,前詔待之以不死,今皓垂至,意猶愍之,其賜號為歸命侯。進給衣服車乘,田三十頃,歲給谷五千斛,錢五十萬,絹五百匹,綿五百斤。」皓太子瑾拜中郎,諸子為王者,拜郎中。五年,皓死於洛陽。
評曰:孫亮童孺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近良才,改弦易張。雖志善好學,何益救亂乎?又使既廢之亮不得其死,友於之義薄矣。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其熒惑、巫祝,交致祥瑞,以為至急。昔舜、禹躬稼,至聖之德。猶或矢誓眾臣,予違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況皓凶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既蒙不死之詔,復加歸命之寵,豈非曠盪之恩,過厚之澤也哉!
譯文
(孫亮傳、孫休傳、孫皓傳)
孫亮傳,孫亮,字子明,孫權的小兒子。孫權年歲已高,而孫亮是最小的兒子,故此對他特別關心。孫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經誣陷太子孫和及其母親,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賴孫權愛孫亮的心意,多次稱讚全尚的女兒,勸孫權給孫亮納娶此女。
赤烏十三年(250),太子孫和被廢,孫權於是立孫亮為太子,以全尚的女兒為太子妃。
太元元年(251)夏,孫亮的母親潘氏被冊立為皇后。當年冬天,孫權重病臥床,徵召大將軍諸葛恪為太子太傅,會稽太守滕胤為太常,一道受詔輔佐太子。次年四月,孫權去世,太子孫亮繼位登基,大赦全國,更改年號。這一年,是魏國的嘉平四年(252)。
建興元年(252)閏月,任命諸葛恪為皇帝太傅,滕胤為衛將軍兼職尚書事,上大將軍呂岱為大司馬,各在位的文武官員都晉爵加賞,閒散官員加升一級。是年冬十月,太傅諸葛恪率軍堵攔巢湖湖水,修築東興城,派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十二月初,大風雷電,魏國派遣將軍諸葛誕、胡遵等率領步、騎兵七萬人圍攻東興城,將軍王昶攻打南郡,毋丘儉進軍武昌十日,諸葛恪派大軍迎擊敵兵。十四日,大軍抵達東興,與魏軍交戰,大敗魏軍,斬殺魏將韓綜、桓嘉等。此月,雷雨,武昌端門遭雷擊起火,改建端門,內殿又遭雷電火災。
建興二年(253)春正月二日,冊立全氏為皇后,大赦。六日,魏將王昶等都撤兵退還。二月,吳國大軍從東興撤回,孫亮大加封賞。三月,諸葛恪率軍伐魏。夏四月,吳軍圍攻新城,瘟疫流行,兵卒死亡過半。秋八月,諸葛恪率軍退還。冬十月,祭祀祖廟。武衛將軍孫峻設置伏兵在殿堂內殺死諸葛恪。大赦全國。任命孫峻為丞相,封爵富春侯。十一月,有五隻大鳥出現在春申,次年,改年號為五鳳。
五鳳元年(254)夏,洪水。秋天,吳侯英謀劃刺殺孫峻,被孫峻發覺,吳侯英自殺。冬十一月,有流星填插斗宿、牛宿之間。
五鳳二年(255)春正月,魏國鎮東大將軍毋丘儉、前將軍文欽率領淮南的軍隊從西面進攻,雙方交戰於樂嘉。閏月九日,孫峻及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率軍襲擊壽春,部隊到達東興時,聽說文欽等人已敗走。十九日,吳軍挺進橐皋,文欽前至孫峻處投降,淮南地區所剩的數萬人都來投奔。魏將諸葛誕進入壽春,孫峻領兵退還。二月,吳軍在高亭與魏國將軍曹珍的部隊遭遇,雙方交戰,曹珍敗走。留贊在菰陂被諸葛誕的別將蔣班所擊敗,留贊及將軍孫楞、蔣脩等都被殺害。三月,派鎮南將軍朱異襲擊安豐,未能得勝。秋七月,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謀殺孫峻,被發覺,孫儀自殺,林恂等人被處斬。陽羨縣離里山的大石頭自己直立起來。派遣衛尉馮朝建修廣陵城,任命將軍吳穰為廣陵太守,留略為東海太守。當年大旱。十二月,建太廟。派馮朝為監軍使者,督察徐州各項軍務,百姓饑荒,士兵怨逃。
太平元年(256)春二月初一,建業發生大火災。孫峻採納征北大將軍文欽的計謀,準備北征魏國。八月,先派遣文欽及驃騎將軍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咨諸路軍隊從江都進入淮、泗之地。九月十四日,孫峻去世。他的堂弟孫糹林被任命為侍中、武衛將軍,兼管朝廷中外各項軍務,呂據等人被召還。呂據聽說以孫糹林接替孫峻,十分憤怒。十六日,大司馬呂岱去世。十九日,太白星掠過南斗星軌道。呂據、文欽、唐咨等上表舉薦衛將軍滕胤為丞相,孫糹林沒有聽從。三十日,改任滕胤為大司馬,替代呂岱駐守武昌。呂據領兵返還,準備討伐孫綝。孫糹林派遣使者持皇帝詔書告喻文欽、唐咨等,讓他們擒獲呂據。冬十月四日,孫糹林派遣孫憲及丁奉、施寬等率領水軍前赴江都迎擊呂據,派遣將軍劉丞督率步、騎兵攻擊滕胤。滕胤兵敗被夷滅三族。六日,大赦全國,更改年號。八日,在新州擒獲呂據。十一月,孫亮任命孫糹林為大將軍,假節,封爵永寧侯。孫憲與將軍王昶謀殺孫糹林,事情被發覺,孫糹林殺死王..,迫令孫憲自殺。十二月,派五官中郎將刁玄到蜀國告知吳國內亂情形。
太平二年(257)春二月二十三日,大雨雷震電閃。十四日,雪,天大寒。分長沙郡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會稽郡東部為臨海郡,豫章郡東部為臨川郡。夏四月,孫亮登臨正殿,大赦,開始親自處理政務。孫綝所上奏的事情,常常受到孫亮的責問詰難。孫亮又徵召兵家子弟十八歲以下、十五歲以上者,得三千餘人,拔選大將的子弟年輕有勇力者作這些人的將帥。孫亮說:「我建立這支軍隊,是要與他們一起成長。」天天在皇苑裡操習。是年五月,魏國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動用淮南的軍隊保衛壽春城,派遣將軍朱成前來吳國稱臣上疏,又派兒子諸葛靚、長史吳綱各位牙門子弟為人質。六月,孫亮派文欽、唐咨、全端等率領步、騎兵三萬救援諸葛誕。朱異從虎林率兵襲擊夏口,夏口督孫壹投奔魏國。秋七月,孫糹林率軍救援壽春,進抵鑊里,朱異自夏口趕來,孫綝派他為前部督,與丁奉等統領甲兵五萬解壽春之圍。八月,會稽南部反叛,斬殺都尉。鄱陽、新都的百姓暴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征討。朱異因為軍士缺糧而引兵撤退,孫糹林大怒,九月初一日,在鑊里斬殺朱異。三日,孫綝從鑊里撤回建業。十六日,孫亮大赦全國。十一月,全緒兒子全禕、全儀帶着母親投奔魏國。十二月,全端、全懌等從壽春城投拜司馬昭。紅潮網
太平三年(258)春正月,諸葛誕殺死文欽。三月,司馬昭攻克壽春城,諸葛誕及手下人全都戰死,將吏以下人員全部投降。秋七月,孫亮封原來的齊王孫奮為章安侯。下詔州郡砍伐建造宮殿的木材。自八月以來天氣陰沉不雨四十多天。孫亮因為孫綝專橫跋扈,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設計誅殺孫糹林。九月二十六日,孫糹林帶兵捉拿全尚,派弟弟孫恩攻殺劉丞於蒼龍門外,召集大臣們會齊宮門,將孫亮廢黜為會稽王,當時孫亮十六歲。
孫休傳,孫休,字子烈,孫權的第六個兒子。他十三歲時,從中書郎射慈、郎中盛沖學習。
太元二年(252)正月,被封為琅王牙王,居住虎林。同年四月,孫權去世,孫休弟弟孫亮繼承皇位,諸葛恪主掌朝政,不願讓諸王居住在長江邊沿征戰之地,將孫休遷往丹楊郡。太守李衡多次藉故侵擾孫休,孫休上奏書請求遷往他郡,於是下詔遷至會稽,居住幾年,夢見自己乘龍上天,回頭看不到龍尾,醒後頗為奇怪。孫亮被廢,二十七日,孫糹林派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請孫休。孫休聽到消息,起始有所疑慮,孫楷、董朝一起陳述孫糹林等之所以奉迎孫休的原因,留住一天兩夜,於是出發。十月十七日,抵達曲阿,有老翁攔住孫休叩頭說:「事情拖久了就會發生變化,天下人都殷殷期望着您,希望陛下迅速前行。」孫休認為老者說的對,當天就趕到布塞亭。武衛將軍孫恩代行丞相事務,率領百官用皇帝的御車在永昌亭迎駕孫休,修築宮室,用武帳圍成便殿,設置御座。十八日,孫休到達,望見便殿就停了下來,讓孫楷先見孫恩。孫楷回返,孫休才乘輦前行,百官再拜稱臣。孫休登升便殿,謙遜而不走上御座,只停息在東廂。戶曹尚書前趨到階下宣頌奏文,丞相捧上玉璽、符契。孫休再三謙讓,群臣三請。孫休說:「將相諸侯共同推戴寡人,寡人豈敢不承受璽、符。」百官按等級秩序給孫休導引車駕,孫休乘上帝輦,百官陪侍,孫糹林率領士卒千人在近郊迎接,在路旁下拜,孫休下車回拜。當天就登上正殿,大赦全國,更改年號。這一年為魏國的甘露三年(258)。
永安元年(258)冬十月二十一日,孫休下詔說:「褒揚有德之士,賞賜有功之臣,此為古今通行大義。現用大將軍孫糹林為丞相、荊州牧,增加食邑五個縣。武衛將軍孫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威遠將軍孫據為右將軍,封縣侯。偏將軍孫干為雜號將軍,封亭侯。長水校尉張布勤勞輔導,以張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董朝親自迎駕,封為鄉侯。」又下詔說:「丹楊太守李衡,因為過去與我有怨,自己綁縛到有關衙門。古人射鈎斬袂不記前仇,在誰手下為誰效力,故此送李衡回到原郡,不要讓他自我心存疑懼。」二十八日,封孫鰑為烏程侯,孫鰑弟弟孫德為錢塘侯,孫謙為永安侯。
十一月三日,大風反覆吹刮,迷霧連日不散。孫糹林一家五侯都掌領禁衛軍,權力震懾人主,他有所陳述表請,孫休只得恭敬對待,不敢有違,於是孫糹林更加驕橫放肆。孫休擔心孫糹林心底有不良的變化,多次加予賞賜。五日,孫休下詔說:「大將軍忠誠發自內心,首建大計來安定國家,朝廷內外文武百官,一致贊同他的建議,一同有功勞。從前霍光定計,百官同心,也未超過今天的情形。及時按照前些天與大將軍商議定下的參加告廟儀式的人員名單,依照舊例應該加進爵位者,都要儘快辦理。」七日,又下詔說:「大將軍執掌朝廷內外諸多軍務,事情頭緒繁多,現加授衛將軍御史大夫孫恩為侍中,與大將軍分擔省察各種事務。」二十一日,又下詔說:「各低級政府官員家庭中有五人的,其中三人在為國家作事,父兄在都城,子弟供職郡縣官吏,既交納了規定的稅糧,軍隊出征又要跟着去,以至於家中無人經營家計,朕對這種情況甚為憐憫。那些家有五人,其中有三人為國家作事的,聽任該家的父兄決定留下哪一個,讓他留下一人在家,免除他家應交的糧米,軍隊出征時不必跟着去。」
又說:「各位將領官吏凡在永昌亭迎駕陪侍的都官升一級。」不久,孫休聽說孫糹林有叛逆陰謀,就暗地與張布共同策劃。十二月八日舉行臘祭,百官朝賀,公卿上殿,下詔武士綁縛孫糹林,當日即處死了他。九日,下詔說因為左將軍討伐奸臣,故加授張布為中軍督,封張布的弟弟張郃為都亭侯,授給親兵三百,張郃的弟弟張恂被任命為校尉。孫休詔書說:「古人創建國家,教育學習放在首要地位,以此導引民俗風情陶冶人物品性,為時代培養人才。自建興年間以來,時事多變,官吏百姓多着重於眼前利益的事情,拋棄本業,專近末業,不遵循古人的道義。社會所崇尚的思想不敦厚,則傷風敗俗。必須根據古制來設置學官,立五經博士,考核錄選應選的人才,給予他們優惠和俸祿,招收現有官吏之中以及軍隊將領官吏的子弟中有志向學之人,讓他們各就學業。一年後考試,分出品第高下,賞賜祿位。使其他見到這些情況的人樂於趨向這種榮耀,聽到這些情況的人羨慕取得這種聲名。以便敦促王道教化,發揚純美風俗。」
永安二年(259)春正月,雷震電閃。三月,完備九卿官制,詔書說:「朕以無德之人,委身王公之上,心中日夜不安,忘食廢寢。現在打算停息戰事,昌明文教,以推崇宏盛的教化。推行仁政之道,應當從士民心中嚮往的事情着手,就必須加強農桑生產。《管子》有言:『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一夫不耕,就有人挨餓;一婦不織,就有人受寒;饑寒交迫而老百姓不為非作歹,從來沒有這種情況。自近年以來,州郡官民及各軍隊士卒,大多離棄農桑本業,都駕船長江之上,上下來往做買賣,良田逐漸荒蕪,所收糧食日益減少,要想求得國家完全安定,這種狀況怎麼可能呢?也是因為租稅過重,農人所收甚少,才使情況變成這樣吧!
現在準備廣泛發展農業,減輕百姓賦稅,根據勞力強弱來徵收田地課稅,務必使農民負擔均勻,使國家和個人分利得當,讓家家戶戶自給自足,能供養全家老小,那麼百姓就會愛惜身家性命,不去觸法犯令,然後刑罰可以做到不施或少用,風俗可以整頓。憑着全體官員的忠正賢明,如果能盡心於當前急務,雖然遠古時代隆盛的教化,一時還不能達到,但漢文帝時期的昇平景象,也許能夠實現。實現這種治世,則君臣都能享受光榮,不能實現則遭致損失凌辱,怎能從容地得過且過呢?眾位公卿尚書,可以共同商議計劃,務必選取利便完善的措施。農桑大忙季節已到,千萬不能誤過農時。事情決定後當即施行,這才符合朕的心意啊!」
永安三年(260)春三月,西陵傳說出現紅烏鴉。秋,採納都尉嚴密的建議,修築浦里塘。會稽郡謠傳會稽王孫亮將回朝作天子,而孫亮的宮人誣告孫亮讓巫祈禱祖祠,禱詞有兇惡言辭。有關主管官員將此事報告孫休,孫亮被貶為候官侯,被遣送到新封地。半路上孫亮自殺,護送他的人都被判罪處死。孫休分析會稽南部置建安郡,分宜都郡設建平郡。
永安四年(261)夏五月,大雨,河流湖泊和泉水涌溢。秋八月,孫休派光祿大夫周奕、石偉巡察各地民情風俗,檢察各處將領官吏的清濁、百姓的疾苦,並下升進和退貶官員的詔書。九月,布山傳言白龍出現。當年,安吳的百姓陳焦死後被埋,六天後又復活,自己從土裡爬起來。
永安五年(262)春二月,白虎門北樓遭火災。秋七月,始新傳言有黃龍出現。八月十三日,大雨雷震電閃,河流湖泊和泉水涌溢。十六日,冊立朱氏為皇后。十九日,冊立兒子孫雨單為太子,大赦全國。冬十月,任命衛將軍濮陽興為丞相,廷尉丁密、光祿勛孟宗為左、右御史大夫。孫休因為丞相濮陽興及左將軍張布過去對自己有恩,故將重要事務委託他。
張布掌管宮內官署,濮陽興執掌軍國大事。孫休專心於古典書籍,打算將各家著述通讀完,尤其喜歡射野雞,春夏之間常晨出夜還,只有這個時候才放下書本。孫休想與博士祭酒韋曜、博士盛沖討論學問理論和技藝,韋曜、盛沖兩人一向耿直,張布害怕他們入侍皇帝後,揭發出自己的過失,使自己不能獨斷專行。故此在孫休面前胡謅花言巧語,阻止孫休與韋、盛兩人接近。孫休回答說:「寡人涉獵學問,各種書籍都瀏覽一遍,所讀的東西不少了。那些明君昏主,奸臣賊子,古今賢愚成敗的事情,我無所不知。現在韋曜等進入內宮,只是想他們與我討論和講解書而已,不是說我再就韋曜等人從頭學習。即使是跟他們從頭學起,又有什麼損失的呢?您只是擔心韋曜等人說出臣下奸詐邪惡的事,故此不想讓他們入宮。像這樣的事情,寡人早已自己有所防備,不須韋曜等人說出來後才知曉。這些都沒有什麼損害的,您只是因為心裡有所顧忌而已。」
張布得此詔書即向孫休表示歉意,重新改換口氣陳述,說是擔心孫休讀書討論會妨礙政事。孫休回答說:「書籍這東西,就怕人們不去喜愛它,喜歡讀書並無壞處。無所謂不是,而您認為不應該,是因為寡人有所愛好而已。政務與學業,兩者各有不同,互不相礙。想不到您如今任官行事,對我進行這方面的管束,實在不可取。」張布奉上奏表,叩頭請罪。孫休回答說:「姑且相互開導罷,怎至於到叩頭謝罪的地步呢?像您的忠誠,遠近都知道。以往的事情令我感激,這就是您今日顯赫的緣因。《詩經》有言:『沒有初始,哪得結果。』善終實在困難,希望您能善終。」起初孫休為王時,張布為他身邊將督,一向受到他的信任喜愛。及至孫休登基,對張布厚加恩寵,故張布專擅朝廷大權,做出許多無禮的事情,自己擔心自己的短處和過錯,害怕被韋曜、盛沖說出來,故此特別擔憂和忌諱。孫休雖說明白其中用心,心裡對此不痛快,更擔心張布因懷疑畏懼而生出變故,竟然就張布的意思,廢止了自己討論學問的行動,不再讓盛沖等人入宮。當年孫休派遣察戰官到交阝止徵調孔爵和大豬。
永安六年(263)夏四月,泉陵傳言黃龍出現。五月,交阝止郡吏呂興等謀反,殺太守孫諝 。孫諝當初徵調郡里的手工匠人一千多送到建業。而察戰官到交阝止後,百姓們擔心再次受到徵調,故此呂興等人藉此煽動士兵、百姓,招誘各少數民族部落造**。冬十月,蜀國因為魏國要對其征伐來使告知吳國。二十一日,建業石頭小城失火,燒毀西南部一百八十丈內的建築物。二十二日,孫休派遣大將軍丁奉督率各軍向魏國壽春挺進,將軍留平另到南郡見施績,商討進兵方向,將軍丁封、孫異前赴沔中,都是為了救援蜀國。蜀主劉禪投降魏國,消息傳來後,停止了救援的行動。呂興殺死孫諝,派使者前往魏國,請求任命他為太守以及領兵。丞相濮陽興建議選取屯田一萬人作軍隊。分析武陵郡置天門郡。
永安七年(264)春正月,大赦全國。二月,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征西將軍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領軍隊圍困蜀國巴東守將羅憲。夏四月,魏國將領新附督王稚渡海進襲句章,掠取官吏、財貨及男女百姓二百餘口。將軍孫越截繳一船,得三十人。秋七月,海盜攻破海鹽,殺死司鹽校尉駱秀。孫休派中書郎劉川發兵至廬陵。豫章郡百姓張節等人叛亂,人數聚集一萬多人。魏國派將軍胡烈率領步、騎兵二萬侵犯西陵,以救羅憲之圍,陸抗等率軍退還。吳國再分交州設置廣州。二十四日,大赦全國。二十五日,孫休去世,時年三十歲,諡號為「景皇帝」。
孫皓傳,孫皓,字元宗,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又名彭祖,字為烏程侯,遣送他到封地。西湖人景養給孫皓看相說他要大貴,孫皓心內暗喜而不敢泄露。孫休去世,其時蜀國剛剛滅亡,而且交阝止又叛離吳國,吳國全國人都震驚害怕,十分希望有一位年紀較長的英明君主。左典軍萬..過去擔任過烏程縣縣令,跟孫皓關係很好,稱讚孫皓聰慧有才斷事明智,可與長沙桓王孫策相比,又加之他好學,遵守法度,故多次向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進言。濮陽興、張布又勸說孫休的妃子太后朱氏,想由孫皓來繼承皇位。朱太后說:「我乃寡婦之人,哪裡考慮到社稷大事,只要不使吳國滅亡,宗廟祭祀有依靠就行。」於是迎接孫皓立他為皇帝,其時孫皓二十三歲。更改年號,大赦全國。這一年為魏國咸熙元年(264)。
元興元年(264)八月,孫皓任上大將軍施績、大將軍丁奉為左右大司馬,張布為驃騎將軍,加授侍中,所有官員都升級加賞,官職保持不變。九月,孫皓貶太后朱氏為景皇后,追諡父親孫和為文皇帝,尊奉母親何氏為太后。十月,封孫休的太子孫雨單為豫章王,二兒子為汝南王,三兒子為梁王,四兒子為陳王,冊立皇后滕氏。孫皓既已得志,粗暴驕橫,多忌諱,好酒色,大小官員都感到失望。濮陽興、張布心內十分後悔。有人把這事向孫皓進讒,十一月,孫皓誅殺濮陽興、張布。十二月,安葬孫休於定陵。孫皓加封皇后的父親滕牧為高密侯,舅父何洪等三人都被封侯。當年,魏國設置交阝止為有太守的郡。晉文帝司馬昭為魏國相國,派遣原來吳國壽春城的降將徐紹、孫..領着使命帶着書信,陳述國事形勢的利害,前來吳國向孫皓說明。
甘露元年(265)三月,孫皓派遣使者隨徐紹、孫..前往魏國,送去給晉文帝的回信,說:「知道您以超過世人的才幹,位居相國的職任,有移化引導皇帝的功勞,辛勤至極。寡人無德,順承皇統,想與賢良之士共同拯救亂世,而由於道路阻隔沒有實現這一緣份,您的美意真切明顯,深沉執着。現派光祿大夫紀陟、五官中郎將弘皓前來宣明我的誠意。」徐紹行至濡須,孫皓將他召回來殺死,將其家屬遷徙到建安,起因是有人報告徐紹稱讚中原。夏四月,蔣陵傳言天降甘露,於是改年號,大赦全國。秋七月,孫皓逼殺景皇后朱氏,朱氏沒有死在正殿,喪事在宮廷園林的小房子中辦理,大家都知道她並非死於疾病,沒有人不感到痛切。孫皓又將孫休的四個兒子遣送到吳郡的小城,隨後又追殺了兩個大的。九月,孫皓聽從西陵都督步闡上奏的建議,遷都武昌,派御史大夫丁固、右將軍諸葛靚鎮守建業。紀陟、弘皓到達洛陽,正趕上晉文帝去世,十一月,他們才被遣返東吳。孫皓到武昌後,大赦全國。以零陵郡的南部為始安郡,桂陽郡南部為始興郡。十二月,曹魏禪晉。
寶鼎元年(266)正月,孫皓派遣大鴻臚張儼、五官中郎將丁忠弔唁晉文帝。等到回國時,張儼病死於途中。丁忠勸說孫皓:「北方防守作戰的器械不完備,可襲擊取得弋陽。」孫皓徵詢群臣意見,鎮西大將軍陸凱說:「軍隊不得已才使用,況且三國鼎立以來,互相侵戰攻伐,沒有一年安定。如今強敵新近吞併巴蜀,獲得兩個國土的實力,而他們遣使求親,打算停止征戰勞役,切不可以為對方是求援於我國。如今敵人勢力正處在強大的時期,而想僥倖取勝,看不出有什麼好處。」車騎將軍劉纂說:「天生五才,誰能去掉兵戰之事?欺詐爭雄,歷來如此!如果對方有空可鑽,豈可輕易放棄?應當派出間諜,前往探視對方真情。」孫皓心中同意劉纂的意見,考慮到蜀國剛被北方平定,故此沒有作出軍事行動,然而最終還是自己放棄了出兵的打算。八月,到處傳言找到大鼎,於是更改年號,大赦全國。孫皓任命陸凱為左丞相,常侍萬..為右丞相。冬十月,永安山賊施但等聚集數千人,將孫皓的庶弟永安侯孫謙劫持出烏程,取走孫和陵墓上的樂器和曲柄傘蓋。到達建業時,其人眾已達萬餘人。丁固、諸葛靚在牛屯截擊他們,雙方大戰,施但等失敗逃走。丁、諸等救出孫謙,孫謙自殺。東吳分析會稽郡一部為東陽郡,分析吳郡、丹楊郡另增設吳興郡。又以零陵郡北部為邵陵郡。十二月,孫皓又將國都遷至建業,以衛將軍滕牧留守武昌。
寶鼎二年(267)春,大赦全國。右丞相萬彧前往上游鎮守巴丘。夏六月,修建顯明宮,冬十二月,孫皓移居顯明宮。當年,分析豫章、廬陵、長沙三郡另置安成郡。
寶鼎三年(268)春二月,孫皓用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為司徒和司空。秋九月,孫皓出兵東關,丁奉前至合肥。當年,孫皓派遣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修則等入晉境襲擊交阝止,被晉將毛炅等擊敗,劉俊等都戰死,兵士潰散退還合浦。
建衡元年(269)春正月,孫皓冊立兒子孫瑾為太子,又封了淮陽王、東平王。冬十月,更改年號,大赦全國。十一月,左丞相陸凱去世。孫皓派遣監軍虞汜、威南將軍薛王羽、蒼梧太守陶璜由荊州出發,監軍李勖、督軍徐存從建安出發取海路,都到合浦攻擊交阝止。
建衡二年(270)春,萬彧回到建業。李勖因建安通海路不暢,殺了作前導的將令馮斐,領兵返回。三月,天火燒毀一萬多戶人家,死者七百人。夏四月,左大司馬施績去世。殿中列將何定說:「少府李勖枉殺馮斐,擅自撤軍退還。」李勖、徐存等及他們的家屬全被處死。秋九月,何定領兵五千人逆水至夏口狩獵。都督孫秀投奔晉國。當年大赦全國。建衡三年(271)春正月底,孫皓率領大隊人馬從華里出發,孫皓的母親及他的王妃姬妾全都同行,東觀令華核等據理力爭,於是返回。當年,虞汜、陶璜攻破交阝止,抓獲斬殺晉國所設置的守將,九真、日南都為吳國收還。孫皓大赦全國,分析交阝止郡另置新昌郡。吳國諸將攻破扶嚴,設置武平郡,以武昌都督范慎為太尉。右大司馬丁奉、司空孟仁去世。西苑傳說有鳳凰棲息,於是更改來年年號。
鳳凰元年(272)秋八月,徵召西陵都督步闡。步闡不回應,據守西陵城投降晉國。孫皓派樂鄉都督陸抗圍攻步闡,步闡的軍隊全部投降。步闡及其同謀者幾十人都被誅夷三族。大赦全國。當年右丞相萬..因受到孫皓譴責而憂鬱病死,其子弟被遷徙廬陵。何定奸邪污穢的事跡敗露被上報,處斬刑。孫皓認為何定的罪惡很像張布,於是追改何定的名字為何布。
鳳凰二年(273)春三月,孫皓用陸抗為大司馬。司徒丁固去世。秋九月,孫皓改封淮陽王為魯王,東平王為齊王,又封陳留王、章陵王等九王,共計十一王,每位王授兵士三千。大赦全國。孫皓愛妾有時派人到集市上去搶奪百姓財物,司市中郎將陳聲,素來是孫皓寵幸的臣子,他倚仗孫皓對他的寵幸,將搶奪者繩之以法。孫皓愛妾就此事向孫皓訴說,孫皓大怒,借其他事情把鋸子燒紅割斷陳聲的頭,將他的屍體丟到四望山下。當年,太尉范慎去世。
鳳凰三年(274),會稽郡謠傳章安侯孫奮將為天子。臨海太守奚熙在給會稽太守郭誕的書信中,批評國家時政。郭誕只報告奚熙的信件沒有報告謠言,於是被遣送到建安去造船。孫皓派三郡都督何植收拿奚熙,奚熙發兵自衛,截斷海路。奚熙部下殺死奚熙,將其首級送往建業,孫皓誅滅奚熙三族。秋七月,孫皓派出使者二十五人分別前往各州郡,查出逃亡的叛亂者。大司馬陸抗去世。自更改年號到這年,連年瘟疫流行。分析鬱林郡另置桂林郡。
天冊元年(275),吳郡傳言從地下挖出一塊銀子,長一尺,寬三分,上面刻有年月字樣,於是大赦全國,更改年號。
天璽元年(276),吳郡傳言臨平湖自漢末以來被水草雜物淤塞,現在又自行開通。老年人傳說,此湖堵塞,天下大亂,此湖開通天下太平。又在湖邊得到一個石頭盒子,裡面有一塊小石,青白色,長四寸,寬二寸多,上刻有作皇帝字樣。於是更改年號,大赦天下。會稽太守車浚、湘東太守張詠不交納賦稅,就地處斬,將其首級送往各郡巡迴示眾。秋八月,京下督孫楷投降晉國。鄱陽傳言歷陽山石紋理形成文字,共有二十字,即「楚九州渚,吳九州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吳興陽羨山有一塊空心石,長十餘丈,名為「石室」,當地官員上表稱其為大吉祥之物。孫皓於是派遣兼任司徒董朝、兼任太常周處至陽羨縣,將那座山封為國山,改明年年號,大赦全國,以便與石頭上的文字協合。
天紀元年(277)夏,夏口都督孫慎出兵江夏、汝南,燒民居,擄百姓。起初,孫皓的車夫之子張亻叔多次誣陷他人,屢次升遷為司直中郎將,封侯,深受孫皓寵愛。這一年,他的全部惡劣行徑被暴露上報,伏罪處死。
天紀二年(278)秋七月,孫皓冊立成紀王、宣威王等十一位王,每位王授予兵卒三千,大赦全國。
天紀三年(279)夏,郭馬反叛。郭馬原是合浦太守脩允的親兵督領。脩允轉任桂林太守,因病住在廣州,先派郭馬領兵五百到桂林安撫各少數民族部族。脩允死後,所屬親兵應當分派他人,郭馬等都是幾代舊軍人,不願分離。此時孫皓又核查落實廣州戶口,郭馬與親兵將領何典、王族、吳述、殷興等藉此恐嚇當地兵民,將他們聚合起來,攻殺廣州都督虞授。郭馬自稱都督交阝止、廣州二州所有軍事、安南將軍,殷興為廣州刺史,吳述為南海太守。何典進攻蒼梧,王族進攻始興。八月,孫皓以軍師張悌為丞相,牛渚都督何植為司徒。
以執金吾滕循為司空,未正式授職,即轉任鎮南將軍,假節兼任廣州牧,率兵萬人從東路進討郭馬,在始興與王族相遇,軍隊無法前進。郭馬殺南海太守劉略,驅逐廣州刺史徐旗。孫皓又派徐陵都督陶皓領兵七千從西道進討,命交州牧陶璜部屬軍隊及合浦、鬱林等郡軍隊,與東、西兩路軍隊一起夾擊郭馬。有鬼目菜生長在工匠黃皓家,依附攀緣棗樹,長一丈多,莖半徑四寸,葉厚三分。又有買菜生長在工匠吳平家,高四尺,葉厚三分,像枇杷形狀,頂寬一尺八寸,莖半徑五寸,兩邊生綠色葉子。宮廷圖書館官員查考畫圖,稱鬼目菜為芝草,買菜為平慮草。於是孫皓任黃皓為侍芝郎,吳平為平慮郎,並都授以銀印及青綬帶。當年冬天,晉國命鎮東大將軍司馬亻由向塗中進軍,安東將軍王渾、揚州刺史周浚向牛渚進軍,建威將軍王戎向武昌進軍,平南將軍胡奮向夏口進軍,鎮南將軍杜預向江陵進軍,龍驤將軍王皓、廣武將軍唐彬領兵由水路沿長江東下,太尉賈充為大都督,全面統籌調度,安排進攻的重要地點,讓它們都處在晉軍威勢之中。
陶皓抵達武昌,聽到北方大舉進兵東吳,便停下駐紮不再前進。當初,孫皓每次設筵宴會群臣,沒有一次不強令他們全都喝醉。孫皓設置黃門郎十人,特地不給他們酒喝,讓他們整天侍立,專門作為檢查群臣醉酒過失的官員。宴會結束後,讓每位官員都奏上大臣們的過失,眼神不敬者,言語不尊者,沒有一個不受到檢舉。大的過失立即施加嚴刑,小的過失即被記為罪過。後宮已有美女數千,而孫皓還不斷地選拔民間女子入宮,又引急流入宮院內,遇有不合意的宮女,即將其殺死並讓屍體順流漂走。或者剝去人的麵皮,或者挖去人的雙眼。岑民曰因奸險阿諛而深受寵貴,官位高至九卿,他好興動勞役,國人深受其苦。由是上下離心,沒有人為孫皓盡力,這是由於孫皓已積惡到極點,全國人已不能再忍受他的驅使。
天紀四年(280)春,孫皓冊立中山王、代王等十一王,大赦全國。王昶、唐彬所到之處,吳軍全都土崩瓦解,很少有人抵抗。杜預又斬殺吳江陵都督伍延,王渾又斬吳丞相張悌、丹楊太守沈瑩等,晉軍所到之地每戰必勝。三月九日,宮中親近者幾百人向孫皓叩頭請殺岑民曰,孫皓惶恐地答允其請。十一日,陶皓從武昌返回,孫皓即日接見他,詢問水軍情況,陶皓回答說:「蜀地的船隻都很小,現在如能得到二萬兵卒,乘坐大船作戰,自可足以擊敗敵人。」於是調集兵力,授予陶皓符節斧鉞。
第二天就要出發,當夜士兵卻全部逃走。而王皓順流而下即將抵至,司馬亻由、王渾都已臨近吳境。孫皓採納光祿勛薛瑩、中書令胡沖等的建議,分遣使者送信給王皓、司馬亻由、王渾說:「過去漢室失去皇統,九州分裂,我的祖人因時而起,占有江南,於是分隔山河,與魏國衝突、絕隔。現在大晉皇帝登基,仁德澤被四海。我昏頑偷安,不明天命。及至今日,煩勞六軍,橫蓋田野、列隊道路,遠道馳臨長江之上,使我舉國震驚,苟延殘喘臨近末日。斗膽仰求天朝包容光大,謹派私署太常張夔等奉上佩帶的印璽、綬帶,交付我的身體請求保全,希望能夠信任接納,以便拯救百姓。」
十五日,王皓最先到達,於是接受了孫皓的投降,給他解開縛着的繩子,焚毀孫皓帶的棺材,延請相見。司馬亻由因為孫皓把印璽、綬帶交給自己,於是派人遣送孫皓。孫皓舉家西遷,於太康元年(280)五月一日到達京城。四月二十八日,晉帝下詔:「孫皓窮途無路前來歸降,前次詔書答允他予以不死,現在他垂手前來,我對他仍然十分憐憫,賜他歸命侯的稱號。再賜他衣服車輛,田三十頃,每年給五千斛糧食,五十萬錢,五百匹絹,五百斤絲綿。」孫皓的太子孫瑾被任為中郎,其他幾位曾被封王的兒子,都任為郎中。太康五年(284),孫皓死在洛陽。[2]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晉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幼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並《三國志》。歷經10年艱辛,陳壽完成了流傳千古的歷史巨著《三國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