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號強風信號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9:49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目錄

少室山房筆叢

《少室山房筆叢》是明代胡應麟創作的一部文學史料著作,萬曆十七年(1589)孟秋刊行,本書是考據為主的筆記,全書共 48卷,分為 12部分,主要記述了不同時代小說寫作的區別。

其中《經籍會通》四卷論古來藏書存亡聚散之跡;《丹鉛新錄》專門駁斥楊慎考據的謬誤;《史書佔畢》六卷是對史書及史事的評論;《藝林學山》品評文學遺產的優劣;《九流緒論》三卷考論諸子百家的源流;《四部正訛》四卷考證古籍偽書;《三墳補逸》二卷,論述《竹書紀年》、《逸周書》、《穆天子傳》所謂「三墳」之闕(汲冢遺書);《二酉綴遺》三卷采掇古籍中奇聞怪事;《華陽博議》二卷雜述古人博聞強志之事;《莊岳委談》二卷廣泛論及社會雜事包括戲曲小說等項;《玉壺遐覽》四卷和《雙樹幻鈔》分論道、佛二教。

胡應麟在明中葉以博學著稱,與楊慎、陳耀文、焦竑同負盛名。本書徵引豐富,議論亦多高明,為研究古籍提供不少寶貴的資料和見解。其《四部正訛》中把古籍的偽書析為若干種,各加辨訂,相當詳盡。後人談及偽書,常用此說。此書對文學研究也有一些參考價值。書中論述小說、傳奇、雜劇部分,尤有參考價值。卷二十九里關於小說分類的記述,可了解當時人們的小說觀,對認識小說的歷史演變頗有幫助。作者論述《世說新語[1]的特色是「以玄韻為宗」,認為「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古今絕唱」,較有見地。卷三十四里關於《逸周書》、《穆天子傳》的介紹,為追溯小說的濫觴提供了資料。卷三十六和卷三十七里有關魏晉志怪小說、唐宋傳奇及筆記的論述,其中分析六朝筆記小說與唐代傳奇的不同,「凡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設幻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常為後世學人引用。卷四十一里有關於《三國志演義》、《水滸傳》的評述。另外,《丹鉛新錄》、《藝林學山》兩部分對考辨詩文典故、詞曲名稱的來源、作家籍里等均有助益。書中徵引典籍,極其宏富。但也有不少舛偽疏誤之處。

《少室山房筆叢》初刊於明萬曆年間,通行本為清末廣雅書局刻本。今有:《少室山房筆叢》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版;《少室山房筆叢》,中華書局,明清筆記叢刊,1964年版。

三號強風信號

 
圖片來自orangenews

三號強風信號英語:Strong Wind Signal No.3),是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其中一級,一般市民俗稱為三號風球。高一級的信號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低一級為一號戒備信號

意義

香港近海平面處現正或預料會普遍吹強風,持續風力達每小時41至62公里,陣風更可能超過每小時11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

歷史

1931年,香港設有1至10號信號,其中2號及3號分別表示強風由西南及東南方向吹襲本港,分別以橫條形▃(白綠白)及倒T字形(綠白綠)顯示,此後2、3、4號信號時有時無,到1935年被刪除。其後天文台在1950年1月1日至1956年4月14日期間設立「本地強風信號」(英語:Local Strong Wind Signal[2],警報包括季候風及強度較低的熱帶氣旋所引致的強風。隨後於1956年4月15日在一號戒備信號及五號烈風信號之間重新加上的三號強風信號,以及推出強烈季候風信號,以區分由季候風和熱帶氣旋所引致的強風警報。

由2007年風季開始,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時,由以往僅參考維港風速,擴大為參考包括啟德青衣長洲沙田濕地公園打鼓嶺赤鱲角西貢合共8個近海平面處自動氣象站所組成測風網絡的風速。當其中半數(4個)或以上測風站錄得或預料錄得的風速達強風及烈風程度,而且風勢可能持續,便會發出相應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2013年風季開始,濕地公園站被剔出測風網絡,流浮山自動氣象站取代濕地公園站成為8個風速參考站之一[3]

參考文獻